10.1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文档属性

名称 10.1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8-24 15: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第10章 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情境导航 某农场分别在8块管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相同、面积相等的实验田中,对加以两种小麦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产量如下(单位:千克):
甲种小麦:804 984 989 817 919 840 912 1001 乙种小麦:856 932 930 855 872 901 897 918哪个品种的小麦产量比较稳定?§10.1 数据的离散程度温故知新1.平均数2.众数3.中位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交流与发现 时代中学田径队的甲乙两名运动员在8次百米跑训练中,成绩如下表:你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上述数据吗?(1)在这8次训练中,甲、乙两名运动员的百米跑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2)小亮说:“甲、乙两名运动员的百米跑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对应相同,因此他们的成绩一样”,你认为这种说法合适吗?

(3)观察图象,你发现哪名运动员的成绩波动较大?谁的成绩比较稳定?由此你认为分析一组数据,仅关心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就能得到前面的结论吗? 甲、乙两名运动员百米跑的平均成绩都是12.5秒,成绩的众数都是12.45秒、成绩的中位数都是12.2秒. 甲运动员的训练成绩中偏离平均成绩的数据较多,波动范围比较大,乙运动员的成绩比较稳定.对于一组数据,仅仅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这些数据的波动范围和偏离平均数的差异程度.不合适.  我们通常用数据的离散程度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范围和偏离平均数的差异程度.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稳定,平均数的代表性也就越小;  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我们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外,还要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一组数据的波动范围.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表示数据分布的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大.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两块实验田里小麦高度情况等两名同学在本学期数学成绩变化情况,1.某砖厂从生产的甲、乙两种水泥砖中,各随机抽取了10 块,分别测出了它们的抗断强度.数据如下(单位:千克/平方厘米): 甲种砖:32.50 29.66 31.64 30.00 31.77 31.01 30.76 31.24 31.87 31.05 乙种砖:31.00 29.56 32.02 33.00 29.32 30.37 29.98 31.35 32.86 32.04 (1)甲种砖的平均抗断强度是多少? (2)乙种砖的平均抗断强度是多少? (3)作出统计图,你发现哪种砖的抗断强度波动较大?311.5311.5乙种砖的抗断强度波动较大1.对于一组数据,仅仅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这些数据的波动范围和偏离平均数的差异程度.2.我们通常用数据的离散程度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范围和偏离平均数的差异程度.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稳定,平均数的代表性也就越小;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表示数据分布的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大.课堂小结作业必做题:课本P93 A组 1、2题
选做题:课本P94 B组 1题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