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8.1二元一次方程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 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解:设这个队胜x场,则负 场,列方程得: . 创设情境、引出新知(问题中有两组量1.场数,2.积分) x y 222x y 40x + y = 22 2x + y = 40. 如果设这个队胜x场,负y场,完成表格,并列
出方程. 像x+y=22,2x+y=40,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创设情境、引出新知(问题中有两组量1.场数,2.积分) x y 222x y 40x + y = 22, 2x + y = 40. 如果设这个队胜x场,负y场,完成表格,并列
出方程. 像这样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反馈练习、巩固概念 (注重题目中给出的数量关系)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
(1)买5kg苹果和3kg梨共需23.6元,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为a元/kg,梨的单价为b元/kg;
(2)七年级一班男生人数的2倍比女生人数 的多7人,求男生、女生的人数.设男生人数为x人,女生人数为y人;
(3)甲、乙两数的和是25,甲数比乙数的2倍大8,求甲、乙两数.设甲数为x,乙数为y,则2.下列各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3.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4.你能编拟一个所列方程为:反馈练习、巩固概念 CB的实际问题吗?探究归纳、发展能力 例1 已知方程,用关于x的整式表示y;求当时,对应的y的值.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例如: 你能写出方程的 三个解吗?方程的解有多少个?它的正整数解呢?例2 把下列各组解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探究归纳、发展能力 例2 把下列各组解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探究归纳、发展能力 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练习1:反馈练习、及时调控 归纳小结、分层作业 1.本课学习了哪些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容? 2.有哪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的概念;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概念;③会验证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④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它有无数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它有唯一的一对解. 作业
教科书第95页1、2写书上
3、4、5题写本上
目标检测:41—42页(1)以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有( ).选作题:A.有且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D.不会超过100个 (2)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则 , .(3)若x、y都是质数,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 ).
A.1组 B.2组 C.3组 D.无数组谢 谢!2008.3课件13张PPT。8.2 .1代入 消元法(1)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目标:1、 体会代入消元法和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
2、 掌握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复 习1 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并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2 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方程组里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方程组的解
1、指出 三对数值是下面个方程组的解. 解:( )是方程组( )的解口 答 题2、把下列方程写成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1)x-y=3(2)x+y=3解:y=x-3解:y=3-x练习把下列方程写成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1)2x-y=3
(2)3x+y-1=0
解:y=2x-3解:y=1-3x 篮球联赛中,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想在全部的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应该分别是多少场?问题引入解:设胜x场,负y场
解:设胜x场,则负(22-x)场
左边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 ?
y=22-x
2x+y=402x+(22-x)=40
X=18Y=4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即方程组的解为归纳:
上面的解法,是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例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2x+5y=1
x=y-3{解:把②代入①得2(y-3)+5y=1y=1把y=1代入②得:x=1-3=-2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x=-2
y=12y-6+5y=12y+5y=1+67y=7想试一试吗?解方程组①②解:把②代入①,得
把y=1代入②,得
x=13-1=1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2(y-1)+y=37
即 2y-2+y=37
解得 y=132y-1+y=37
{①②例2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y=3 (1) 3x-8y=14 (2)解:由(1)得
x=y+3
y=-1把y=-1代入(3)得:x=2这个方程组的解为:(3)把(3)代入(2)得 3(y+3)-8y=14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2、代入化简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3、代入一次式,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4、得解写出方程组的解
3y+9-8y=143y-8y=14-9-5y=51、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把(3)代入(1)可以吗?把y=-1代入(1)或(2)可以吗?我也来试一试{解方程组1、2、{(1)(2)(1)(2)1、 体会代入消元法和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
小结变形化简代入得解2、 学习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交流(3)(3)作业课本98页练习第1、2题(写本上)
103页习题第2题的(1)(2)小题(写本上)
第6、4题(写本上)
目标检测:43页
课件12张PPT。8.2 .1代入 消元法(2)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2、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 y的形式:(1)2x-y=3(2)3x+y-1=0 (3)3x+2y=63、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1)
(2)例3 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比(按瓶计算)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装两种产品各多少瓶?三、课堂练习
练习 1
3、 练习2:解下列方程组:
(1) 2X+Y=1.5
3.2X+2.4Y=5.2
(2) 4X+8Y=12
5X-4Y=2
(3) 2X+3Y=10
5X-4Y=2 李明和妈妈买了18元的苹果和梨共5千克,1千克苹果售价4元,1千克梨售价3元,李明和妈妈买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考 考 你你想到了吗?请同学们用你所学的知识检验一下你的能力!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随堂练习:你解对了吗?练习3课本99页练习3、4题小结 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步骤:
2:你理解代入消元吗?代入是怎样消元的?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把二元变为一元
布置作业:
一、课本103页1题2题的(3)(4)和7题
二、目标检测:44页再见课件12张PPT。8.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___加减法解方程组
问题2: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一般步骤是什么?问题1: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把“二元”变为“一元”回顾与思考列方程组为{3x+2y=235x+2y=33考考你(1)3瓶苹果汁的售价+ 2瓶橙汁的售价=23(2)5瓶苹果汁的售价+ 2瓶橙汁的售价=33解:设每瓶苹果汁是x元每瓶橙汁售价是y元.分析:买3瓶苹果汁和2瓶橙汁共需23元,买5瓶苹果汁和2瓶橙汁共需33元,每瓶苹果汁和每瓶橙汁售价各是多少?3x+2y=235x+2y=33{②①解: ②- ①,得2x=10x=5把x=5代入①,得3×5+2y=23解这个方程得 y=4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5y=4解: ①+ ② ,得 4x=6 x= 将x= 代入①,得+2y=1解这个方程得 y= 解这个方程得
2x+y=32 ① 2X-y=0 ② 1.2.7x+3y=11 ① 2X - 3y=7 ② 解下列方程组:解: ①×3, 得 15x-6y=12 ③
②×2,得 4x-6y=-10 ④
③-④,得 11 x=22
解这个方程得 x=2
将x=2 代入①,得 5×2-2y=4
解这个方程得 y=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例2:解方程组 5x-2y=4 ① 2X-3y=-5 ② 本题能否通过消去x解这个方程组?动手试一试 上面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还是“消元”------把“二元”变为“一元”。主要步骤是:把方程组的两个方程(或先作适当变形)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同学们:你从上面的学习中体会到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吗?主要步骤有哪些吗?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⑵ 6x+5y=25 ① 3x +4y=20 ② (4) 2x+3y=-1 ① 4x -9y=8 ②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小结与回顾 1、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即把“二元”化为“一元”,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
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3、把求出的解代入原方程组,可以检验解是否正确。
布置 作业:课本103页3题 目标检测45-46页第(1)-(3)1.用加减法解下面方程组时,你认为先消去哪个未知数较简单,填写消元的方法.
(1) ①
② ,消元方法_________.
(2) ,消元方法_________.
2.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课件14张PPT。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 例 养牛场原有30只大牛和15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675 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大牛和5只小牛,这时1天约需要饲料940 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大牛1天约需要饲料18~20 kg,每只小牛1天约需要7~8 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1)30只大牛1天所需饲料+15只
小牛1天所需饲料=1天的饲料总量;(2)42只大牛1天所需饲料+20只小
牛1天所需饲料=后来1天的饲料总量.等量关系解:设平均每只大牛和每只小
牛各需饲料约 x kg、y kg解这个方程组得 这就是说,平均每只大牛1天约需饲料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5kg。饲养员李大叔对母牛的食量估计较准确,对小牛的食量估计偏高。 某校环保小组成员收集废电池,第一天收集了一号电池4节,五号电池5节,总重为460克,第二天收集一号电池2节,五号电池3节,总重为240克,
一号电池和五号电池每节分别重多少克?自己试试5节一号电池和2节5号电池共重多少克?2.精加工的蔬菜量+粗加工的蔬菜量 = 140吨经济合乎1.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蔬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粗加工,几天精加工,才能按期完成任务?分析1.精加工的天数+粗加工的天数= 15天例练习 2008年某天 香蕉的售价为8元/千克、苹果的售价为5元/千克,小华买了香蕉和苹果,其中买的苹果比买的香蕉重3千克,共付款54元。问香蕉和苹果各买了多少千克?
1、某所中学现在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校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这样全校学生将增加10%,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数各是多少人?2、有大小两辆货车,两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支货15.5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支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3、某工厂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人数的少30人,如果从第二车间调出10人到第一车间,则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车间的,问这两车间原有多少人?4、某运输队送一批货物,计划20天完成,实际每天多运送5吨,结果不但提前2天完成任务并多运了10吨,求这批货物有多少吨?原计划每天运输多少吨?精打细算 :植物园门票价格如下表所示: 某校初一(1), (2)两个班共104人去植物园春游,其中(1)班人数较少,不到50人,(2)班人数较多,有50多人.经估算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应付1240元.问题:你能否算出两个班各有多少名学生?议一议:假如(1)班先到达公园,想要单独购票,你能帮他们想出一个比较经济的购票方案吗?想一想:你认为他们如何购票比较合算? 小华4年后的年龄与小丽4年前的年龄相等,3年后她们两人的年龄和等于它们今年年龄差的3倍,求小华和小丽今年的年龄。xyx+4y-4x+3y+3思考审 列 解 验 答弄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方程组分析题意,找出两个等量关系解出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检验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写出答案小结布置作业课本 P108页1、4、5 目标检测48页课件14张PPT。3再探实际问题与 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课时) 1、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
一次可以运货15.50吨,5辆大车与6辆小
车一次可以运货35吨。
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
多少吨?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求每辆
大车和每辆小车一次可运货多少吨?复习引入练一练:2、蔬菜批发站有一批青菜分给两个学校的食堂,甲校食堂分得的5倍比乙校食堂分得的6倍少10kg;甲校食堂分得的3倍与乙校食堂分得的2倍的和是470kg。甲、乙两校食堂各分得青菜多少?
3、两种枕木共300根,甲种枕木的总重量比乙种枕木的总重量轻1吨,如果每根枕木甲种重46千克,乙种重28千克,两种枕木各多少根?
据以往的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1.5,现要在一块长200米,宽100米的长方形土地上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把这块地分为两个长方形,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结果取整数)?问题一思考:1、“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1.5”是什么意思?
2、“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是什么意思?
3、本题中有哪些相等关系?问题二1某工厂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人数的少30人,如果从第二车间调出10人到第一车间,则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车间的,问这两车间原有多少人?1、学校的篮球比足球数的2倍少3个,篮球数与足球数的比是3∶2,求这两种球各是多少个?
2、在中国古代的《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广为人知的题目:“一百马,一百瓦,大马一拖三,小马三拖一。”问多少大马,多少小马?试一试3、有一艘船,载重量是800吨 , 容积是795立方米 , 现在要装运生铁和棉花两种物质,生铁每吨的体积是0.3立方米 , 棉花每吨的体积是4立方米 , 生铁和棉花各装多少 , 才能充分利用船的载重量和容积?
4、有两种药水,一种浓度为60%,另一种浓度为90%,现要配制浓度为70%的药水300g,则每种各需多少克?思考:题中有几个已知量?题中求什么?分别安排多少公顷种水稻、棉花和蔬菜?某农场300名职工耕种51公顷土地,计划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种植植物每公顷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及投入的资金如下表:已知农场计划在设备上投入67万元,应该怎样安排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才能使所有职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资金正好够用?问题二小结布置作业书本P108页2、7题
P118页1题(1)2题(1) 3题(1)(写本上)
目标检测:P42页11题12题(抄题写本上)课件10张PPT。3再探实际问题与 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课时)问题引入 电力行业中峰谷的含义是用山峰和山谷来形象地比喻用电负荷特性的变化幅度一般白天的用电比较集中、用电功率比较大,而夜里人们休息时用电比较小,所以通常白天的用电称为是高峰用电,即8:00~22:00,深夜的用电是低谷用电即22:00~次日8:00.若某地的高峰电价为每千瓦时0.56元;低谷电价为每千瓦时0.28元.八月份小彬家的总用电量为125千瓦时,总电费为49元,你知道他家高峰用电量和低谷用电量各是多少千瓦时吗?探究三长青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 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 000元的产品运到B地.公路运价为1. 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15000元,铁路运费97200元.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分析问题填表解:设产品重x吨,原料重y吨.1500097200 1.5 ×20X1.5×10Y1.2×110X1.2×120Y8000X1000Y解这个方程组,得
因为毛利润=销售款-原料费-运输费
所以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的和多1887800元. 某瓜果基地生产一种特色水果,若在市场上每吨利润为1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增为4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7500元。一食品公司购到这种水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等条件限制,公司必须将这批水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二种可行的方案:方案一:将这批水果全部进行粗加工;
方案二:尽可能多对水果进行精加工,没来得及加工的水果在市场上销售;
方案三:将部分水果进行精加工,其余进行粗加工,并恰好15天完成.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小结与作业 1、在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时,你会怎样设定未知数,可借助哪些方式辅助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2、小组讨论,试用框图概括“用一元一次方程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布置作业 P108页:3、8、9题;(写本上)
P118页1,2,3题的第二小题(写本上)
目标检测:49页备选题(1)一批蔬菜要运往某批发市场,菜农准备租用汽车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货车的记录如下表所示.
这批蔬菜需租用5辆甲种货车、2辆乙种货车刚好一次运完,如果每吨付20元运费,问:菜农应付运费多少元? (2)某学校现有学生数1290人,与去年相比,男生增加20%,女生减少10%,学生总数增加7. 5%,问现在学校中男、女生各是多少? 课件18张PPT。各位同学上午好!问题情境1 老师今天来的时候给大家带了漫画、作文、英语读物三种书,共26本,漫画书比作文书多1本,漫画书的两倍与英语读物的和比作文书多18本,问老师每种书各带了多少本?列式:
这
里
有
几
个
未
知
量
?
有
几
个
等
量
关
系
?
可
列
出
几
个
方
程
?
问题情景2今有上等谷子三捆,中等谷子二捆,下等谷子一捆,共得谷子三十九斗;如果有上等谷子二捆,中等谷子三捆,下等谷子一捆,共得谷子三十四斗;上等谷子一捆,中等谷子二捆,下等谷子三捆,共得谷子二十六斗。问上中下三等的谷子每捆各可得几斗?
解:上等谷子一捆有x斗,中等谷子一捆有y斗,下等谷子
一捆有z斗。
按题意,得方程组:
这
里
有
几
个
未
知
量
?
有
几
个
等
量
关
系
?
可
列
出
几
个
方
程
?
§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1)复
习
回
顾 这两个方程组都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那么它们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特点:①共含有三个未知数;②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③共含有三个方程. 共含有三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并且共含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探究新知: 如何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
设法消去一个未知数,将“二元”转化为“一元”。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呢?
是不是也是先设法消去一个未知数,将“三元”转化为“二元”,再把“二元”转化为“一元”呢?
试一试吧!
二、例题讲解例1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用消元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要先观察方程组
中未知数的系数情况,然后再决定是用代入
法还是用加减法来解 分析:方程组中的方程③ 是关于x、z的二元一次方程,因此
只需把方程① ②中的另一个未知数 y消去,得到的一
个新方程中只含有x、z,再与方程③ 连立就构成了一
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 ①+ ②,得:2x+2z=2即:
x+z=1 ④ ③+ ④ 得:
2x=5∴ x=2.5把 x=2.5 代入③,得: 2.5-z=4∴ z=-1.5把 x=2.5 ,z=-1.5代入②,得:2.5-y+(-1.5)=0∴ y=1∴原方程组的解为:解:③- ②,得:x-y=-1 ④①+ ④ ,得:2x=2∴ x=1把x=1代入方程①、③ ,分别得:y=2 , z=3∴ 原方程组的解是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返回变式练习变式练习:注意技巧 任何两式相加都可以消去二元求一元解:①+②,得 2y=16 ∴y=8
①+③,得 2z=12 ∴z=6
②+③,得 2x=6 ∴ x=3说说你的 收获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是代入法和加减法
加减法比较常用.(2)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
关键也是消元。我们一定要根据方程组
的特点,选准消元对象, 定好消元方案.(3) 解完后要代入原方程组的三个方程中进行检验.一元一次方程求出第一个未知数的值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求出第二个未知数的值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第114页第1、2题今天的作业!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课件8张PPT。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消元的方法有哪几种?
2、填空:
a+b +c = -6
方程组 a- b +c = -8 用 法解,先消
4a+2b+c= -11
未知数 比较好。
x+y+2z=54
2、方程组 x:y:z=4:7:8 的解是 ,
x+y=15
3、方程组 y+z=17 的解是_____ ,
z+x=16
4、若 ,则x+y+z= 2x+4y+3z=6例1解方程组 3x-2y+5z=11 5x-6y+8z=13例2、在等式y=ax2+bx+c中, 当x=-1时y=0; 当x=2时y=3; 当x=5时,y=60. 求abc的值。 2x+y+z=15
练习:1、解方程组 x+2y+z=16
x+y+2z=17 x –y -z = 2
2、解方程组 y –z -x = -6
z –x -y = 4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一般是
转 转
三元 二元 一元,
化 化
但若有某种特征的方程组可同时消去两个未知数,直接转化为“一元”,因此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必须学会观察未知数的特点,采用最简消元的方法。 练习:书本P114 练习1、2小结:
1、强调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的基本思想及方法;三元 二元 一元
2、学会观察未知数系数的特点,采用最佳消元方法,使运算简便。作业:书本P115页3、4、5; 课件9张PPT。问题2: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一般步骤是什么?问题1: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把“二元”变为“一元”回顾与思考1.用加减法解下面方程组时,你认为先消去哪个未知数较简单,填写消元的方法.
(1)
,消元方法_________.
(2) ,消元方法_________.
2.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打开书P101例题4: 分析:如果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每小时各收割小麦x公顷和y公顷,那么2台大收割机和5台小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______公顷,3台大收割机和2台小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_______公顷.
解:设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1小时各收割小麦x公顷和y公顷.
由题意得2.上面解方程组的过程可以用下面的框图表示:练习1: 为了保护环境,某校环保小组成员收集废电池,第一天收集1号电池4节,5号电池5节,总重量为460克,第二天收集1号电池2节,5号电池3节,总重量为240克,试问1号电池和5号电池每节分别重多少克?分析:如果1号电池和5号电池每节分别重x克,y克,则4克1号电池和5节5号电池总重量为4x+5y克,2节1号电池和3节5号电池总重量为2x+3y克. (三)归纳总结,知识回顾
这节课我们经历和体验了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方程组的技能.课后作业: :P102练习第1、2、3题. P104页8题
目标检测:46页
1.王大伯承包了25亩土地,今年春季改种茄子和西红柿两种大棚蔬菜,用去了
44000元,其中种茄子每亩用了1700元,获纯利2400元,种西红柿每亩用了1800元,获纯利2600元,问王大伯一共获纯利多少元?2.一旅游者从下午2时步行到晚上7时,他先走平路,然后登山,到山顶后又沿原路下山回到出发点,已知他走平路时每小时走4千米,爬山时每小时走3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6千米,问旅游者一共走了多少路?
3、甲、乙、丙三位同学是好朋友,平时互相帮助。甲借给乙10元钱,乙借给丙8元钱,丙又给甲12元钱,如果允许转帐,最后甲、乙、丙三同学最终谁欠谁的钱,欠多少?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