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展开与折叠(2)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
2、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3、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使学生不但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习方法,学会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去探索。
重点:把正方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
难点:按预定的形状把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如图,一只蚂蚁在正方体箱子的一个顶点A,它发现相距它最远的另一个顶点B处有它感兴趣的食物,这只蚂蚁想尽快得到食物,哪条路径最短?试在图中将路线画出来
二、先做后想
探究一:把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条棱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请与同伴进行交流。
1、为什么会剪成不同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概括: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沿着多面体一些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多面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
3、让学生举例说明:同一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的。
注意:有的表面上看似不同,但通过转动、翻转可得相同
提示:一个正方体要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7条棱剪开,可以形成11种不同的平面图形。
想一想:前面的“蚂蚁问题”如何解决?共有几条路?(6条)
探究二:你能设法把正方体展开后得到下面图形吗?
探究三
下面每个图片都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三、先想后做
问题1:圆锥的侧面可以展开成什么图形?
问题2:圆锥的侧面可以展开成一个扇形,那么圆柱的侧面可展开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
四、应用、拓展
1、下边的4个图形中,哪一个是由左边的盒子展开而成的。
2、下图所示的3个正方体中,哪些能用上图所示的正方体展开图粘成?选出这些正方体,并说明理由。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有何体会
六、作业:第 15页习题1.4第1、2题
(甲) (乙) (丙)
A
B1.2展开与折叠(1)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
2.经历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
难点:依据展开图形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那么其它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又是怎样的呢?其中又蕴涵着哪些知识?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展开与折叠.
二、解决问题
1.棱柱的分类
我们已经了解了棱柱,那么棱柱之间是否还有区别呢?
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2.棱柱的特点
若有若干几何体,你能立刻找到棱柱吗?棱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征呢?
(1)棱柱的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且互相平行的多边形.
(2)棱柱的侧面都是矩形.
(3)棱柱的侧棱长都相等.
(4)棱柱各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如下:
名称 底面形状 顶点数 棱数 侧棱数 侧面数 侧面形状 总面数
n棱柱 n边形 2n个 3n个 n条 n个 长方形 (n+2)个
3.能折成棱柱的平面图形的特征
我们已经见过很多平面图形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能折成几何体.比如:棱柱.若能折成棱柱,一定要符合以下特点:(1)棱柱的底面边数=侧面数.(2)棱柱的两个底面要分别在侧面展开图的两端.(3)四棱柱的平面展开图中只有5条相连的棱.
三、应用、拓展
[例1]三棱柱有_____条棱,____个面,其中侧面是____形,_____面的形状一定完全相同.
[例2]一个棱柱有12个顶点,所有侧棱长和为36 cm,求每条侧棱的长.
[例3]下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练一练:课本第12页1题.
1、把左图中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一个长方体,那么与字母 J重合的点是哪几个?
2、下列图形哪个不是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四、反思棱柱有哪些特点?请你作一个小结.
五、作业 习题1.3知识技能1、2、3题;问题解决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