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2

文档属性

名称 有理数的乘方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9-07 13: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山中心中学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导学案 14 8/29/2010 班级: 姓名
课题: 有理数的乘方2
课标与教材:课标要求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这一节的学习很关键。
教材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通过师生折纸的共同活动,体验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的运算结果增大的很快.并进一步熟练有理数乘方的运算的技能.由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学习难点: 乘方结果的符号确定.
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一节课刚刚学习了有理数乘方的有关概念,法则等知识,对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表示,运算方法,符号判定比较熟悉,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知识技能基础,并且通过初中数学的学习,对运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了一定的主动性,掌握了初步的估算方法,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较大的数据在报刊杂志上时常出现,而学生对此却缺乏经验,但是经过计算不难得出一张纸对折20次的厚度.将大数与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启示,这个过程的实施,学生具有丰富的经验,比如折纸操作,测量厚度,估算高度,分析讨论,猜测验证等等,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非常有用.(红字部分教师备课要写出来)
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感受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当底数大于1时,幂增大的很快.
2.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学习方法与媒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学案(学具:报纸)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 ,乘方的结果叫做 ,a叫做 ,n叫做 ,an读作 (或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环节一:感受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当底数大于1时,幂增大的很快.
学生活动一:讲述或阅读教科书第87页读一读栏目“棋盘上的学问”中的第一自然段后,提出问题:棋盘里的米有多少呢?(自主学习5分钟,交流2分钟)
第2格有_______粒米,
第3格有_______粒米,
第4格有_______粒米,
… … … …
第64格有_______粒米,
共有_______粒米.
假设10000粒米为1斤,100斤为1袋,估计有 袋。
学生活动二:思考以下问题:纸的厚度为0.1mm ,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0.1mm,对折两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自主学习5分钟,交流2分钟)
(1) 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2) 若每层楼高度为3米,这张纸对折20次后约有多少层楼高 (发展猜想能力,估算能力)
学生活动三:通过活动,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钟思考,3分钟交流)
环节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注意符号、运算顺序如第④题) (易错点)
计算:①-(-3)2; ②-(-2)3; ③ ; ④ .
小试牛刀:① ; ②-(-2)2; ③-53; ④
方法要点小结:
三、质疑问难:根据情况定时间
四、整体建构:
五、当堂测试:
计算: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六、课后达标题:
A组:1.下列各组数,与, 与, 与, 与,
与,其中相等的共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2.= ; = .
3.计算:(1)—(—3)3 (2)—
B组:1.若、为有理数,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2. ① (-2)6中指数为_____,底数为_____. -26中指数为_____,底数为_____.
② (-)4的底数是_____,结果是_____. -的底数是_____,结果是_____.
3.已知:|a+3|+|b-2|=0,求ab的值.
4.已知x2=(-2)2,y3=-1,求:(1)x×y2003的值. (2)的值.
解:∵x2=(-2)2=_______,∴x=_______.
∵y3=-1,∴y=_______.
∴x×y2003=_______.
=_______.
5.计算:① ② -32×23 ③ (-3)2×(-2)3
6.某种细胞每过2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3小时后,这种细胞能由1个分裂成多少个?
C组:1.若a2=16,b2=9,求 a-b 的值.
七、课后反思: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