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乘加、乘减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会计算比几倍多几的乘加混合运算。
2、 是学生进一步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3、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
会计算乘加、乘减的综合算式题目。
难点
理解两步乘加、乘减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决此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
计算:
16*7*6 24*2*5 17*5*6
学生独立完成,抽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2、 探究新知。
1、 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师:仔细观察,你从图中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做大刺猬用了几个贝壳?
师:小组内讨论,题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究竟该怎么求这个问题呢?
学生小组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讨论的结果呢?
学生汇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利用线段图来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线段图。
2、 学生列出分步算式并计算。
抽学生汇报列式结果,板书:
42*6=252(个) 252+18=270(个)
师写出答语。
3、 师:你能把这两个分步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吗?
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
42*6+18
=252+18
=270(个)
4、 出示问题: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
引导学生分析要求4条手链一共用多少颗珍珠,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必须知道一条手链用了多少颗珍珠,)
师:第一步我们可以先算什么?然后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分步计算。
抽学生回答并板书:
(1) 一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
48-23=25(颗)
(2) 4条手链一共用多少颗珍珠
25*4=100(颗)
5、 列综合算式。
教师说明:算式中有减法,有乘法,要先算减法,我们要用一个小括号把先算的减法括起来,在计算时,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所以综合算式列为:(48-23)*4
6、 比较算式,明确运算顺序。
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小结:在计算时,连乘的算式可以从左到右以此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果有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3、 反馈练习。
1、 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2、 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
3、 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后第三小题。
4、 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4、 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5、 布置作业。
完成“自主练习”第5、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