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b版必修4)数学:3.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b版必修4)数学:3.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9-16 19: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案例 3.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用向量方法建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通过简单运用,使学生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及其功能,为建立其它和(差)公式打好基础.
能力目标:进一步理解向量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在实践中探索知识,进而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构建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难点是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启发式教学
2. 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探究 提出问题并引入新课 师:探究生:反例:问题:的关系? 创设问题的情景,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复习 复习有关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复习:1。余弦的定义 在第一章三角函数的学习当中我们知道,在设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等于角与单位圆交点的横坐标 2.能否用向量的方法求角的余弦? 师:M、N是两边上任一点,(显然为了简化计算,取M、N为两边与单位圆的交点, 此时有) 通过复习相关知识为下面公式的推导做好铺垫。
公式的推导 公式的推导证明公式理解和基本掌握。 如图构造角,终边与单位圆交于Q, , 21世纪教育网 师:指出角与关系:生:则师:写出点P、Q坐标生: 带领学生推导公式:(板书)因为: 所以:公式记号 通过定义的复习,在坐标系中找到差角的几何表示,利用以上的铺垫引导学生试探采用向量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也体会到向量的工具性作用。
公式的深化 对公式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 思考并讨论:(投影)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α与β的任意性吗?21世纪教育网3)探究 cos()的公式由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点评:结论如下1)主要利用了向量这个工具,体会其作用与便利之处.。回归到余弦的定义,数形结合,利用单位圆简化了计算。[来源:21世纪教育网]2)α与β有任意性,有 说一该公式具有一般性。3)把公式Cα-β中的β换成-β,则有板书: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cosβ-sinα·sinβ,即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α,β∈R).公式记号师:公式有何特点?如何记忆生: 公式的结构和特点:“同名异和差”主要是公式右端中间的“+、-”号与公式左端α与β间的“-、+”号正好相反. 对推导过程进行回顾,彻底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体会用到的数学思想及方法。同时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对公式对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为公式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对公式进行深挖掘,显示其“辐射”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联想能力、优化思维品质。
公式的应用 例1、利用和、差角余弦公式求及的值 学生练习、板演,教师讲评注意将一般角转化为特殊角的和或差,可以不查表求值 让学生初步掌握公式的应用,,并进一步熟悉公式的特征,为以后灵活应用作铺垫。
归纳小结 从知识、方法两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公式推导中向量的应用公式的结构特征在三角变换时,本公式应用中,首先应考虑根据题目的条件与结论来进行角的变换 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清晰完整地认识,并点出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3.1.1练习A 1,2,3[来源:21世纪教育网]练习B 1 思考题: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
21世纪教育网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