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b版必修4)数学:3.2.2《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b版必修4)数学:3.2.2《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教案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9-16 18: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2.2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会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和证明。
2. 能力目标:通过公式推导,掌握半角与倍角之间及半角公式与倍角公式之间的联系,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是公式的推导与应用,难点是半角与倍角的联系及符号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
观察、归纳、启发、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复习倍角公式、、 先让学生默写三个倍角公式,注意等号两边角的关系,特别注意。既然能用单角表示倍角,那么能否用倍角表示单角呢? 以旧引新,设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21世纪教育网
半角公式的推导及理解 推导半角公式: 由学生根据推导,老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之后对照课本P145检查过程和结果。思考讨论:①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有何限制条件? ②公式有何特点?如何记忆?③公式如何变形?有何用处? 先有学生回答问题,然后老师明确,结论如下:① 由 得所以两式相除得 ((2k+1) )②与结构相同,一号之差, 是由 与推出的③ 平方后是降幂公式,用于变形、求值、证明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问题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新公式的来源。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公式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为公式的灵活应用打下基础,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半角公式的深化 “倍”与“半”是相对的,公式不仅仅适用于具有“”与“”特征的角,而且更广泛地适用于具有倍半关系的角。 思考① 21世纪教育网② ③ 若是的一半,试尽可能多地写出联系与的三角恒等式(倍角,半角公式) 通过对公式深挖掘,显示其强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联想能力,优化思维品质
半角公式的运用 会用半角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例1:求,,的值例2:求证例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余弦值为,求它的底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21世纪教育网巩固练习① P146 A组1② P146 B组1③ P147 A组2④ P147 B组3(3) 师生共同分析解决:例1:15 角在第一象限,直接用公式;若所在象限已知,你会判断所在象限吗?(教会判断方法,并记住结论)若为第一象限的角,则=2k+1,kZ,且0〈1<,于是,,当k为偶数时,在第一象限,当k为偶数时,也在第一象限,同理:若为第二象限的角,在一或三象限若为第三象限的角,在二或四象限若为第四象限的角,在二或四象限例2:半角正切的表达式是有理表达式,符号由算式决定,无须先判断;第二个表达式分母为“单项式”更易使用,但由余弦求正弦还须开方,就不合适了。21世纪教育网例3、注意判断三角形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一半的范围, 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公式。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逐步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发掘例题的功能,把知识引向深入
归纳小结 从知识、方法两个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接力式总结,老师补充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并判断自己达到的要求。
布置作业 P146 A组2P147 A组1P147 B 组3 (4) 及时巩固,加深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