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光明、万江、厚街、常平四校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东莞市光明、万江、厚街、常平四校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5-12 20: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莞市光明、万江、厚街、常平四校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4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1-8题及15-16题为选择题,使用机读卡的学校考生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不使用机读卡的学校考生将选项答案填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2、非选择题做在答题卷上指定地方,答在非指定地点视为无效答案。
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锦瑟(sè) ??粗糙(zào)  ????湍急(tuān)  ?纶巾?(lún)
B.浣女(huàn)??谄媚(xiàn)  ???邂逅(xiè)??????刽子手(kuài)
C.惘然(wǎnɡ)  哨卡(qiǎ)   ??癖好(pǐ)   ?蹩进??(bié)
D.瘐毙(yǔ)????撮着(cuō)??????誊写(yù)?????崔嵬??(ɡu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仰慕???请谏????帽然????面面相觑
B、攫取????橄榄?????悚然????无精打采
C、徘徊????婉然????羞愧????置之渡外
D、踌躇????褴褛????痨病????踉踉跄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仗打得很艰苦,直到增援部队赶到,才算功败垂成,取得小胜。
B.我与李珊、方达是初中同学,分开三年后,我们在白云山萍水相逢了,大家激动得拥抱在一起,久久说不出话来。
C.他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他求教。
D.现在的家用电器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鱼目混珠,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10年间,图书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却下降了一倍多。
B.陈奂生连着几个白天通宵达旦地工作,一点也顾不得身体。
C.这是一件小事情,但对我却有很深的印象。
D.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5、下列空白处依次词语入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住宅的????,墙壁的????,家居的????,衣物的????,都使她苦恼。
A、简陋??????粗俗???????寒伧????????破旧??
B、寒伧??????简陋???????破旧????????粗俗
C、粗俗??????寒伧???????简陋????????破旧??
D、寒伧??????破旧???????粗俗????????简陋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2?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夫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6、对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共其乏困????????共:同“供”供应、帮助
C.何厌之有????????厌:嫌恶
D.秦伯说??????????说:答应
7、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长安君。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8、下列全属于烛之武劝说秦退兵的理由的一项????????(3分)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领土。
②晋国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9.翻译下面下列两个句子???(6分)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分)
?????????????????????????????????????????????????????????????????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分)
?????????????????????????????????????????????????????????????????
10、给给画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开即可)(3分)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夫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①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蟋蟀
11、(1)词中所说的“功名”指??????????????????????。
(2)词人借“知音”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
12.补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8题,每空1分,共8分)
(1)谈笑间,???????????????。
(2)????????????????,孤城遥望玉门关。
(3)????????????????,千载谁堪伯仲间。
(4)今宵酒醒何处????????????????。
(5)明月松间照,???????????。
(6)山围故国周遭在,????????????。
(7)???????????????,不尽长江滚滚来。
(8)想当年,今戈铁马,?????????????。
(9)同是天涯沦落人,?????????????????。
(10)问君能有几多愁,????????????????。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3-16题。(共14分)
①大海的波涛声是自然界最纯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然而是谁“弹奏”了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位天才的“演奏家”。
②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的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他们分别对在实验室水池中和开放的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③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气泡”直径约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而“小气泡”的直径则小于1毫米。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飞溅起的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虽然大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④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两个过程,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13.?用一句话把第四段中加点的“两个过程”所指的内容概括出。(不超过25个字)(4分)
?????????????????????????????????????????????????????????????????
?????????????????????????????????????????????????????????????????
14大海的波涛声是自然界最纯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请结合③段概括这种“音乐”是怎样产生的。(?4分?)
??????????????????????????????????????????????????????????
1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浪中的气泡能发出纯美、浑厚的声音,这是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测发现的。
B.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数量影响着大气的温度,而二氧化碳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水中的大小气泡决定的。
C.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小气泡形成的过程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D.浪尖卷起的空气被海浪分割成大气泡,海水表面的空气同时被浪花带入水中形成小于1毫米的小气泡。
16、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气泡是管状空洞被海浪切割形成的,其直径超过了1毫米,因此在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更急促、更洪亮。
B.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发现能量守恒的规律,可见这个规律是对物质运动现象的准确的抽象。
C有关科学家都很重视改善大气环境,他们对海水溶解二氧化碳的研究,可能为减弱地球“温室效应”提供新的思路。
D浪花气泡成了弹奏动人音乐的天才的演奏家,这种奇妙的比喻表明科学和和艺术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四、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17-19题(共16分)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幺样,身体好不好……他好象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7.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属于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4分)
18.揣摩第④、⑨段中画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4分)
(?1?)“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已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和运用(共12分)
21.把下面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3分)
他是一位住在一条老闻着鱼腥味的小街底头一老式楼房的顶上一个A字形的尖阁的英国画家。
?????????????????????????????????????????????????????????????????
?????????????????????????????????????????????????????????????????
22.下面是南京名园瞻园的一幅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按照对联的基本常识进行适当的调整。(3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阁?
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案:
23.在交际场合要注意道别用语,要不失礼貌,还要从容得体。请写出下列场合的道别语:(每小题3分,共6分)
(1)与住院病友的告别,常常这样说:
?????????????????????????????????????????????????????????????????
(2)与人相聚时因故需要提前告辞时说
?????????????????????????????????????????????????????????????????
24、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桥流水人家”是风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风景,石缝中倔强的小草是风景,高山上参天的松柏是风景,月台上惜别的恋人是风景,夕阳中散步的夫妇是风景,热心公益的感人现象是风景,晨读的学生、晚归的农人、沉思的学者……风景无处不在,“风景”的内涵广泛而深邃。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立意自定,文体字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高一级第二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1、C(A项中糙zào应为?cāo???纶lún应为ɡuān??B项中谄xiàn?应为
chǎn??刽kuài应为ɡuì?????D项誊yù应为ténɡ??嵬ɡuǐ应为wéi)
2、A(B项:彩—采???C项:?婉—宛??渡—度??D项:谏—柬??帽—贸)
3、D(A、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B、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C、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4、D
5、B(出自《项链》)
6、B????7、C????8、C、???
9、翻译(3分)(1)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3分)(2)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把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
10、(3分)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为之力而敝之,不仁;夫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11、(3分)(1)词中所说的“功名”指?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为国建功立业?。(意思接近即可)
(3分(2))空有抗金报国的雄心壮志,却苦于无知音而壮志难酬的凄苦情怀?。(意思接近即可)
12、任选8题,每空1分,共8分
(1)?强?虏?灰?飞?烟?灭?????????
(2)?青?海?长?云?暗?雪?山??????
(3???出?师?一?表?真?名?世??????
(4)?杨?柳?岸?晓?风?残?月??????
(5)?清?泉?石?上?流????????????
(6)?潮?打?空?城?寂?寞?回??????
(7)?无?边?落?木?萧?萧?下??????
(8)?气?吞?万?里?如?虎?????????
(9)?相?逢?何?必?曾?相?识??????
(10)?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4分)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并向空中输送丰富的水汽??。
14、①海浪形成初期,浪尖卷裹进空气从而大气泡。②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浪花带进空气从而产生小气泡。③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④由许多的大小气泡发出的强弱不等的声音组合成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
17(4分)??神态?????渴望被儿子关爱???。
18(2分)(1)怕妻子因此大吵大闹,与自己离婚。
(2分)(2)如果妻子真提出离婚,就答应她的要求。
19(4分)(1)为让儿子过得安宁去住老年公寓?(2)要为儿子捐献角膜。
20、(4分)略
21.(3分)①他是一位英国画家;②住在一老式楼房的顶上一个A字形的尖阁;③这座楼房在一条老闻着鱼腥味的小街底头。
22、(3分)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23、(3分)(1)示例:那我走了,你要安心养病,多多保重,再见!(或:不影响你休息了,下次有时间再来看你。)
(3分)(2)示例:真对不起,我不得不先走一步了。(或:请留步,下次有机会再约个时间聚一聚吧。)
24作文。(60分)
提示:(1)正确审题。?“风景”是可供人观赏的景物,由此可知“风景”一词起码具备以下内涵:①所写内容必须是能给人美感的、赏心悦目的,情感昂扬向上的、正面美好的景观,而非假恶丑的、令人厌恶悲伤的负面的“景象。”②所写内容必须具体可感的——能观赏、能看到的,而不能是纯抽象的概念(看不到的概念怎可称“风景”)。如学生将勤奋、信念、韧性、成功、诚信、奉献等纯抽象的概念称作风景,不切题。但如果写体现这些概念的可观可赏的行为、场景,并称之为“风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切题的。
(2)合理选材。“风景”有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之别。立意境界上有深浅、高下之分。若写纯自然的风景,虽然扣题,但太实太浅,立意境界不高。若写纯人文风景,立意境界要高于写纯自然风景,但缺少由自然到人文、由实入虚、由浅入深的映衬过渡,也非最好。若写自然与人文风景的结合,能由实上升为虚,在立意境界上属最佳。一般来说,可实可虚的话题,写虚的一般比写实的立意要深些。
具体作文评分标准略
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佚之狐对郑伯说:“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们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您还是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扬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