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课件 0×5=?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课件 0×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9-17 21:07:00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课件
0×5=?
学习目标
1.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 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有多少个盘子?每盘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
3+3+3+3+3=15(个)
3×5=15(个)
×
一共有几个苹果?(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
×
2+2+2+2+2=10(个)
2×5=10(个)
×
一共有几个苹果?(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
1+1+1+1+1=5(个)
1×5=5(个)
×
一共有几个苹果?(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
0+0+0+0+0=0(个)
0×5=0(个)
小猴吃香蕉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0×3 = 7×0=
0×26=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0×3 = 0 7×0=
0×26=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0×3 = 0 7×0=0
0×26=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0×3 = 0 7×0=0
0×26=0
练一练
0×2= 0×5= 0×0=
2×0= 5×0=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
0
0
0
0
试一试:
130×5= 402×3=
试一试:
130×5=
1 3 0
× 5
试一试:
130×5=
1 3 0
× 5
0
试一试:
130×5=
1 3 0
× 1 5
5 0
试一试:
130×5=
1 3 0
× 1 5
6 5 0
试一试:
130×5= 650
1 3 0
× 1 5
6 5 0
试一试:
130×5=
1 3 0
× 5
0
试一试:
130×5=
1 3 0
× 1 5
5 0
试一试:
130×5=
1 3 0
× 1 5
6 5 0
试一试:
130×5=650
1 3 0
× 1 5
6 5 0
试一试:
402×3=
4 0 2
× 3
试一试:
402×3=
4 0 2
× 3
6
试一试:
402×3=
4 0 2
× 3
0 6
试一试:
402×3=
4 0 2
× 3
1 2 0 6
试一试:
402×3=1206
4 0 2
× 3
1 2 0 6
被乘数中间有零
102×4= 1005×6=
1 0 2
× 4
8
0
4
1 0 0 5
× 6
3
0
6
3
0
408
6030
4 0 8
算一算
× 207 1006 1035 2408
4
828
4024
4140
9632
350×3= ?
3 5 0
× 3
3 5 0
× 3
0×3=0
5×3=15…进位为1
3×3=9…9+1=10
0
5
0
1
1 0 5 0
1
算一算。
× 207 250 150 304
3
621
750
450
912
 240 × 2 302 × 5 15 × 3 25 × 4
 
204 × 2 320 × 5 150 × 3 250 × 4
练一练 连一连
(2)小狗先给狐狸送信,再给松鼠送信,然后回到邮局,共走多少米?
130×3 = 390(米)
答:共走 390 米。
比一比。
看图编写应用题,并解答出来。
150/台
800/台

谈谈收获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学案 0×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教学难点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讨论
0×5= ——发现规律
1. 算一算:3×5=( )
2×5=( )
1×5=( )
2. 找规律: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是5的乘法。
生2: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小1,积一个比一个小5。
师:按这样的规律0×5=
全班同学高声齐答:等于0。
3.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
生1:我知道5个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
师:“0”是不是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呢 咱们再来算几题看看。
(师板书:0×3, 7×0, 1999×0)
生1:0×3=0。
师:为什么
生1:因为3个0相加等于0,0+0+0=0。
生2:7×0=0。
师:为什么
生2:因为7个0相加等于0。
生3:1999×0=0。
师:1999可是个大数,它与0相乘也只得0吗
生3:没错,因为1999个0相加,虽然0很多,可是相加后结果还是0。
师:从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4: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全班齐读规律一遍)
( 评析 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乘法意义”这些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
(二)试一试——探究算理
师:掌握了这一规律,那么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如,130×5,402×3,307×8,你们能独立解决吗
全班学生信心十足地回答:能。
师:行,打开课堂练习本试一试,算一算。
(全体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多样化的算法,并请个别学生将解答板书。)
( 评析 在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练习,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倡计算策略的多样化,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两竖式产生争论,两竖式赞成者各占一半。)
生1:我赞成第一种写法,因为第二种写法把因数中间的0弄丢了。
师:是啊,因数中间的0哪去了
(全体同学情绪高昂,议论纷纷。教师建议小组内讨论后统一意见。)
(讨论结束,全班交流,请刚才赞成第一种写法的同学说说讨论后的看法。)
生:现在我赞成第二种写法。因为 ,7×8=56,个位写6,向十位进5,0×8=0进5得5,要在十位上写5。所以0才不见了。
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现在的说法吗
生:赞成。( 评析 针对黑板板书,组织学生比较、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并深刻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是0”的不同处理。)
(三)练一练——掌握算法
师:打开课本,看看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完成练一练。
240×2 302×5 15×3 25×4
204×2 320×5 150×3 250×4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每两列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前两列的第一个乘数只是几个数字交换了位置,第二个乘数都一样。
生2:一题是乘数末尾有0,一题是中间有0。
生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末尾也有0。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生4:后两列下一个算式比上一个算式第一个乘数多了个0。
生5:乘数多了个0,积也会多个0。
生6:注意0不要漏了,多了个0得数会多很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1 页 (共 3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 0×5=?
快乐出发
小猴共摘几个桃子?
你是怎样算的?
这说明什么?
轻松演练
吹泡泡 计算下面的算式。
220×4= 220×3= 103×5=
300×3= 104×2= 1020×3=
200×3= 300×20= 0×476=
算一算 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吗?
1800×5= 2角8分×6= 530×6=
6元4角3分×3= 1060×5=
小判官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0乘任何数都等于0。
( )
3500×6积的末尾有两个0。
( )
一个两位数乘一个一位数,所得的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 )
26×0>26+0
( )
如果2□×4的积是两位数,那么方框里最大的数应是4。
( )
数学诊所 把错误的题改过来。
应用题
学校买的文具,买钢笔5支,笔筒4个。其中每枝钢笔2元4角,每个笔筒3元6角。先算出各用多少钱,再算一共用多少钱。
学校举行跳绳比赛。芳芳每分钟跳137下,红红每分钟跳93下,颖颖每分钟跳89下。芳芳跳的比红红和颖颖跳的总数少多少下?
仔细观察,你能编一道两步应用题,并解答出来吗?
活动乐园
蜗牛回家 请你把1、2、3、4、5、6、7、8、9这9个数字填到下面的式子中,并看看哪个数字没有填?(不能重复)
想一想 7个小伙伴,排队合拍了一张照片。它们相邻的位置如下图,你能从左
边的小白兔数起,指出第6个是谁吗?
答案
轻松演练:吹泡泡 写得数 从上往下依次为:880660 515900 208 3060 600
6000 0 算一算
小判官
数学诊所
2元4角×5=12元
3元6角×4=14元4角
12元+14元4角=26元4角
93+89=182(下)
182-137=45(下) 答:略。
商店有4台电饭锅,每台260元,一个吹风机128元。一共值多少钱?
活动乐园:蜗牛回家
答:驮数字4、7的蜗牛没有回家。
想一想 第6个是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1 页 (共 4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0×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这个规律。
2.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
教学难点: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0”表示什么含义吗?0加任何数都得几?任何数减0都得几?那么你们知道“?”吗?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算算结果。
2、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谁能结合数学情境,说说你的算法?如:结合“5个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际情境去理解为什么“0×5 = 0”
4、汇报算法:
(1)5个0相加得0。
(2)3 × 5 = 15,
2 × 5 = 10,
1 × 5 = 5,
0 × 5 = 0,
5、算一算
0 × 5 = 7 × 0 = 0 × 26 =
6、让学生任意出几道0和任何数相乘的算式(包括“0×0”)
7、试一试:
(1)130 × 5 =
1 3 0 13 × 5 = 65 1 3 0
× 1 5 130 × 5 = 650 × 1 5
5 0 5 0
(2)
402 × 3 =
  
 三、拓展应用
  1.连一连。
  240 × 2 302 × 5 15 × 3 25 × 4
  204 × 2 320 × 5 150 × 3 250 × 4
  2.小狗送信。
  
  (1)小狗从邮局出发给狐狸送信,往返需要走多少米?
  (2)小狗先给狐狸送信,再给松鼠送信,然后回到邮局。
  3.在○里填上“>”、“<”或“=”.
  105 × 6 ○ 600 190 × 5 ○ 1000
  180 × 4 ○ 800 140 × 7 ○ 980
  4.
  
  100 — 23 × 3 14 × 6 — 28
  75 + 25 × 4 (34 + 56)× 7
  (20 + 80)× 3 20 + 80 × 3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你发现了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