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

文档属性

名称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9-25 21: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教学设计
深州市第一中学 齐永利
课题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
教材分析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在学生对几何体有了一定认识,对几何体中的面与体的转换有了一定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在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方向观察事物的过程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在感受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体会由具体事物到抽象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作图能力,还要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和“全面考虑问题”的德育意识,体现数学的育人价值。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性格开朗活泼,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学生思维较弱,在三视图中,充分观察实物和教具,及用多媒体辅助学生直观感知图形,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养成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习惯。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经历探索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得到不同形状的过程。2、初步认识视图,会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3、能由简单的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形。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过程中,建立空间物体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2、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总结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情感与态度 通过有趣的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画几何体的三视图和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难点 理解三视图和几何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用“多侧面观察事物”的思维来分析数学和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法 采用小组合作,引导启发,探索交流,动手操作的方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手段 在学生动手操作和多媒体的展示中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具 自制几何体等。
教 学 过 程
知识能力要点与教师导学行为设计 过程方法与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教师:在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中最与众不同的是哪个?多媒体展示鸟巢不同方位的图片。欣赏配乐古诗《题西林壁》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从这些我们可以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板书课题。二 做一做一辆汽车从小明面前经过,小明拍了一组照片,小红不小心把顺序打乱了,你能帮他按汽车入镜的先后顺序整理 好吗?三 探究活动(一) ① ② ③(1)对于②和③这两个几何体,如果只根据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区分开吗 (2)对于①和③这两个几何体,如果只根据从正面和左面看所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区分开吗 (3)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这三个几何体,分别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归纳:要用平面图形反映几何体的的形状,一般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到三幅平面图形。四 探究活动(二)a 每组拿出五个小正方体,合作摆出不同的组合图形,看看哪组摆的多 b 教师多媒体展示组合图形,你能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并画出看到的平面图形吗? c 给出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用小立方块搭出符合条件的几何体。d 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所搭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 你能摆出这个几何体吗?试画出这个几何体从左面和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五 赛一赛(1) 观察下面几何体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① ② ③ (2) (A) (B) (C) (D)六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习了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对你有什么启示?你从同学身上学到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七 布置作业 应用创新 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从正面和上面看如图所示。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及古诗欣赏使学生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中来。学生先观察再小组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先动手摆出,共同观察,再画出平面图,可由三个同学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并画图,组织学生交流。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先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再动手摆出几何体最后画图形。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动手操作到动脑思考的过程。采用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学生自己谈谈本节的感受给了学生自由发言的空间。 从鸟巢引入,培养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在古诗欣赏中体会数学美,增强人文意识.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迁移到数学中有利于数学学习和思维激发.从生活中的图形体会数学的存在,提高学习的兴趣,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发现的精神。让学生感受用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来反映几何体的必要性。在动手的基础上拓宽学生思路,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观察并抽象出平面图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实践活动,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观。发展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生生互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以丰富的形式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有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让学生不仅能做出正确判断,且能说明理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是从知识到方法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同时也给学生发现、探究、反思、总结、发展的空间,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给学生一些有趣而开阔思维的题目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兴趣,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然后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每个活动之间过渡自然,步步紧扣,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还需进行观察和推理.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全节课让学生充分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的角色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体现在提供各类有意义的活动、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当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获得亲身感受,发展空间观念.
上面
正面
1
1
2
2
e 如图(上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所搭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不用摆出这个几何体,你能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从正面和左看到的图吗?你能研究出从上面看到的列与从正面看到的列有什么关系吗?每列的方块数又如何确定?
如左图:从左面看是( )
从正面看是( )
从上面看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