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条件语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基本算法语句-条件语句》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人教A版)第一章“算法初步”第1.2.2节内容。
“条件语句”是算法中最基本语句之一,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程序框图”、“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之后的后续内容,是“循环语句”的基础,更是计算科学的基础。而算法思想在初中数学已有所体现,并渗透于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所以通过对“条件语句”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高一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对计算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对计算机有着较浓厚的兴趣。
2、学生具备一定的模仿、探索、操作能力,合作精神较好。
3、前面已经学习了输入、输出与赋值语句。
4、学生已学习过的条件语句的程序框图是条件语句两种形式的认知起点。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设计教学程序,以学生为主体,在合作中学习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层次,让各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通过多媒体演示提高课堂效率,利用QBasic实现算法,进一步体现算法思想。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条件语句和条件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条件语句的语法规则和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3)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写算法步骤,画程序框图,编写程序,QBasic实现算法这一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注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条件语句的格式、结构;用所学算法语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难点:利用条件语句编写解决问题的程序;用QBasic实现算法。
六、教法和教具:
教学方法:启发发现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某市电信部门规定:拨打市内电话时,如果通话时间不超过3min,则收取通话费0.2元;如果通话时间超过3min,则超过部分以0.1元/min收取通话费(t以分钟计,不足1min按1min计),试设计一个算通话费用的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如何写出程序呢? 学生思考并且再想一些生活中、数学中的其他例子并回答。 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可以使同学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概念形成 条件语句: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语句叫条件语句。条件结构条件语句IF条件 THEN语句1ELSE语句2END IF学生填写IF条件 THEN语句END IF 学生自阅课本P25例5前面的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后认真填写表格。 先让学生知道概念,理解程序框图与程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概念理解 例1:编写一个程序,求实数的绝对值。步骤一,写出算法步骤:step1:输入一个实数x;step2:判断x的符号, 若x>=0,则输出x;否则输出-x。步骤二,画程序框图步骤三,编写程序:INPUT xIF x>=0 THEN PRINT xELSE PRINT –xEND IFEND步骤四,利用QBasic实现算法。讨论: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应合理的选择逻辑判断的条件(这是关键);(2)解决问题时应按“写算法步骤、画程序框图、编写程序”的步骤进行。(3)IF、条件、THEN及输入、输出语句后的空格不能漏;(4)IF和END IF是成对出现的;(5)条件语句中,语句体内缩几格,是为了增强程序的可读性和修改方便。变式练习:编写一个程序,判断任意输入的整数的奇偶性。 学生先阅读P25例5,并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二人一组输入程序,然后教师让学生充分表达条件语句的特点,对条件语句格式加以补充和强调 加深概念的理解,指导解题,让学生进行初步模仿,并让学生看到算法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过程,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应用举例 儿童乘坐火车时,若身高不超过1.1m,则无须购票; 若身高超过1.1m不超过1.4m,则购买半票票;若身高起过1.4m,则购买全票。试设计一个购票的算法,写出程序并划出程序框图。程序:INPUT hIF h<=1.1 THEN PRINT 免费乘车ELSE IF h<=1.4 THEN PRINT 半票乘车 ELSEPRINT 全票乘车END IFEND IFEND程序框图如图: 可以师生共同分析得此题的算法步骤为:step1:测量儿童身高h。step2:如果h≦1.1,那么免费乘车; 如果h≦1.4,那么购半票乘车;否则,购买全票。 实际问题要先建立模型
归纳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是什么?最关键之处是什么? 由一位学生总结,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完善。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对已所学知识加强理解记忆。
布置作业 必做题:P29 练习题4编写一个程序,求不等式(可随意输入)的解集。选做题:设计一个程序,求出任何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作业布置有弹性,避免一刀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为条件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以及用法。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为主,引导学生理清条件语句的层次,注重书写格式。教师创设情境,起指点、调节和提出新问题的作用。要求学生上机利用QBASIC语言运行自己编写的程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程序的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中提高解题能力。
语句1
语句2
满足条件?
语句
满足条件?
是
否
是
否
否
?
是
输入
开始
输出
输出
结束
否
?
是
输入
开始
输出“免费乘车”
输出“半票乘车”
?
输出“全票乘车”
结束
否
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