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认识100万》说课稿
尤溪五中 林宜正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像100万这样的大数几乎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存在,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学习本节之前,通过小学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现实素材和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感,但是在面临一些较大数时,学生就不能深切、具体地感受到有多大,本节通过熟悉的事物作为参照物来比较和衡量,能够理解100万有多大,从而建立数感,培养统计观念,也为《科学记数法》和《认识百万分之一》的学习打好基础和留下悬念;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00万进行感受,发展数感。
②能用计算器处理较大的数据,并能对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推断和解释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的能力,积累感受大数的初步经验。
②明白与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是感受较大数据的重要方法,初步掌握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活动中的发现和快乐,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珍惜粮食、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科学发展观等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00万进行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难点: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方案对大数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感知。
四、教学用具
课件、投影仪、计算器、大米若干、烧杯、天平、皮尺、矿泉水瓶、量筒、滴管。
教学策略
一、学法分析:
我校是省达标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配套设施齐全,该班学生学习基础较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情境问题的探究充满浓厚的兴趣,但在合作和交流方面个体发展不均衡。
从认知结构的角度,通过有理数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科学计算器的使用,具备处理较大数据的能力,经历七巧板活动课,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有显著提高,具备了探究大数的基础,但对大数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有效的探究方法。
因此本节选择“合作交流、小组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二、教法分析:
发展数感是本章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为此本节课设计成一节数学活动课,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搭建合作和探究的平台;建构数学认为对一些大数的感知,我们通常是用它与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进行的。因此本节采用“情境—问题”教学模式。
三、教学措施:
借助情境的真实性和主题的教育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活动的多样性和问题的开放性展现教学重点;深化合作的广泛性和交流的充分性突破教学难点。
过程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新知 (约5分钟)
【尤溪新闻】春暖花开,万物更新,2007年4月21日,为响应三明市委、市政府和省林业厅的号召,尤溪县农村房前屋后种植百万棵珍贵树种工程正式启动,尤溪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发出了《关于大力开展全县农村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开展“人人种下珍贵树,家家走上致富路”活动,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100万株。县林业部门无偿提供八月桂、罗汉松、香樟、楠木、红豆杉等珍贵树苗。乡镇负责调运,行政村负责组织农户种植。
[设计意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热爱家乡的文化素养。
问题①这则新闻中什么数最令我们关注?
问题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大数,你能举一些事例吗?
问题③一棵树能绿化面积4平方米,100万棵树能绿化多少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的五中校园的面积(131467平方米)?
[设计意图]目的是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大数,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唤醒体验者,引领学生初步认识100万。
二、合作探究我能行(约20分钟)
主题①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识就是财富,如果把100万本数学书叠在一起有多高?相当于几栋的教学楼?
主题②“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估测自己的步长,计算100万步大约有多长?能绕我们操场走几圈?
主题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告诫我们要珍惜粮食,100万粒的大米质量又是多少呢?能够你吃几餐?
主题④水资源紧缺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在国际上流传一种说法——“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争水”,但我们很多同学不注意节约用水,大家试试看100万滴的水有多少立方米?相当于多少瓶的矿泉水?
[过程预设]
学生方面:一是明确程序:按照从小组讨论→列出步骤→动手探究→形成结论→展示成果→共同反思这六个环节来完成主题活动;二是明确要求:为了便于成果展示和反思,要求学生把活动过程填写在活动报告单上,通过以上做法,为主题活动的有序性奠定基础。
教师方面:宏观上:①合理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搭建平台→注重评价(注重小组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是否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阐述的步骤和结论是否合理);②微观上:教师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听”(听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可行性)、“看”(看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与探究过程的准确度)、“帮”(帮助探究过程碰到有困难的小组、有疑问的学生。)为主题活动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附活动报告单:
第 小组活动报告单
组 员
任 务
主 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得到的结论 活动中的感受
[设计意图] ①通过这些具体的、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大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再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在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来刻画大数。②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拓广应用展智慧 (约14分钟)
1.张三的心情今天可真不错,昨天花2元买了一张体育彩票中了大奖,除了缴税,还有100万,他兑完奖刚回到家门口,就碰见邻居李四……
①请你根据上图的情景,写几句两人见面时的精彩对话
②张三家中有三个不同规格的箱子(单位:厘米):45×15×10、60×20×7、75×40×4,你知道他手上捧的是哪一个箱子吗?
[设计意图]目的是为了使教材内容生动化、现实化,把枯燥的数学内容包上糖衣使之甜甜的,让学生在品尝甜美中受到启笛,让学生在愉快和盎然的心境中增强学习效果。
2.根据提供的信息,猜猜这些信息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信息一:它是发生在2003年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信息二:受这一事件的影响,2003年外贸净出口将比2002年减少人民币约为560亿元,农产品出口值将减少2.688亿元, 国内旅游业的直接损失高达1400亿元。
信息三:这一事件的发生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 它的出现会使人有发热、干咳、少痰、乏力、头痛、关节和全身酸痛等症状,部分病人有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
问题①:非典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SARS病毒的直径约为0.18微米,100万个这种病毒连在一起会比你的一拃长吗?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目的体现了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与大数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辩证的看待问题。
问题②:SARS引发我们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以及人与动物、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探讨,而你对这一事件的发生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①目的能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震撼;②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构建人与动物、自然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而努力,树立科学发展观。
四、畅谈心得明得失(约5分钟)
1.我们从哪些不同角度对大数进行感知和体验?你得到关于100万的那些结论?
2.我们学会了哪些方法对大数进行处理?获得哪些数学活动经验?
3.这节课除了认识100万,你还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阐述自己的体会,把活动中的体验上升到理性。
五,完成作业求发展 (约1分钟)
1.必做题:习题6.1数学理解1.不间断地从1数到100万,估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2.选做题: 请你设计一个能装100万(新版100元人民币)的箱子。
3.实践题:你能估计从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与同班同学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目的是:通过必做题,让学生从时间的角度再次感受和认识100万,对本节内容起到巩固作用;选做题是对情境题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发展学生的优化意识、审美观念及空间观念,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实践题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这一事实。
评价说明
本节课的评价思路是采用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过程评价;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评价;评价方式是多维评价和分层评价。
附板书设计和时间安排:合作学习的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因此板书作如下设计,目的是要创造学生展示成果的空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时间安排上,我把大部分时间安排在合作探究和拓广应用上,目的是给足学生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寻求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大数发展数感。
认识100万创设情境: 展示台问题③: 问题④:
板书设计: 时间安排:
一、创设情境引新知(约5分钟)
二、合作探究我能行(约20分钟)
三、拓广应用展智慧(约14分钟)
四、畅谈心得明得失(约5分钟)
五,完成作业求发展(约1分钟)
4
5
6
7
8
9
3
2
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