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11年高三数学(文)(课件+优化训练):第六章 概 率(必修3)(北师大版) | | |
格式 | rar | ||
文件大小 | 3.9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北师大版 | ||
科目 | 数学 | ||
更新时间 | 2010-09-28 20:23:00 |
C.P(A)=P(B) D.P(A)、P(B)大小不确定
【解析】 横坐标与纵坐标为0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答案】 C
3.从1,2,…,9中任取两数,其中:
①恰有一个偶数和恰有一个奇数;②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数都是奇数;③至少有一个奇数和两个数都是偶数;④至少有一个奇数和至少有一个偶数.
在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
A.① B.②④
C.③ D.①③
【解析】 从1,2,…,9中任取2个数字包括一奇一偶、二奇、二偶共三种互斥事件,所以只有③中的两个事件才是对立的.
【答案】 C
4.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每组福娃都由“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这五个福娃组成.甲、乙两位好友分别从同一组福姓中各随机选择一个福娃留作纪念,按先甲选再乙选的顺序不放回地选择,则在这两位好友所选择的福娃中,“贝贝”和“晶晶”恰好只有一个被选中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本题分甲选中吉祥物和乙选中吉祥物两种情况.
先甲选后乙选的方法有5×4=20,
甲选中乙没有选中的方法有2×3=6,概率为=,
乙选中甲没有选中的方法有2×3=6,概率为=,
∴恰有一个被选中的概率为+=
【答案】 C
5.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它们的六个面分别标有点数1、2、3、4、5、6),骰子朝上的面的点数分别为X、Y,则log2xY=1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由log2XY=1得Y=2X,满足条件的X、Y有3对即(1,2)(2,4)(3,6),而骰子朝上的点数X、Y共有6×6=36对,
∴概率为=.
【答案】 C
6.一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编号分别为1,2,3,4,5,6,7,8的八个球,从中有放回地每次取一个球,共取2次,则取得两个球的编号和不小于15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从袋中有放回地取2次,所取号码共有8×8=64种,其中和不小于15的有3种,分别是(7,8),(8,7),(8,8),故所求概率为P=,选D.
【答案】 D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7.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为0.3,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0.5,那么甲不输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甲获胜”记为事件A,“两人下成和棋”记为事件B,则易知A与B互斥,所以甲不输的概率为P(A∪B)=P(A)+P(B)=0.3+0.5=0.8.
【答案】 0.8
8.抛掷一粒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设事件A为出现奇数点,事件B为出现2点,已知P(A)=,P(B)=,则出现奇数点或2点的概率之和为________.
【解析】 “出现奇数点”的概率是事件A,“出现2点”的概率是事件B,A、B互斥,“出现奇数点或2点”的概率之和为
P(A+B)=P(A)+P(B)=+=.
【答案】
9.设有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b2=0.若a是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则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设事件A为“方程x2+2ax+b2=0有实根”,
当a≥0,b≥0时,方程x2+2ax+b2=0有实根的充要条件为a≥b.
基本事件共有12个:(0,0),(0,1),(0,2),(1,0),(1,1),(1,2),(2,0),(2,1),(2,2),(3,0),(3,1),(3,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a的取值,第二个数表示b的取值.
事件A中包含9个基本事件,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
【答案】
三、解答题(共46分)
10.(15分)某公务员去开会,他乘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去的概率分别为0.3、0.2、0.1、0.4.
(1)求他乘火`车或乘飞机去开会的概率;
(2)求他不乘轮船去开会的概率;
(3)如果他乘某种交通工具去开会的概率为0.5,请问他有可能是乘何种交通工具去开会的?
【解析】 (1)记“他乘火车去开会”为事件A1“他乘轮船去开会”为事件A2,“他乘汽车去开会”为事件A3,“他乘飞机去开会”为事件A4,这四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故它们是彼此互斥的.故P(A1+A4)=P(A1)+P(A4)=0.3+0.4=0.7.
(2)设他不乘轮船去开会的概率为P,则P=1-P(A2)=1-0.2=0.8
(3)由于0.3+0.2=0.5,0.1+0.4=0.5,1-(0.3+0.2)=0.5,1-(0.1+0.4)=0.5,故他有可能乘火车或轮船去开会,也有可能乘汽车或飞机去开会.
11.(15分)同时掷两颗质地均匀的骰子,两颗骰子向上的点数之和记为ξ.
(1)求ξ=5的概率;
(2)求ξ<5的概率.
【解析】 (1)掷两颗质地均匀的骰子,两颗骰子向上的点数之和的所有结果如下表所示:
1点
2点
3点
4点
5点
6点
1点
2
3
4
5
6
7
2点
3
4
5
6
7
8
3点
4
5
6
7
8
9
4点
5
6
7
8
9
10
5点
6
7
8
9
10
11
6点
7
8
9
10
11
12
∵点数和为5出现4次,
∴P==.
答:ξ=5的概率是.
(2)∵点数和为2出现1次,点数和为3出现2次,点数和为4出现3次,
∴P=P(ξ=2)+P(ξ=3)+P(ξ=4)=++=.
答ξ<5的概率是.
12.(16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函数f(x)=ax2-bx+1,设集合P={1,2,3},Q={-1,1,2,3,4},分别从集合P和Q中随机取一个数作为a和b.
(1)求函数y=f(x)有零点的概率;
(2)求函数y=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的概率.
【解析】 (a,b)共有(1,-1),(1,1),(1,2),(1,3),(1,4),(2,-1),(2,1),(2,2),(2,3),(2,4),(3,-1),(3,1),(3,2),(3,3),(3,4),15种情况
(1)Δ=b2-4a≥0.
有(1,2),(1,3),(1,4),(2,3),(2,4),(3,4)6种情况,
所以函数y=f(x)有零点的概率为=.
(2)对称轴x=,则≤1
有(1,-1),(1,1),(1,2),(2,-1),(2,1),(2,2),(2,3),(2,4),(3,-1),(3,1),(3,2),(3,3),(3,4),共13种情况.
函数y=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的概率为.
(本栏目内容,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单独装订成册!)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
如图,一只转盘,均匀的标有1~8个数,转动转盘,则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偶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根据偶数与奇数所占面积相等,由几何概型公式易得指针指向偶数的概率是.
【答案】 D
2.在区间(10,20]内的所有实数中,随机取一个实数a,则这个实数a<13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a∈(10,13),∴P(a<13)==.
【答案】 C
3.在区域内任取一点P,则点P落在单位圆x2+y2=1内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如图点P在可行域内落入圆内的概率等于半圆的面积与三角形ABC的面积之比,即为=.
【答案】 D
4.
如图,矩形长为6,宽为4.在矩形内随机地撒300颗黄豆,数得落在椭圆外的黄豆数为70颗,以此实验数据为依据,可以估计出椭圆的面积大约为( )
A.6 B.12
C.18 D.20
【解析】 由几何概型知=,又S矩形=24.
∴S椭圆=×24=18.4≈18.
【答案】 C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M是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均不大于4的点构成的区域,N是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1的点构成的区域,向M中随机投一点,则落入N中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点M(x,y)满足|x|≤4且|y|≤4,其构成的区域是以原点为中心边长为8的正方形,面积为S1=64,N点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及其内部,面积为S2=π,故向M中投一点,落入N中的概率为P==.
【答案】 A
6.(2009年山东卷)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x,cos的值介于0到之间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x,即x∈[-1,1]时,其长度为2.又x∈[-1,1]时,-≤≤.此时满足cos∈的x的取值范围为x∈[0,1],即<<,
∴<x<1.故x∈[0,1]满足0<cos<的长度为1-=.由对称性,当x∈[-1,0]时,满足0<cos<的区间长度也为.故所求概率为p==.
【答案】 A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7.一个路口的红绿灯,红灯亮的时间为30秒,黄灯亮的时间为5秒,绿灯亮的时间为40秒,当你到达路口时,看见下列三种情况的概率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红灯;(2)黄灯;(3)不是红灯.
【解析】 在75秒内,每一时刻到达路口是等可能的,属于几何概型.
(1)P===;
(2)P===;
(3)P====.
【答案】 、、.
8.两根相距9 m的电线杆扯一根电线,并在电线上挂一盏灯,则灯与两端距离大于3 m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灯挂在电线上的每一个位置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即整个区域的几何度量为μΩ=9 m,记“灯与两端距离都大于3 m”为事件A,则把电线三等分,当灯挂在中间一段上时,事件A发生,即μA=3 m.
∴P(A)===.
【答案】
9.已知函数f(x)=2ax2-bx+1,若a是从区间[0,2]上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区间[0,2]上任取的一个数,则此函数在[1,+∞)递增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令t=ax2-bx+1,函数f(x)在[1,+∞)上递增,根据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则t=ax2-bx+1须在[1,+∞)上递增,∴-≤1,即2a≥b.
由题意得,画出图示得阴影部分面积.
∴概率为P==.
【答案】
三、解答题(共46分)
10.(15分)已知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内切球O.若在正方体内任取一点,则这一点不在球内的概率为多少?
【解析】 球的直径就是正方体的棱长2.
∴球O的体积V球=π,
正方体的体积为V=23=8.
由于在正方体内任取一点时,点的位置是等可能的,在正方体内每个位置上,由几何概型公式,这点不在球O内(事件A)的概率为
P(A)===1-.
∴所求概率为1-.
11.(15分)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x+x.
(1)设集合P={-2,-1,1,2,3}和Q={-2,3},分别从集合P和Q中随机取一个数作为m和n,求函数y=mx+n是增函数的概率;
(2)实数m,n满足条件求函数y=mx+n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的概率.
【解析】 (1)抽取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基本事件空间为:
Ω={(-2,-2),(-2,3)(-1,-2),(-1,3),(1,-2),(1,3),(2,-2),(2,3),(3,-2),(3,3)}共10个基本事件
设使函数为增函数的事件空间为A:
则A={(1,-2),(1,3),(2,-2),(2,3),(3,-2),(3,3)}共6个基本条件
所以,P(A)==.
(2)m、n满足条件的区域如图所示:
使函数图象过一、二、三象限的(m、n)为区域为第一限象的阴影部分
∴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12.(16分)已知集合A={x|-1≤x≤0},集合B={x|ax+b·2x-1<0,0≤a≤2,1≤b≤3}.
(1)若a,b∈N,求A∩B≠?的概率;
(2)若a,b∈R,求A∩B=?的概率.
【解析】 (1)因为a,b∈N,(a,b)可取(0,1),(0,2),(0,3),(1,1),(1,2),(1,3),(2,1),(2,2),(2,3),共9组.
令函数f(x)=ax+b·2x-1,x∈[-1,0],
则f′(x)=a+bln2·2x.
因为a∈[0,2],b∈[1,3],所以f′(x)>0,
即f(x)在[-1,0]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f(x)在[-1,0]上的最小值为-a+-1.
要使A∩B≠?,只需-a+-1<0,即2a-b+2>0.
所以(a,b)只能取(0,1),(1,1),(1,2),(1,3),(2,1),(2,2),(2,3),共7组.
所以A∩B≠?的概率为.
(2)
因为a∈[0,2],b∈[1,3],所以(a,b)对应的区域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如图)面积为4.
由(1)可知,要使A∩B=?,
只需f(x)min=-a+-1≥0?2a-b+2≤0,所以满足A∩B=?的(a,b)对应的区域是图中的阴影部分,
所以S阴影=×1×=,
所以A∩B=?的概率为P==
(本栏目内容,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单独装订成册!)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甲、乙、丙三名同学站成一排,甲站在中间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甲站在中间的情况有两种,而基本事件为6种,所以P=.
【答案】 C
2.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n作为点P的横、纵坐标,则点P在直线x+y=5下方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连续掷两次骰子的点数m、n共有36个基本事件,点P(m,n)在直线x+y=5下方,
即x+y<5,共有(1,1),(1,2),(1,3),(2,2),(2,1),(3,1).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P==.
【答案】 C
3.盒中有10个铁钉,其中8个是合格的,2个是不合格的,从中任取一个恰为合格铁钉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从盒中任取一个铁钉包含基本事件总数为10,其中抽到合格铁钉(记为事件A)包含8个基本事件,所以,所求概率为P(A)==.
【答案】 C
4.有4条线段,长度分别为1、3、5、7,从这四条线段中任取三条,则所取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从四条线段中任取三条,基本事件有(1,3,5),(1,3,7),(1,5,7),(3,5,7),共4个,能构成三角形的只有(3,5,7)这一个基本事件,故由概率公式,得P(A)=.
【答案】 A
5.从标有1号到100号的100张卡片中任意抽取1张,取出的卡片号是7的倍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1≤7+7(m-1)≤100,得所求事件的基本事件数为m=14,故取出的卡片号是7的倍数的概率为P==.
【答案】 C
6.若连续投掷两枚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n作为点P的坐标(m、n),则点P落在圆x2+y2=16内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总共有36种情况,当x=1时,符合题意的y有3种情况;
当x=2时,符合题意的y有3种情况;当x=3时,符合题意的y有2种情况.
所以P==.
【答案】 D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7.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两名代表,甲被选中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基本事件为甲乙、甲丙、乙丙,甲被选中有甲乙、甲丙,故P=.
【答案】
8.将一枚骰子拋掷两次,若先后出现的点数分别为b,c,则方程x2+bx+c=0有实根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一枚骰子掷两次,其基本事件总数为36,方程有实根的充要条件为b2≥4c,
b
1
2
3
4
5
6
满足使b2≥4c的
基本事件个数
0
1
2
4
5
6
由此可见,使方程有实根的基本事件个数为1+2+4+6+6=19,于是方程有实根的概率为P=.
【答案】
9.集合A={2,4,6,8,10},B={1,3,5,7,9},在A中任取一元素m和在B中任取一元素n,则所取两数m>n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基本事件总数为5×5=25个.m=2时,n=1;m=4时,n=1,3;m=6时,n=1,3,5;m=8时,n=1,3,5,7;m=10时,n=1,3,5,7,9;共15个.故P==0.6.
【答案】 0.6
三、解答题(共46分)
10.(15分)甲、乙二人用4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2、红桃3、红桃4、方片4)玩游戏,他们将扑克牌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甲先抽,乙后抽,抽出的牌不放回,各抽一张.
(1)设(i,j)分别表示甲、乙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写出甲、乙二人抽到的牌的所以情况;
(2)若甲抽到红桃3,则乙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3大的概率是多少?
(3)甲、乙约定:若甲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乙大,则甲胜,反之,则乙胜.你认为此游戏是否公平,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 (1)甲、乙二人抽到的牌的所有情况(方片4用4’表示,其他用相应的数字表示)为(2,3),(2,4),(2,4’),(3,2),(3,4),(3,4’),(4,2),(4,3),(4,4’),(4’,2),(4’,3),(4’,4),共12种不同情况.
(2)甲抽到红桃3,乙抽到牌的牌面数字只能是2,4,4’,因此乙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3大的概率为.
(3)甲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乙大的情况有(3,2),(4,2),(4,3),(4’,2),(4’,3),共5种,故甲胜的概率P1=,同样乙胜的概率P2=.因为P1=P2,所以此游戏公平.
11.(15分)某校要从艺术节活动中所产生的4名书法比赛一等奖的同学和2名绘画比赛一等奖的同学中选出2名志愿者,参加2009年在济南市举行的“第11届全国运动会”志愿服务工作.
(1)求选出的两名志愿者都是获得书法比赛一等奖的同学的概率;
(2)求选出的两名志愿者中一名是获得书法比赛一等奖,另一名是获得绘画比赛一等奖的同学的概率.
【解析】 把4名获书法比赛一等奖的同学编号为1,2,3,4,2名获绘画比赛一等奖的同学编号为5,6.从6名同学中任选两名的所有可能结果如下:(1,2),(1,3),(1,4),(1,5),(1,6),(2,3),(2,4),(2,5),(2,6),(3,4),(3,5),(3,6),(4,5),(4,6),(5,6),共15个.
(1)从6名同学中任选两名,都是书法比赛一等奖的所有可能是:(1,2),(1,3),(1,4),(2,3),(2,4),(3,4),共6个.
∴选出的两名志愿者都是书法比赛一等奖的概率p1==.
(2)从6名同学中任选两名,一名是书法比赛一等奖,另一名是绘画比赛一等奖的所有可能是:(1,5),(1,6),(2,5),(2,6),(3,5),(3,6),(4,5),(4,6),共8个.
∴选出的两名志愿者一名是书法比赛一等奖,另一名是绘画比赛一等奖的概率是p2=.
12.(16分)(2009山东卷)汽车厂生产A,B,C三类轿车,每类轿车均有舒适和标准型两种型号,某月的产量如下表(单位:辆):
轿车A
轿车B
轿车C
舒适型
100
150
z
标准型
300
450
600
按类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个月生产的轿车中抽取50辆,其中有A类轿车10辆.
(1)求z的值;
(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C类轿车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将该样本看成一个总体,从中任取2辆,求至少有1辆舒适型轿车的概率;
(3)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B类舒适型轿车中抽取8辆,经检测它们的得分如下:9.4、8.6,9.2,9.6,8.7,9.3,9.0,8.2.把这8辆轿车的得分看成一个总体,从中任取一个数,求该数与样本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5的概率.
【解析】 (1)设该厂这个月共生产轿车n辆.
由题意得=,所以n=2 000.
则z=2 000-(100+300)-(150+450)-600=400.
(2)设所抽样本中有a辆舒适型轿车,
由题意=,得a=2.
因此抽取的容量为5的样本中,有2辆舒适型轿车,3辆标准型轿车.
用A1,A2表示2辆舒适型轿车,用B1,B2,B3表示3辆标准型轿车,用E表示事件“在该样本中任取2辆,其中至少有1辆舒适型轿车”,
则基本事件空间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A1,A2),(A1,B1),(A1,B2),(A1,B3),(A2,B1),(A2,B2),(A2,B3),(B1,B2),(B1,B3),(B2,B3),共10个.事件E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1,A2),(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共7个.
故P(E)=,即所求概率为.
(3)样本平均数=×(9.4+8.6+9.2+9.6+8.7+9.3+9.0+8.2)=9.
设D表示事件“从样本中任取一数,该数与样本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5”,则基本事件空间中有8个基本事件,事件D包括的基本事件有:9.4,8.6,9.2,8.7,9.3,9.0,共6个,所以P(D)==,即所求概率为
.
阶段质量检测(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校有高一学生720人,现从高一、高二、高三这三个年级学生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80人进行英语水平测试,已知抽取的高一学生数是抽取的高二学生数、高三学生数的等差中项,且高二年级抽取40人,则该校高三学生人数是( )
A.480 B.640 C.800 D.960
【解析】 设抽取的高三学生人数为x,
则高一的学生人数为,∴+40+x=180,
解得x=80(人),
抽取高一学生人数为60(人),
全校总人数为720×180÷60=2 160(人),
高三的学生人数为2 160×80÷180=960(人).
【答案】 D
2.在一底面半径和高都是2 m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满小麦种子,但有一粒带麦锈病的种子混入了其中.现从中随机取出2 m3的种子,则取出带麦锈病的种子的概率是( )
A. B. C. D.1-
【解析】 可用体积作为几何度量,易知取出带有麦锈病的种子的概率为P==.
【答案】 C
3.袋中有2个白球,2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2个(每个小球被摸到是等可能的),则至少摸出1个黑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把球编号,则试验会出现(白1,白2),(白1,黑1),(白1,黑2),(白2,黑1),(白2,黑2)和(黑1,黑2),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所以是古典概型.事件“至少摸出1个黑球”,所含的基本事件是(白1,黑1),(白1,黑2),(白2,黑1),(白2,黑2),(黑1,黑2)共有5种.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事件“至少摸出1个黑球”的概率是.
【答案】 B
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的值是( )
A.4 B.5 C.6 D.7
【解析】 当k=0,S=0时,执行S=S+2S后S变为S=1.此时执行k=k+1后k=1.当k=1,S=1时,执行S=S+2S后,S=1+21=3,此时执行k=k+1后k=2.当k=2,S=3时,执行S=S+2S后,S=3+23=11,此时执行k=k+1后,k=3.当k=3,S=11时,继续执行S=S+2S=11+211,执行k=k+1后k=4,此时11+211>100,故输出k=4.
【答案】 A
5.程序:
S=1
i=1
WHILE i<=10
S=3?S
i=i+1
WEND
PRINT“=”;S
END
以上程序用来( )
A.计算3×10的值 B.计算39的值
C.计算310的值 D.计算1×2×3×…×10的值
【解析】 由循环语句的运行过程可知.
【答案】 C
6.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MPN是正方形的一个内接正三角形,且MN∥AB,若向正方形内部随机投入一个质点,则质点恰好落在△MPN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易知质点落在三角形MNP内的概率P===.
【答案】 D
7.
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右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
A.90 B.75 C.60 D.45
【解析】 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频率为(0.050+0.100)×2=0.300,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设样本容量为n,则=0.300,所以n=120.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频率为(0.100+0.150+0.125)×2=0.75,所以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120×0.75=90,故选A.
【答案】 A
8.在实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我们补充定义新运算“?”,其中S=a?b的运算原理如图所示,则集合{y|y=(1?x)·x-(2?x),x∈[-2,2]}(注:“·”和“-”仍为通常的乘法和减法)的最大元素是( )
A.-1 B.1 C.6 D.12
【答案】 C
9.
某校对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体检,现将高三男生的体重(单位:kg)数据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并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一般标准,高三男生的体重超过65 kg属于偏胖,低于55 kg属于偏瘦,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25,0.20,0.10,0.05,第二小组的频率数为400,则该校高三年级的男生总数和体重正常的频率分别为( )
A.1 000,0.50 B.800,0.50
C.1 000,0.60 D.800,0.60
【解析】 由已知可得第二组的频率为1-(0.25+0.2+0.1+0.05)=0.4,由于其相应的频数为400,故总体容量为=1 000,体重正常的频率即为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频率之和,
即:0.4+0.2=0.6.
【答案】 C
10.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根据过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 )
A.甲地:总体均值为3,中位数为4
B.乙地:总体均值为1,总体方差大于0
C.丙地:中位数为2,众数为3
D.丁地:总体均值为2,总体方差为3
【解析】 由于甲地总体均值为3,中位数为4,即中间两个数(第5、6天)人数的平均数为4,因此后面的人数可以大于7,故甲地不符合.乙地中总体均值为1,因此这10天的感染人数总和为10,又由于方差大于0,故这10天中不可能每天都是1,可以有一天大于7,故乙地不符合.丙地中中位数为2,众数为3,3出现的最多,并且可以出现8,故丙地不符合.故丁地符合.
【答案】 D
11.如图是某电视台综艺节目举办的挑战主持人大赛上,七位评委为某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84,4.84 B.84,1.6
C.85,4 D.85,1.6
【解析】 根据茎叶图可得这7个数据分别为:79,84,84,86,84,87,93,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84×3+86+87)=85,方差为s2=[(84-85)2×3+(86-85)2+(87-85)2]=1.6.
【答案】 D
12.图1是某市参加2008年高考的学生身高条形统计图,从左到右的各条形表示的学生人数依次记为A1,A2,…,A10(如A2表示身高(单位:cm)在[150,155)内的学生人数).
图2是统计图1中身高在一定范围内学生人数的一个算法流程图.现要统计身高在160~180 cm(含160 cm,不含180 cm)的学生人数,那么在流程图中的“?”所代表的数与判断框内应填写的条件分别是( )
A.4,i<9 B.4,i<8 C.3,i<9 D.3,i<8
【解析】 据题意当s=0时,i=4且判断框中为i<8时,第一次得s=A4,第二次得s=A4+A5,…,一直到i≥8时终止,解答此类题目可先试着让程序运行几次找到规律,再推广到一般.
【答案】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n是100,则输出的变量S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由所给的程序框图可知是求
S=100+99+98+…+2=5 049.
【答案】 5 049
14.若a∈{1,2},b∈{-2,-1,0,1,2},方程x2+ax+b=0的两根均为实数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若方程有两实根需a2-4b≥0?a2≥4b,则满足条件的(a,b)的基本事件有:(1,-2),(1,-1),(1,0),(2,-2),(2,-1),(2,0),(2,1),共有7种情况,而整个基本事件空间共有2×5=10种情况,故方程有实根的概率为.
【答案】
15.
已知米粒等可能地落入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内,如果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米粒落入△BCD内的频率稳定在附近,那么点A和点C到直线BD的距离之比约为 .
【解析】 由题意知米粒落入三角形BCD内的概率等于其面积与四边形ABCD面积之比,即三角形BCD的面积与三角形ABD面积之比为4∶5,故点A到直线BD的距离与点C到直线BD的距离之比即为两三角形面积之比即为5∶4.
16.某高校“统计初步”课程的教师随机调查了选该课的一些学生情况,具体数据如下表:
则可判断约有________的把握认为“主修统计专业与性别之间有关系”.
【解析】 因为?2=≈4.84>3.841,
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主修统计专业和性别有关.
【答案】 9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数列{an}满足a1=1,a2=1,an=an-2+an-1(n≥3,n∈N+),画出计算第n项的程序框图.
【解析】 程序框图如下:
18.(11分)某高级中学高三1班有男生33人,女生22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找出5人组成一个课外活动小组.求:
(1)某同学被选到的概率是多少,该活动小组有几个男生几个女生;
(2)从中选出正副组长各一人,则正组长为男生的概率是多少;
(3)组长中至少有一个女生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 (1)概率为:=,5人中有男生3人,女生2人
(2)设3男生用1、2、3表示,两女生用a、b表示,从5人中取2人担任正副组长的基本事件空间为:
Ω={(1,2),(2,1),(1,3),(3,1),(1,a),(a,1),(1,b),(b,1),(2,3),(3,2),(2,a),(a,2),(2,b),(b,2),(3,a),(a,3),(3,b),(b,3),(a,b),(b,a)},有20个基本事件
设从5人中取2人,正组长为男生的基本事件为A,A={(1,2),(2,1),(1,3),(3,1),(1,a),(1,b),(2,3),(3,2),(2,a),(2,b),(3,a),(3,b)}共有12个基本事件
所以P(A)==
(3)设从5人中取2人,组长至少有一个女生的基本事件为B,B={(1,a),(a,1),(1,b),(b,1),(2,a),(a,2),(2,b),(b,2),(3,a),(a,3),(3,b),(b,3),(a,b),(b,a)}共有14个基本事件所以P(B)==
19.(12分)将一颗骰子先后抛掷两次,得到的点数分别记为a,b.
(1)求点P(a;b)落在区域内的概率;
(2)求直线ax+by+5=0与圆x2+y2=1不相切的概率.
【解析】 (1)先后两次抛掷一枚骰子,将得到的点数分别记a,b,则事件总数为6×6=36.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当a=1时,b=1,2,3,4
a=2时,b=1,2,3
a=3时,b=1,2a=4时,b=1
共有(1,1)(1,2)…(4,1)10种情况.
∴P==.
(2)∵直线ax+by+5=0与圆x2+y2=1相切的充要条件是=1,即a2+b2=25,
∴a、b∈{1,2,3,4,5,6}
满足条件的情况只有:a=3,b=4或a=4,b=3两种情况,
∴直线与圆相切的概率P==.
∴直线ax+by+5=0与圆x2+y2=1不相切的概率P=1-=.
20.(本小题满分13分)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2)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
(3)现从乙班这1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身高不低于173 cm的同学,求身高为176 cm的同学被抽中的概率
【解析】 (1)由茎叶图可知:甲班身高集中于160~179之间,而乙班身高集中于170~180之间.因此乙班平均身高高于甲班;
(2)==170.
甲班的样本方差s2=[(158-170)2+(162-170)2+(163-170)2+(168-170)2+(168-170)2+(170-170)2+(171-170)2+(179-170)2+(179-170)2+(182-170)2]=57.2.
(3)设身高为176 cm的同学被抽中的事件为A,从乙班10名同学中抽中两名身高不低于173 cm的同学有:(181,173),(181,176),(181,178),(181,179),(179,173),(179,176),(179,178),(178,173),(178,176),(176,173)共10个基本事件,而事件A含有4个基本事件:(181,176),(179,176),(178,176),(176,173),
∴P(A)==
21.(12分)为了了解某地区高二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从该地区的一所高级中学里抽取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60名男生的身高,单位:cm),分组情况如下:
(1)求出表中a和m的值;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折线图.
【解析】 (1)因为=0.1,所以m=6,
所以a===0.45.
(2)频率分布表如下:
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如图:
22.(12分)某班有学生56名,其中男生32名,女生24名,现决定从该班学生中抽取7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综合评价等级得分(成绩分为1~5分的五个档次)作为样本.
(1)如果按性别比例分层抽样,则男、女生分别抽取多少人?
(2)若这7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综合评价等级得分如下表:
等级得分
1
2
3
4
5
人数
0
1
1
2
3
(1)求样本的平均数及方差;
(2)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这7名学生中抽取2名,他们的得分分别为x,y,求|y-x|=2的概率.
【解析】 (1)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2∶24=4∶3
则抽取男生人数为:7×=4人
则抽取女生人数为:7×=3人
(2)(1)样本的平均数==4
样本的方差=[(2-4)2+(3-4)2+2×(4-4)2+3×(5-4)2]=
(2)由于样本中有2个4分,3个5分,不妨将2个4分编号为41,42,将3个5分编号为51,52,53,则基本事件有(2,3),(2,41),(2,42),(2,51)(2,52),(2,53),(3,41),(3,42),(3,51),(3,52),(3,53),(41,42),(41,51),(41,52),(41,53),(42,51),(42,52),(42,53),(51,52),(51,53),(52,53)共21个,满足条件|y-x|=2的基本事件有(2,41),(2,42),(3,51),(3,52),(3,53)共5个故满足条件的概率为:.
(若基本事件写为42个,满足条件|y-x|=2的基本事件写为10个,则解答也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