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1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2 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高一(人教a版)第二章数学课件: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2课时对数及运算)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人教a版)第二章数学课件: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2课时对数及运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10-01 16:56:00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2课时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
1.指数函数是形如 的函数.
2.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 且过 点.
3.当a>1时,指数函数在R上为 ;当底数0
an(a>0,且a≠1),如果m>n,则a的取值范围是 ;如果m
2.复合函数y=af(x)单调性的确定:
当a>1时,单调区间与f(x)的单调区间 ;
当0
10
【提示】 复合函数y=af(x)单调性的判定需注意:
(1)函数定义域;
(2)底数a的大小.
2.解含参数的指数不等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 解含参数的指数不等式应注意底数的分类讨论.(3)考察函数y=2x.
∵2>1,∴函数y=2x在R上是增函数.
∵-0.01<0,∴2-0.01<20=1.
(4)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
2.3-0.28<2.30=1,0.67-3.1>0.670=1,
∴2.3-0.28<0.67-3.1.指数式的大小比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同底数幂大小的比较:构造指数函数,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
②指数幂ax与1的比较:当x<0,0
0,a>1时,ax>1;当x<0,a>1或x>0,0
③比较不同底数幂的大小,利用中间量法,常借助中间值0或1进行比较.
④对于底数不同,指数相同的指数幂,利用图象来比较大小.对于形如y=af(x)(a>0,且a≠1)一类的函数,有以下结论:
①函数y=af(x)的定义域与f(x)的定义域相同,如y=21/x与y=1/x的定义域都是{x|x≠0};
②先确定函数f(x)的值域,再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确定y=af(x)的值域;
③当a>1时,函数y=af(x)与函数f(x)的单调性相同;当0
【解析】 由题意得,函数的定义域是R,
令u=2x-x2,则y=2u,
∵u=2x-x2=-(x-1)2+1在(-∞,1]上是增函数,
y=2u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函数y=22x-x2在(-∞,1]上是增函数;
又u=-x2+2x在[1,+∞)上是减函数,
y=2u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y=22x-x2在[1,+∞)上是减函数,
∴函数y=22x-x2的单调增区间为(-∞,1],单调减区间为[1,+∞).如果a2x+3≥ax-1(a>0且a≠1),求x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 讨论a的取值―→得关于x的不等式―→解不等式求x范围.
【解析】 (1)当0
∴2x+3≤x-1,解得x≤-4,
(2)当a>1时,∵a2x+3≥ax-1,
∴2x+3≥x-1,∴x≥-4.
综上所述,
当0
当a>1时,x的取值范围是{x|x≥-4}.解af(x)>ag(x)(a>0且a≠1)此类不等式主要依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它的一般步骤为1.使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时,如何讨论底数的取值范围?
使用指数函数y=ax(a>0,且a≠1)的单调性时,要首先讨论底数a与1的关系.(1)a>1时,y=ax在R上单调递增:①x>0时ax>1;②x=0时,ax=1;③x<0时,0
0时,0
1.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2课时 对数及运算)
1.如果ab=N,a>0且a≠1,我们把b叫做以a为底N的 .记作b=logaN.a叫做 ,N 叫做 .
2.以10为底N的对数称 ,记作lg N;
以e为底N的对数称 ,记作lnN.底数对数真数常用对数自然对数1.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a>0,a≠1,M>0,N>0,那么,
logaM+logaNlogaM-logaNnlogaM1.若M、N同号,则式子loga(M·N)=logaM+logaN成立吗?
【提示】 不一定,当M>0,N>0时成立;当M<0,N<0时不成立.
2.对数运算需注意什么?
【提示】 (1)必须注意M>0,N>0,例如loga[(-3)×(-4)]是存在的,但是loga(-3)与loga(-4)均不存在,故不能写成loga[(-3)×(-4)]=loga(-3)+loga(-4).【思路点拨】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①(1)题中对数底数不同,(2)是常用对数;
②对数式含有积、幂、根式的形式.
解答本题可利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计算.对于同底的对数的化简,常用方法是:
①“收”,将同底的两对数的和(差)收成积(商)的对数;
②“拆”,将积(商)的对数拆成对数的和(差).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lg52+2/3lg8+lg5·lg20+(lg2)2.
(2)ln e-ln e2;
(3)lg 0.001+3lg 10;
(4)log3(log327);【解析】 (1)原式=2lg5+2lg2+lg5·(1+lg2)+(lg2)2
=2(lg5+lg2)+lg5+lg2(lg5+lg2)
=2+lg5+lg2=2+1=3.
(2)ln e-ln e2=ln e-2ln e=-ln e=-1.
(3)lg 0.001+3lg 10=lg 10-3+lg 103=lg(10-3×103)=lg 1=0.
(4)log3(log327)=log3(log333)=log3(3log33)=log33=1.【思路点拨】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本题是一道对数化简求值题,在题目中各个对数的底数都各不相同.
解答本题可先通过对数换底公式统一底数再进行化简求值.换底公式即将底数不同的对数转化成底数相同的对数,进而进行化简、计算或证明.换底公式应用时究竟换成以什么为底,由已知条件来确定,一般换成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或以e为底的自然对数.
2.计算:(log2125+log425+log85)(log52+log254+log1258).(1)已知lg 2=a,lg 3=b,求log36.
(2)已知log189=a,18b=5,求log3645.
【思路点拨】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①已知条件与所求对数的底是不相同的.
②所求对数真数能用已知条件的真数表示.解决本题考虑应用换底公式.(1)本例的解法均利用了换底公式,关于换底公式:
①换底公式的主要用途在于将一般对数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然后查表求值,解决一般对数求值的问题.
②换底公式的本质是化同底,这是解决对数问题的基本方法.解题过程中换什么样的底应结合题目条件,并非一定用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2)求条件对数式的值,可从条件入手,从条件中分化出要求的对数式,进行求值;也可从结论入手,转化成能使用条件的形式;还可同时化简条件和结论,直到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3.已知18a=9,18b=5,试用a、b表示log365.1.正确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
(1)在运算过程中避免出现以下错误:(2)要特别注意它的前提条件:a>0,a≠1,M>0,N>0,尤其是M,N都是正数这一条件,否则M,N中有一个小于或等于0,就导致logaM或logaN无意义,另外还要注意,M>0,N>0与M·N>0并不等价.
2.关于换底公式
(1)对数换底公式的证明
设x=logab,化为指数式为ax=b,两边取以c为底的对数,得logcax=logcb,即xlogca=logcb.(2)对数换底公式的选用
①在运算过程中,出现不能直接用计算器或查表获得对数值时,可化成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进行运算;
②在化简求值过程中,出现不同底数的对数不能运用运算法则时,可统一化成以同一个实数为底的对数,再根据运算法则进行化简与求值.
在使用换底公式时,底数的取值不唯一,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关于换底公式的另外两个结论:
①logac·logca=1;②logab·logbc·logca=1.设x,y为非零实数,a>0,a≠1,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个数为( )
(1)logax2=2logax;(2)logax2=2loga|x|; 【错解】 D
【错因】 产生错解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1)logax2=2logax,不能保证x>0;
(3)(4)虽保证了真数大于零,但是公式应用有误.
正确表达式应该是loga|xy|=loga|x|+loga|y|,loga =loga|x|-loga|y|.
【正解】 A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