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

文档属性

名称 醉翁亭记(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5-23 11:12:00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        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        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死        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        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        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        也擅长诗词。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的由来
听读课文,感知全文。
一、读准字音。二、翻译文章。
滁 壑 蔚 琅 潺 酿 辄 暝 晦
chú hè wèi láng chán niàng zhé míng huì
伛偻 佝偻 携 清洌 凛冽 山肴 野蔌 觥筹 翳
yǔ lǚ gōu lóu xié liè liè yáo sù gōng yì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曰醉翁: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
临溪而渔:临,到;渔,钓鱼,捕鱼。 泉香而酒冽:互文,即泉冽而酒香。冽,水清。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乐其乐:第一个“乐” ,动词,以……为乐;第二个“乐” ,名词,乐趣。
翻译课文,注意下列课文中没有注解的词语。
一词多义
  ①云归而岩穴暝  
归: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①山水之乐  
乐: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③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聚拢,归集
回家
归依
乐趣,名词
欢乐,动词
前为“以……为乐”;后为“乐趣”
  ①蔚然而深秀者   秀: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①太守自谓   谓:   ②太守谓谁  
秀丽,形容词
发荣滋长,动词
称谓
是,为
   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     又最高。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而:  ③朝而往,暮而归         ④溪深而鱼肥          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而”表示递进关系,而且。
“而”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而”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而”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而”表示转折关系,却。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
乐?
山水之乐
四时之乐
游人之乐
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
太守之 

  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
滁人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他们生活安定富足,这是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直接关系的。太守是为此而乐。能与民同乐,也是他的政治理想。
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于“乐民之乐也”(与民同乐)。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职为滁州知州。“庆历新政”的失败,使北宋丧失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乎“与民同乐”。
全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描写琅琊山的美景以及人们游山的欢乐,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本文成语
 【觥筹交错】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 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 本指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山肴野蔌】 野味和蔬菜。
   
背诵指导
1、环滁皆山

琅琊也

酿泉也

醉翁亭也

作亭者

名之者

醉翁也
2、山间朝暮

山间四时
3、滁 人 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也
4、宾 客 从

禽鸟乐

太守也

欧阳修也
封建社会,很多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对社会现实,或愤世嫉俗,退隐江湖,超然世外;或“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进退皆忧,以天下为己任。比如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屡遭嫉恨,被贬滁州,却能够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范仲淹,忧时伤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以上几种人生态度你有何评价?你更欣赏哪种人生态度?欧阳修、范仲淹的生活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朗读课文,注意虚词所表达的语气。
“也”字表示的语气主要有三种:
  ①判断语气(名词作谓语)
  ②肯定语气(动词、形容词作谓语)
  ③解释语气(用在因果复句末)
如“环滁皆山也”。
如“太守自谓也”。
如“……,故自号曰醉翁也”。
“而”字的读法:
  表顺接的轻读,如“日出而林霏开”;   表转接的重读,如“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