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生活中的数学》说课稿
课 题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汕头市实验学校的张丽芳。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的数学》。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五章《整式》的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属于实践与综合运用领域的知识。我结合课本的点拨和自己的创意设计了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和以往的教材相比,新课标实验教材新增了“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的内容。主要目的是向学生系统而有步骤的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并尝试以学生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知识目标: 会用与整式有关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几个数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的认知能力,以及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建模”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
用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影子,并且用数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
现象。
教学难点: 实际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即“建立数学模型”是本节的难点。
教具.学具: 媒体课件、月历、火柴棒等。
二 教法和学法
教法说明:本节课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感受学习的乐趣。
学法说明:在学法指导上我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
通过算一算,拼一拼,想一想的认知形式来完成活动内容。
三.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课题引入,探究活动,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四个方面。
我重点介绍探究活动和课堂练习两方面的设计的意图。
探究活动一:日历问题
题 目: 探究月历中相邻三个日期之间存在的四种规律。
横向相邻两数差1;纵向相邻两数差7;
左斜相邻两数差6;右斜相邻两数差8;
设中间的一个数为a,三个数的和为中间数的三倍。
触类旁通: 课堂练习1(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直接运用以上发现的规律解答。
第二个问题:12月26日是星期三,那末下周二应该是按左斜线方向为32日,这就与生活实际产生了矛盾。正确答案是第二年元月一日。
设计理由: 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提醒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时不能一味的照搬,而应考虑背景的实际情况。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点。
课堂录像: 活动一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学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方法。
学会用数学的规律来简化烦琐的计算。
探究活动二:拼图问题
课堂录像:观看多媒体上展示的由一副七巧板拼出的几幅生动的图片。
引起学生对拼图活动的注意,引出本节有关拼图的探究活动。
题 目:拼一个正方形需要四根火柴棒,按照图中所示,拼两个需要7根,
那么拼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呢?
估计学生会有以下四种拼图方案:
触类旁通:课堂练习2
如图拼x个这样的三角形所需要火柴棒数量(2x+1)
课堂录像:展示学生在探究活动二中的课堂表现
设计理由:学生在对几种方案探究的过程中,会经历猜想---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即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选用火柴棒作为活动的载体既调动了他们探究的兴趣,更突出了拼图活动中所蕴涵的数学逻辑美。
活动二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学会了怎样来分析问题。课堂练习2就是对上述方法的运用。
探究活动三:数学游戏
游戏要求:全体学生参加,每人分得一定数量的火柴棒,并将他们分成数量相等的三堆(数量保密)
游戏步骤:1从左边向中间运送两根火柴棒。
2 从右边向中间运送一根棒。
3 从中间向左边运送,使左边的数量为原来的二倍。
游戏过程:
1.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填出表格所缺。
左 中 又
x x x
x-2 x+2 x
x-2 x+2+1 x-1
2(x-2) (x+2+1)-(x-2) x-1
2. 其他同学按照我提示的步骤来操作.
游戏的结果是关注中间一堆剩余火柴棒的数量:
如果每堆少于2根,游戏是不能进行的;而每堆多于两根的,游戏结果是中间一堆一定剩余5根。
设计理由:表格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用整式的知识来解释游戏的结论。不仅让同学们明白娱乐的游戏背后隐藏着与数学有关的理论。还应该学会用理性的思考来看待生活中的现象。
课堂小结:通过三个活动的探究,来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录像:展示学生在课堂小结的表现
设计理由: 同学们谈体会后我将总结性的提出:生活和数学联系是紧密的.能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的现象,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美。
作 业:为你的同桌设计一个与数学有关的游戏。
设计理由:作业设计是为了配合这节课目的设置的,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外通过为同桌设计游戏,而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评价:
1.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学生为同桌设计游戏而在课堂之外进行
再创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2.每人填写的评价表格是从对学生从精神层面上的一个反省和激励,有助于学生心灵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内容 评价
独特见解
最佩服的同学
最疑惑的问题
对老师的评价和建议
板书设计说明:本节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便于学生观察,捕捉知识点,同时也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 )
…
…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