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分式》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对本单元进行回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进行分式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乘方),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能应用“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回顾分式概念、计算、应用的过程,提高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能力,.领会其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内在价值.
重难点、关键
1.重点:通过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运算、应用.
2.难点:分式的通分以及分式方程的“建模”.
3.关键:把握分式的基本性质,领会算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制作与本节课有关的投影片,图片等.
学生准备:做一份本单元知识小结.
学法解析
1.认知起点:在学习了不等式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混合运算,以及分式方程、应用内容后进行反思.
2.知识线索:
3.学习方式:采用知识体系梳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达到巩固提高本单元知识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巩固反馈
【组织交流】
教师活动:打开投影机,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各自准备的单元小结,然后开展小组汇报.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交流内容是(1)单元知识结构图;(2)课本P41“回顾与思考”的5个问题;(3)自己的单元小结.
活动形式:先小组合作交流,再小组汇报,师生互动.
媒体使用:学生汇报中,可借用投影仪,辅助讲解.
教师归纳:本章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混合运算和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这些内容在今后进一步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时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投影显示本单元知识体系,见课本P41)
1.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恒等变形的依据,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这一性质是学好分式的关键,因此学习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基本性质中的字母表示整数,(,M≠0)
(2)要特别强调M≠0,且是一个整式,由于字母的取值可以是任意的,所以M就有等于零的可能性,因此,应用基本性质时,重点要考查M的值是否为零.
2.约分,约分的目的是化简,关键是找分子和分母的最高公因式,即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3.通分,通分关键是确定n个分式的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最简公分母.
4.分式的乘除法本质就是(1)因式分解,(2)约分.
5.分式的加减法本质就是(1)通分,(2)分解因式,(3)约分.
6.解分式方程的本质就是将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但要注意验根.
【设计意图】
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以自主、合作、交流的手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寓思与练,讨论交流
【显示投影片1】
演练题1:当x取什么数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思路点拨:(1)令5x+1=0,相应求出x的值,然后x不取这个值时分式必有意义.(x≠-);(2)由于无论x取何值x2+2的值均大于零,因此,x取任何实数,此分式都有意义;(3)因为任何数的平方均为非负数,则m2≥0,所以m≠0即可.
演练题2:当x取什么数,下列分式的值为零?
(1).
思路点拨:令分子等于零,由此求出x的值,此时应考虑分母是否等于零,若等于零,则分式无意义,应舍去.(1)x=-;(2)x=2.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引导学生训练,并请学生上台板演.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演练题1,2,以练促思.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1.x为何值时,的值为零;(x±5)
2.x为何值时,没有意义;(x=9)
3.x为何值时,的值等于1.(a=2)
4.课本P42复习题16第6题.
四、范例学习,提高认知
例1 计算.
思路点拨:按法则进行分式乘除法运算,应注意,如果运算结果不是最简分式,一定要约分,对于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按乘除的顺序依次进行;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先分解因式,并在运算过程中约分,使运算简化.
例2 计算.
思路点拨:(1)分式的加减运算就是把异分母的加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因此,在通分过程中找出最简公分母是关键.(2)对于分式的混合运算,应注意运算顺序.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通过分析例1、例2的算理,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学生活动:参与例1、例2的分析,同老师一道领会算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五、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
六、联系实际,实践应用
【显示投影片2】
例3 解分式方程:1- [x=2]
思路点拨:解分式方程基本思路是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使方程化为整式方程,但解后必须验根.
例4 某水泵厂在一定天数内生产4 000台水泵,工人为了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每天比原计划增加25%,可提前10天完成任务,问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台?(80台)
思路点拨:工程问题常用的关系式是时间=,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台,列式=10.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启发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正确解答.
学生活动:利用例3、例4,复习分式方程解法,以及应用题“建模”方法,并归纳小结.
七、继续演练,反复认识
【显示投影片3】
1.解方程:=8(无解)
2.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预计行程450千米,当它开出3小时后,因出现特殊情况多停一些,耽误30分钟,后来把速度提高了0.2倍,结果准时到达目的地,求这列火车原来的速度.
[提示:设火车原速为x千米/小时,列车,x=75]
3.课本P43“复习题16”第11,12题.
八、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42“复习题16”第1,2(3)(4)(6),3(2)(4)(6),4,5,8,9,10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九、课后反思
课时作业设计
【驻足“双基”】
1.x______时,分式有意义.
2.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
3.计算:(a+b)·=______.
4.当x=______时,分式的值相等.
5.当m=______时,方程会产生增根.
6.若分式的值为零,则a的值是( ).
A.±3 B.-3 C.3 D.以上结论都不对
7.能使分式-2值为零的x的值是( ).
A.x=4 B.x=-4 C.x=-4或x=4 D.以上结论都不对
8.计算.
(1)
9.化简求值:.
10.解方程:=-3
【提升“学力”】
11.a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的解等于零?
12.某个体商贩一次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出售,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本25%,讨论在这次买卖中,该商贩能否赚到钱?
13.南京到上海铁路长300千米,为适应两省、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客车的行车速度每小时比原来增加了40千米,这样使得由南京至上海的时间缩短了1.5小时,求列车原来的速度及现在的速度.
请参照上面的应用题,编一道类似的应用题(不需要求解)这道应用题应满足:
(1)不改变分式方程的形式; (2)改变实际背景和数据.
答案:
1.x≠5 2.m(m+1)(m-1) 3.a+b 4.-5 5.-3 6.C 7.A
8.(1) (提示:先把a看作已知数,按照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求出x,然后令x=0,得到关于a的方程,求出a值.(8-a)x=1-5a,当a≠8时,x=.)
12.赚不到 13.设列车原来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1.5.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