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

文档属性

名称 诗五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5-28 10:17:00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诗五首饮 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 路 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心灵超脱世俗,环境自然清静。人生的真谛象征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诗人自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探究:
1、诗人写了两层意思,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语句?
2、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3、选出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谛,获得悠闲恬静的心境。(1)摆脱尘俗 归隐感受
(2)南山晚景 乐趣无穷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斗值十千钱珍贵的菜肴两个典故叉路渡过小组探究:
1、诗歌可分几层?
2、课后题一。
《饮酒》抒写归隐田园、远离世俗的宁静安详、闲适自得的心境;《行路难》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1美食难下咽,拔剑心茫然2仕途受阻,望得重用3叹行路难,述信念追求(希望)清酒,珍羞停、投、拔、顾冰塞川
雪满山垂钓、梦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悲愤)(失望)(迷惘)(自信执着乐观)行路难(其一)你能将诗歌改写成一段抒情散文吗? 我就要离开长安了,朋友们知道后,设下盛宴为我饯行。我号称“酒仙”,素来嗜酒如命,但今天,面对这满桌的佳肴珍馐,我连一点食欲也没有。端起酒杯却又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放下了。我茫然地离开宴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想渡过黄河但河面却早已结冰,想登上太行山却早已大雪封山,这真是让人失意和无奈啊!但仔细想想,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不也是无聊地在渭水边垂钓吗?伊尹在受成汤重用前不也闲得无聊,成天做白日梦吗?前路艰险而又崎岖,我的人生之路究竟在何方?不管怎样,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到达理想的彼岸。类文欣赏宣州谢tiǎo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在高楼上畅饮这一句称颂李云的文章指自己用典,指范蠡离开越国乘舟出海。你能看出此诗与《行路难》有何异同吗?同异1、都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2、都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夸张、用典,内容跳跃。《行路难》虽抒发诗人的苦闷彷徨,但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宣》更侧重抒发怀才不遇、放纵不羁的感情。杜甫(711-770) 杜甫,字[ ],唐代著名诗人。
杜甫后人称之为“ ”,他写的诗被人誉为“ ”。
杜甫诗的风格是[ ]。
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诗有: 1、《望岳》
2、《春望》
3、《石壕吏》
4、《江南春绝句》
5、《春夜喜雨》
子美诗圣诗史沉郁顿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个长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公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的内容。
2、想想每一诗节中蕴涵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能用含“痛”的二字词语分别概括吗?这感情的表达又有什么联系和变化?
3、杜甫同主题的诗歌知多少?小 组 探 究秋风破屋 —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愿得广厦痛惜——痛心——痛苦 ——痛忧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忧民生疾苦,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豪吏》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作者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解 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 雪 歌送 武 判 官 归 京 漫天大雪图(前10句)大雪纷飞遍地银妆雪天奇寒难以忍受沙漠冰封愁云惨淡雪中送别图(后8句)设宴饯别寄寓感慨依依惜别无限惆怅描写边地奇异风光,抒发无限惆怅之情己 亥 杂 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 / /
/ / / /离别的忧伤归途的轻松愉快积极的人生态度思考:此诗共四句,写了几种心境?挑出你喜欢的诗句,说说它好在哪里?比喻明志,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崇高的献身精神同 题 拓 展己亥杂诗
¤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shìyīn依仗、依靠沉默不语 采用语意双关的手法,表面上祈求神灵给沉寂的大地带来新的生气,实际却是对朝廷的呼吁。 学了这五位诗人的诗词,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试着把它们背诵下来,用心体会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