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蒲松龄
请列举带”狼”字的成语
狼狈为奸 狼狈不堪
狼奔豕突 狼吞虎咽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狼子野心 豺狼虎豹鬼哭狼嚎 如狼似虎背盘狼藉 引狼入室
蒲松龄(1640-1775)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
代表作《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蒲松龄
他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 后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援例成贡生。 为生活所迫,除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 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 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毕一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
经 历
蒲松龄4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书成后不断增删,至死方止,萃一生心血而成。《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多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题材可分为: ①婚姻爱情类,如《婴宁》《连城》《小翠》
连城,大户之女。有才名,工刺绣。以诗择婿。应者颇众,有乔生献诗,甚可,父贫之,连城病,几死,生割肤肉活之,父又悔婚。后又死,生悲绝,会于冥府,得友人助而双双复生和好。
故事生动地塑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婴宁,并着意刻划了她与王子服相爱过程中天真而近乎狡黠的内心世界。
《连城》
《婴宁》
②批判科举制度。如《叶生》《司文郎》《颜氏》等
故事描绘了一个聪明美丽而又善良的女子颜氏,见丈夫屡考不中,便女扮男妆替夫考取功名,官御史达十年之久,后退而待奉夫君,空使须眉汗颜。
一瞎和尚用鼻子嗅试卷,以定文章的好坏,让官吏把文章烧了给他闻,竟至:“向壁大呕,下气如雷。”
《颜氏》
《司文郎》
席父被冤至死,方平赴泉下为父伸冤。然泉下官吏也徇私枉法,乌烟瘴气,方平不畏权势酷刑,不睬金诺寿,终于战胜邪恶,伸张正义。
牛医爱女胭脂,聪明美貌,爱慕秀才鄂秋隼。岂料竟 引出一桩人命案来,几经反复,累及多人。山东学使施愚山,力翻冤狱,严惩凶手毛大,使胭脂与鄂秀才结成伉俪。
③揭露黑暗现实的。如:《席方平》《胭脂》《促织》
《席方平》
《胭脂》
缀行 屠大窘 苫蔽成丘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目似瞑 隧入 狼亦黠矣
zhuì jiǒng shàn bì chí
dān dān míng suì xiá
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课堂练习:
一、说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
1、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止”通“只”
2、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
3、一狼仍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
停止
跟从
学习
4、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5、顾野有麦场
回头看,看见
6、弛担持刀
7、一狼径去
8、屠自后断其股
9、狼亦黠矣
二、用现代汉语解说下列语句
1、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目似瞑,意暇甚
4、一狼洞其中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放下
径直
大腿
狡猾
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眼睛好像闭起来,神情悠闲得很
一只狼在它(柴堆)中间打洞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屠户 狼
①遇狼(“缀行甚远”)
②惧狼(“并驱如故”)
③御狼(“耽耽相向”)
④杀狼(“犬坐于前”
“洞其中”)
⑤ “议” 狼 [作者]
—发展
—高潮、结局
—开端
情节
故事情节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1、遇狼:
1、仔细看看图中屠户的眼睛,你可看出屠户当时的神情是 怎样的?
2、为什么屠户会有这样的神情?你可设想一下他的处境。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来说明)
天这么晚了,快半夜了吧!怎么这路上一个人也没有,真有点阴森森的,听说这儿常有狼出没,可别让我碰上了!还好,今天生意做得不错,肉卖完了,只有点骨头了。啊!前面有个黑影子,不会是狼吧?(语气惊恐)啊!天哪,真的是狼,而且是两只,我的妈呀!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3、“ 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凶狠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
2、惧狼:
3、从“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迁就退让?缓兵之策?体现了屠夫的智谋?)
狡猾
凶恶贪婪
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体现了狼的什么品性?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3、御狼:
1、从“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可看出屠户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2、从狼“眈眈相向”可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沉着坚毅、从容不迫
凶狠 不甘罢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 杀狼
联系本段后面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想 一想:如果这两只狼在一块商量如何攻击屠户,它们会“说”什么呢?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这两句中的“暴起、劈、断、毙”等动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屠户:
1、请你找出本段中描写屠户杀狼的两个句子,并在动词下面加点标出。
(勇敢、细心且果断)
课文第四段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狼的狡猾?请找出来。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阴险狡诈
5、议狼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这句话是作者发表的议论,结合全文,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大家多角度、多方位思考这个问题。
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寓 意
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审视问题的传统视角,作为狼,它从同类失败的遭遇中,又能汲取哪些教训呢?
“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不应以身强力壮并手持快刀的屠夫为敌),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时机(在屠夫“弛担持刀”之前下手)最重要
不要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贵有自知之明”
“人是生命,动物也是生命,都有生存的需要,也都有生存的权利。”
“人类不能滥捕滥杀各种动物,某些动物种类的灭绝也会给自然和人类带来危害,恶待动物朋友,也就是恶待自己。” 我知道这世界是你们的,可是没有我,你的生活也没有这么美。
从狼的角度说一说,它们听完故事后会有什么想法?
文言知识归纳1
通假字
止有剩骨( )
止 止增笑耳( )
止露尻尾( )
古今词义差别
去 [一狼径去
“止”通“只”,仅仅,只
“止”通“只”,仅仅,只
“止”通“只”,仅仅,只
古:离开
今:到……去
文言知识归纳2
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 ( )
2.一狼洞其中 ( )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4.其一犬坐于前 ( )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
6.止增笑耳 ( )
上前
打洞
钻洞
像狗似的
欺骗的手段
笑料
文言知识归纳3 (一词多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 ( )
②场主积薪其中 ( )
其 ③屠乃奔倚其下 ( )
④一狼洞其中 ( )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⑥屠自后断其骨 ( )
指狼
指麦场
指积薪
指积薪
指屠户
指狼
文言知识归纳4(一词多义)
以 ①以刀劈狼首 ( )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意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②意暇甚 ( )
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 )
②盖以诱敌 ( )
用
来,表目的
想,打算
神情
攻击
对方
文言知识归纳5(一词多义)
①复投之 ( )
②又数刀毙之 ( )
之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
④久之,目似瞑 ( )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
代狼
主谓之间
代狼
助词,不译
助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