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属于第二象限的点是 ( )
A.(2,3) B.(2,-3) C.(-2,3) D.(-2,-3)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将线段平移后得到线段,若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3.函数y=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 ≠ –1 B.x>1 C.x<1 D.x ≠ 1
4.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 ( )
A.(—2,3) B.(2,—3) C.(—2,—3) D.(2,3)
5.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则这个图像必经过点( )
A.(1,2) B.(-1,-2) C.(2,-1) D.(1,-2)
6.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某公司准备与汽车租凭公司签订租车合同,以每月用车路程xkm计算,甲汽车租凭公司每月收取的租赁费为y1元,乙汽车租凭公司每月收取的租赁费为y2元,若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0对应的函数值为月固定租赁费,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当月用车路程为2000km时,两家汽车租赁公司租赁费用相同
B.当月用车路程为2300km时,租赁乙汽车租赁公车比较合算
C.除去月固定租赁费,甲租赁公司每公里收取的费用比乙租赁公司多
D.甲租赁公司平均每千米收到的费用比乙租赁公司少
8.若一次函数,当的值减小1,的值就减小2,则当的值增加2时,的值
A.增加4 B.减小4 C.增加2 D.减小2 ( )
9.已知四条直线y=kx-3,y=-1,y=3和x=1所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12,则k的值为
A.1或-2 B.2或-1 C.3 D.4 ( )
10.甲、乙两个准备在一段长为1200米的笔直公路上进行跑步,甲、乙跑步的速度分别为4和6,起跑前乙在起点,甲在乙前面100米处,若同时起跑,则两人从起跑至其中一人先到达终点的过程中,甲、乙两之间的距离与时间的函数图象是 ( )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写出一个y随x增大而增大,图象过第四象限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_.
12.将直线 y = 2 x ─ 4 向右平移1个单位,和把它向___平移____单位得到的直线重合;
13.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14.小高从家门口骑车去单位上班,先走平路到达点A,再走上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下坡路到达工作单位,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班后,如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保持和去上班时一致,那么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_分钟
15.如图,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
P(,2),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____.
16.已知点P(1-m,2m+1)在第四象限,则点Q(m,m-1)在第____象限;
17.P1(2,y1),P2(-1,y2)是一次函数y=1 -()x图象上的两点,则y1____y2
18.如图,直线经过,两点,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8')已知y-1与x+2成正比例;当x=1时,y=4;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0.(10')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过(1,3)和(3,1)两点,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
(1)求直线l的函数关系式;
(2)求△AOB的面积.
21.(12')A,B两城相距6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城出发驶向B城,甲车到达B城后立即返回.如图是它们离A城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
(1)求甲车行驶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它们行驶了7小时时,两车相遇,求乙车速度.
22.(14')某蒜薹生产基地喜获丰收收蒜薹200吨。经市场调查,可采用批发、零售、冷库储藏后销售,并按这三种方式销售,计划每吨的售价及成本如下表:
销售方式 批发 零售 冷库储藏后销售
售价(元/吨) 3000 4500 5500
成本(元/吨) 700 1000 1200
若经过一段时间,蒜薹按计划全部售出后获得利润为y(元),零售蒜薹x(吨),且零售是批发量的1/3
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受条件限制经冷库储藏的蒜薹最多80吨,求该生产基地计划全部售完蒜薹获得最大利润。
23.操作、猜想和应用 (14')
(一).作图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下列每小组中两个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⑴ ⑵
猜想 观察(一)中每组的两个函数的位置关系,猜想:对于一次函数;当满足什么条件时,他们的图象具备上述位置关系?
(三)应用 已知直线l过点P(3,-2),且与直线垂直;求直线l的解析式
第7题
1000
2000
3000
x(km)
1000
2000
3000
y(元)
y1
y2
y
x
O
P
2
a
(第15题)
y
x
O
A
B
x/小时
y/千米
600
14
6
O
F
E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