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青岛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10-17 16: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用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克隆牛“键键和壮壮”今天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这位朋友的详细资料吗?快快拿到你的通行证吧!
2.口算。
(1)用口算算卡片依次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指名学生说出口算结果。
提问: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3.98-22-10 98-(22+10)。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题的运算顺序。
师: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板书: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从左往右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同学们全部通过!快快认识新朋友吧:它就是克隆牛“蓓蓓”。“蓓蓓”是世界首例玻璃化超快速冷冻保存的体细胞克隆牛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犊牛。 2003年10月8日它也是在莱阳农学院诞生的。下面请看蓓蓓的详细资料。(出示情景图)看了蓓蓓的资料,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问,教师选择性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是混合运算的回顾,为下面进行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打一定的基础,运用克隆牛“蓓蓓”的情境图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问题1: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鼓励学生自己审题,先列算式,教师巡视)指名交流思路及算式:
0.98-0.22=0.76(米)0.76-0.1=0.66(米) 0.98-(0.22+0.1) 0.98-0.22-0.1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算式,可是第二,三混合运算算式应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找到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0.98-(0.22+0.1) 0. 9 8
=0.98-0.32 —0. 2 2
=0.66 0. 7 6
—0. 1
0. 6 6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我们已经知道,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没右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问题2:蓓蓓百天时比出生时每天多喝多少千克牛奶?
让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
1. 引导学生列式
2. 计算(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
3. 反馈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讨论研究来学习新知,课堂上充分放手给学生,重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讨论研究下,来获得知识并加深对只是的理解和掌握。
三.巩固练习。
(1)做“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追问:说—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
(2)、做“自主练习”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要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
(3)做“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练习来加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记忆。关注学生回顾反思的水平。
三、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些什么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0.98-0.22=0.76(米)0.76-0.1=0.66(米)
0.98-(0.22+0.1) 0.98-0.22-0.1
0.98-(0.22+0.1) 0. 9 8
=0.98-0.32 —0. 2 2
=0.66 0. 7 6
—0. 1
0. 6 6
奇异的克隆牛——整数加法的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2.可以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来正确的计算小数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
运用运算定律简算小数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0.35+0.55 0.87-0.47 4.8+5.2 10-4.2 7.4-6.5 8-0.08
2、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32+5○5+32
(47+26)+74○47+(26+74)
学生填完后,引导学生说说根据什么,不用计算出结果就可以很快判断。
从而明确:第1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第2题是运用加法结合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3、导入新课
上面两题是整数,用了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如果把它改成小数:
3.2+0.5○0.5+3.2
(4.7+2.6)+7.4○4.7+(2.6+7.4)
应该填什么符号?(=)
由此看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的运算定律来导入新课,复习为学习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起到一定的帮助。
二、探究新知
1、教学7.65+3.72+6.35+6.28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巡视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指生全班交流:
7.65+3.72+6.35+6.28 7.65+3.72+6.35+6.28
=11.37+6.35+6.28 =(7.65+6.35)+(3.72+6.28)
=17.72+6.28 =14+10
=24 =24
(2)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2、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第二种解法比较简便,先运用乘法交换律把交换位置,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分别将7.65和6.35,3.72和6.28结合,最后求出结果。
由此看出,在小数计算中,同样可以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1要看清数字特征,选择简便算法;
2要检查:查数字是否抄错,查顺序是否正确,查每一步计算结果是否有误。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探讨,在得到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来让学生是试着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运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1)6.7+4.95+3.3=6.7+□+4.95
(2)(1.38+1.75)+0.25=□+(□+□)
(3)6.54+(9.7+x)=(□+□)+□
2、做“自主练习”第5题
计算(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
反馈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一步用什么规律。 集体订正。
3、做“自主练习”地6、7、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要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
4、“自主练习”11题
教师帮助学生,看懂发票的内容,然后自主解题,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练习,来巩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更好的掌握知识。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些什么 小结: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这样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板书设计:
整数加法的定律推广到小数
7.65+3.72+6.35+6.28 7.65+3.72+6.35+6.28
=11.37+6.35+6.28 =(7.65+6.35)+(3.72+6.28)
=17.72+6.28 =14+10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