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小结与思考 课时 1-1 授课时间
班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鲁仁海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本章的知识网络结构及相互关系。通过描点、连线、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教 学重、难点 重点:本章知识的网络结构及相互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难点:所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具 投影片,小黑板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本P127-129。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一.课前预习: 完成下列填空1、2、若点P(x,y)在(1)第一象限,则x____0,y____0(2)第二象限,则x____0,y____0(3)第三象限,则x____0,y____0(4)第四象限,则x____0,y____0(5)x轴上,则x______,y______(6)y轴上,则x________,y________(7)原点上,则x________,y_________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3、点P(x,y)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①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②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③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和 是一一对应的;5、点A(x , y)到x轴的距离是 ,到y轴的距离是 6、若点P(x,y)向右平移2个单位时,则这点的坐标是( , );若点P(x,y)向左平移3个单位时,则这点的坐标是( , );若点P(x,y)向上平移3个单位时,则这点的坐标是( , );若点P(x,y)向下平移4个单位时,则这点的坐标是( , );若点P(x,y)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时,则这点的坐标是( , )二、回忆主要知识点:1、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式方法?举例说明。电影院例找座位。(需要确定排号与座位号两个数据);在地图上确定某个城市 (需要经度与纬度);找家庭地址(几号楼、几单元、几层、几号四个数据)因此确定位置的方式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什么方法,数据的个数也会因问题的不同而变化。确定物体的位置时数据不能少于两个。 【小结】一般地,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定给定点的坐标,以及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2、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反过来,过x轴上的点a作x轴的垂线,过y轴上的点b作y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找的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横坐标相同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O;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O;如果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则连接这两点的线段或直线平行于y轴;若两个点的纵坐标相同,则连接这两点的线段或直线平行于x轴。已知某一图形,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某些点,并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得到一个图形,当这些点的坐标发生变化时,图形应怎样变化?三、例题讲解1、如图,长方形ABCD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5,5),B(-5,1),C(-2,1),D(-2,5),现将长方形ABCD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A,B,C,D四点的坐标依次为 2、已知点P(a,b)位于第四限,那么化简|a|+|b-a|= 3、点A(0,-3),点B(0,-4),点C在x轴上,如果△ABC的面积为15,求点C的坐标.四、本课小结本节课重点复习归纳了本章内容中的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于各知识点的熟练综合应用能力。 课堂作业 1、若|x|=5,|y|=4,点P(x,y)在第四象限,则P点的坐标为 ,点P(x,y)在第三象限,则P点的坐标为 2、以点(-2,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 。
3、若A(3,-5),AB∥x轴,且AB=2,则B点的坐标为 。
4、已知正方形ABCD在直角坐标系中,A(2,2),B(4,2),那么C点的坐标 , D点的坐标为 。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4.1数量的变化 课时 2-2 授课时间
班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潘建亮
教学目标 1.会用表格、图形或数学式子记录、描绘或表示变化的数量; 2.能根据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探索数量变化的某些联系.此外,通过探索活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变化的数量关系,并且这些变化的数量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联系;感受用变化的观点分析数字信息的重要意义.
教 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图形以及数学式子记录数量,感受数量的变化的内在联系。难点:能从变化的数量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初步解决问题
教、学具 投影片,小黑板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本P115-116的内容。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1.情境创设 用图形表示变化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形象直观,便于比较.课本设计了以下两个情境: (1)20世纪初期,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完成了城市化进程.东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大落后于西方,只有日本进展较快.课本选取了中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4个国家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折图线,情境简单,内涵丰富,应注意挖掘它的数学与人文两方面的教育价值. (2)肺活量是评定学生体质的一项重要机能指标,课本用某校不同年龄的学生平均肺活量变化折线图,让学生感受年龄变化与肺活量变化的关系.如本校医务室有这样的折线图,教学中加以使用则更佳. 2.探索活动 活动一: 先向学生简要介绍有关“城市化”的知识(参阅 [课程资源]),然后展示图片,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从图片中发现数量变化的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例如:(1)看到这幅图片后,你获得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首先想要说的是什么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2)你能说出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吗 (3)图中4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有共同之处吗 (4)日本的城市化进程与其他3国有何不同 (5)你能就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谈谈看法吗 探索的目的不是寻求答案的统一,而是学会如何从图片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数量变化的大体规律,发现各变化的数量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给出预测和合理的解释.在同一个问题中,往往有多个数量在变化,而且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这种变化与联系我们常用表格来记录。2.如图所示的是某地区9—18周岁学生平均肺活量的变化情况,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年龄段的学生肺活量变化较大? (2)同一年龄男、女生的肺活量有差异吗? 哪个年龄段的差异较大? (3)你能说出13周岁、16周岁男、女生的平均肺活量吗?提示:用图形记录数量的变化与联系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讨论:表格和图形都是记录数量变化与联系的常用方法,你认为这两种方法各有哪些优点? 测肺活量是学生熟悉的情境,除了课本中的提问方式外,也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数量变化的之间的关系: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1)13岁男生的平均肺活量是多少 13岁的女生呢 它们的差异是多少 (2)哪个年龄的肺活量最大 最大肺活量是多少 (3)18岁男女学生的平均肺活量的差异是多少 (4)哪个年龄段的男、女生肺活量差异较小 (5)学生的肺活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大,这种变化在哪个年龄段最显著 (6)你能说出肺活量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规律吗 思考:物体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进,试根据路程S(米)与时间T(秒)关系填表:T123456……S(1)当T的值越来越大时,S的值如何变化?(2)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描述S的变化规律吗?写出这个式子。 提示:用数学式子描述数量的变化与联系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4.1数量的变化 课时 2-1 授课时间
班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潘建亮
教学目标 经历操作、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能用表格或图形以及数学式子记录、描述变化的数量;能从记录数量变化的表格或图形以及数学式子中获取有关信息,探索数量的变化规律;经历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形成运动变化的辨证观。
教 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表格或图形以及数学式子记录数量,感受数量的变化的内在联系。难点:能从变化的数量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初步解决问题。
教、学具 投影片,小黑板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本P114-115的内容。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一、课前部分预习P114-115,弄懂以下问题:各表格或图形中的数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这些数量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吗?二、课堂部分(一)创设情境,感受数量变化及作用时空变化,数量变化,我们生活在变化的世界中;描述变化,刻画变化,我们会从变化的数量中发现更多的有用信息,也会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二)实例观察,发现规律例1.某报报道,贺奶奶从1958年起,几十年来连续记录了家里每天的花费,每年年终还对收支情况进行结算。以下是她家一些年份的收支情况:年份1958年1979年1989年1996年2000年2004年收入总额/元971.201568.304560.4415039.3130595.1242549.36支出总额/元798.261003.911927.987800.1213700.1826533.78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说出几十年来贺奶奶家的生活发生的变化吗?你能利用表中的数据,说明贺奶奶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吗?为什么?(1)对一组数据的认识,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学生在“根据数据,说出46年来贺奶奶家生活的变化”时,学生发表的见解会不尽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 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 收入与支出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好. 结余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 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不断减小,日子越过越好。 (2)鼓励学生用表格说明贺奶奶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例如在原表格上增加两行: 一行是逐年的支出与收入之比: 0.82,0.64,0.42,0.51,0.45,0.62. 另一行是逐年的结余额(元):172.94,564.39,2 632.46,7 239.19,16 894.94, 16015.58.例2.“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GDP、GDP增长速度、人均GDP等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说说你从下表中得到的信息。年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95933102398116694136515182321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7.3%8%9.1%9.5%9.9% (3)对于GDP总量及增长速度表,如果学生得到以下信息,都应该给予肯定,给予鼓励: GDP总量逐年增加; GDP增长速度稳中有升;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良好;GDP平均增长速度约为8.4%.(三)操作观察,发现规律将开水倒入烧杯冷却,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冷却时间/分0温度计示数/摄氏度讨论:交流各组记录的结果并对这些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4.3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时 3-3 授课时间
班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鲁仁海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轴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2、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3、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 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能写出各点的坐标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能写出各点的坐标
教、学具 投影片,小黑板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本P126-127。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1、情境创设 站在中心广场,如果没有直角坐标系,即便有图中所示的方格标记,人们也难以说清各景点的准确位置;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建立直角坐标系,机械手就无法将元器件准确插入相应的位置.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中,也可以另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例如,出示当地或某地旅游景点分布图,让学生感受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 2、探索活动 (1)在尝试说明各景点位置时,学生可能会有许多方法,但往往难以简明、准确地表达。从而感受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2)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知道:在同一问题中,可以有多种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在不同直角坐标系中,同一点的坐标是不同的.例如, 原点一定要选在中心广场吗 如果将原点定在科技大学,你能说出各景点的具体位置吗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坐标轴的方向可以不是东、西向和南、北向吗 你认为在这类问题中,通常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较好 (3)如有条件,可以在课堂上放映一些在生产流水线上机械手插入电子元器件的电视画面或图片,开阔学生视野,同时感受问题提出的实际意义,然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在这些问题中,直角坐标系通常如何建立较为合适?自学质疑1、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A、横坐标相等 B、纵坐标相等C、横坐标和纵坐标都相等 D、以上都不对2、矩形ABCD中,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5,3).则第四点的坐标是 ( ) A.(0,3) B.(3,0) C.(0,5) D.(5,0)精讲点拨见课本P128例3矫正反馈练习:课本128页练习1,2迁移应用某地为了城市发展,在现有的四个城市A、B、C、D附近新建机场E、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B、C、D、E的坐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4.3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时 3-1 授课时间
班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鲁仁海
教学目标 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点的坐标及象限的含义;2、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和由点的坐标指出它的位置;3、经历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数形结合意识。
教 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和由点的坐标指出它的位置。难点:理解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意义
教、学具 投影片,小黑板三角板、方格纸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本P123-125。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一、复习铺垫什么是数轴?数轴上的点与_____________一一对应。写出数轴上A、B、C各点的坐标。二、探索活动1、想一想:在教室里怎样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2、上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票上至少要有几个数字才能确定你的位置?3、怎样表示平面内的点的位置?(找一找)小亮:中山北路西边50m,北京西路北边30m。你能根据小亮的提示从右图中找到音乐喷泉的位置吗?想一想:小亮是怎样描述音乐喷泉的位置的?小亮可以省去“西边”和“北边”这几个字吗?若小亮说在“中山北路西边”和“北京西路北边”,你能找到音乐喷泉吗?若小亮只说在“中山北路西边50m”或只说“北京西路北边30m”,你能找到音乐喷泉吗?以上问题,学生研讨、交流,最后形成共识。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说明:如图,若北京(东、西)路和中山(南、北)路看成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十字路口为它们的公共原点,这样,形成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山北路西边50m记为-50,北京西路北边30m记为+30,音乐喷泉的位置可以用一对有序的实数(-50,30)来描述。(动画演示)三、探索新知板书:1.平面上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简称直角坐标系。2.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3.公共原点为坐标原点。4.两条坐标将平面分成4外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记为第一、二、三、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四、实践操作如图,平面内有一点A,如何确定它的位置呢?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直尺画图,归纳规律。过点A作x、y轴垂线,将垂足对应的数组合起来形成一对有序实数,即为点A的坐标。如图,若已知点Q的坐标为(m、n),如何确定点Q的位置。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直尺画图,归纳规律。分别过x、y轴上表示m、n的点作x、y轴的垂线,两线的交点即为Q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教师总结:1、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表示,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坐标。2、点的坐标通常与该点的大写字母写在一起,如A(a、b), Q(m、n)五、例题教学例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的位置。A(4,1),B(-1,4),C(-4,-2),D(3,-2),E(0,1),F(-4,0)例2:如图,写出图中A、B、C各点的坐标。讨论:1、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有何特征?2、坐标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六、课堂练习1已知点P坐标为(x、y)⑴若xy>0,则点P在_______象限;⑵若xy<0,则点P在_______象限;⑶若xy=0,则点P_____________;⑷若x2+y2=0时,则点P________;⑸若点P在x轴上,则__________;⑹若点P在y轴上,则__________。七、归纳小结,巩固提高。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提问)八:布置作业,巩固新知:书P130 1、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4.3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时 3-2 授课时间
班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鲁仁海
教学目标 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和由点的坐标指出它的位置;能根据一个点的坐标求出对称点的坐标;3、经历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数形结合意识。
教 学重、难点 重点: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的认识.难点:理解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意义
教、学具 投影片,小黑板三角板、方格纸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本P125-126。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一、复习铺垫1、什么叫做直角坐标系?2、什么叫做象限?3、怎样确定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二、探索活动本课时通过两个数学实验活动,探索对称点的坐标关系,强化学生对“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的认识. 1.数学实验一 (1)设计趣味性操作活动,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所给坐标准确描出各点; (2)根据所得到的具有对称性的图案,由观察分别得到关于x轴、y轴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之间的坐标关系;(3)让学生自主观察几对关于x轴、y轴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之间坐标的关系; (4)将由观察得到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关于对称点坐标之间关系的一般认识.2.数学实验二 (1)按要求平移线段AB到A’B’,写出平移前、后的线段端点的坐标:A(—4,1),B(—2,3),A’(3,3), B’(5,5);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2)探讨平移前、后线段端点A与A’、B与B’的横坐标之间的关系; (3)探讨平移前、后线段端点A与A’、B与B’的纵坐标之间的关系;(4)写出平移前、后线段中点D与D’的坐标,并分别探讨它们的纵坐标、横坐标之间的关系; (5)写出线段AB上任意一点C(m,n),当AB平移到A'B'后,点C’的坐标,形成关于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关系的一般认识。三、自学质疑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3,-2)B.(2,3)C.(-2,-3) D.(2,-3)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已知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5,则P点的坐标是( )A.(-3,-5) B.(5,-3)C.(3,-5)D.(-3,5)交流展示探索对称点的坐标关系,强化学生对“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的认识. (1)按要求平移线段AB到A’B’,写出平移前、后的线段端点的坐标:A(—4,1),B(—2,3),A’(3,3), B’(5,5); (2)探讨平移前、后线段端点A与A’、B与B’的横坐标之间的关系; (3)探讨平移前、后线段端点A与A’、B与B’的纵坐标之间的关系; (4)写出平移前、后线段中点D与D’的坐标,并分别探讨它们的纵坐标、横坐标之间的关系; (5)写出线段AB上任意一点C(m,n),当AB平移到A'B'后,点C’的坐标,形成关于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关系的一般认识。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例题教学(1).已知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是(2,3),那么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2的坐标是 ( )
A.(-3,-2) B.(2,-3) C.(-2,-3) D.(-2,3)(2)矩形ABCD中,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5,3).则第四点的坐标是( ) A.(0,3) B.(3,0) C.(0,5) D.(5,0)
(3)下列关于A、B两点的说法中, (1)如果点A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它们的纵坐标相同; (2)如果点A与点B的纵坐标相同,则它们关于y轴对称; (3)如果点A与点B的横坐标相同,则它们关于x轴对称; (4)如果点A与点B关于x轴对称,则它们的横坐标相同、 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教师总结:对称点的求法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30页,第4-6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4.2位置的变化 课时 1 授课时间
班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潘建亮
教学目标 会描述物体运动的路径,能根据经纬度等确定移动物体位置变化的路径;会用数量的变化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感受数量变化与位置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数量变化与位置变化的联系,感受我们生活在变化的世界中。
教 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恰当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难点:感受数量变化与位置变化的关系
教、学具 投影片,小黑板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本P120-121。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一、课前部分预习P120—121,了解位置变化及位置变化的描述方式,感受数量变化与位置变化的关系。二、课堂部分(一)情境创设现实生活中,人们既关心事物的数量变化,也关心事物的位置变化,如行驶中的车辆、飞行中的火箭,航行中的船只、移动中的台风等都有数量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二)实例观察与操作,感受位置变化1.2002年5月15日,我国海军舰队编队自青岛基地起锚首航全球:穿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越印度洋、大西洋,经太平洋回国,历时132天,航程33000多海里。(见P120图)(1)请在图上用笔描出我海军舰队编队航行的路线;(注意方向和路径) (2)想一想:航行在茫茫大海上,我海军舰队编队是怎样随时向基地报告舰艇的准确位置的?由此,你有什么想法?2.2004年18号台风“艾利”正面袭击福建,并先后4次登陆福建沿海,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为抗风减灾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下表是“艾利”中心在不同时间所处的位置。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时间东经/°北纬/°时间东经/°北纬/°时间东经/°北纬/°8.2202:00130.719.68.2402:00124.524.68.2602:00117.924.314:00128.920.914:00123.525.314:00116.623.88.2302:00127.122.28.2502:00122.125.58.2702:00114.423.414:00125.523.514:00120.425.514:00试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在地图上描出“艾利”中心位置的移动路径及在何时登陆福建的。比较刚才的两个实例,你发现怎样才能准确确定“我国海军编队”和“艾利”中心的位置?根据所给的经纬度,在地图上描出台风“艾利”中心位置移动的路径,对地图精确程度的要求较高,这里只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大体画出不同时刻台风的中心位置,感受台风登陆前、后位置的变化,感受数量的变化可以表示位置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可以用数量的变化来描述.不要求精细作图.学生独立完成“艾利”位置移动的路径的描绘后,组织小组交流活动,并就类似的问题展开讨论: 画台风路径图与画舰队首航航线,有什么不同 大家画出的台风路径图大体相同吗 画出的路径图存在差异吗 差异主要在哪里 怎样才能使大家画出的路径图基本一致 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利用经纬度可以准确地描述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改变经纬度的数值,点的位置就随之改变,感受数量变化与位置变化的联系说明:用经纬度可以准确表示事物变化的位置。(三)例题选讲例1.把班级的座位按行、列排列。请指出第3列第4行是谁所在的位置;XXX在第几列第几行?……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例2.如图,围棋棋盘由纵、横各19条平行线相交成361个交叉点组成。对局时,双方在棋盘的交叉点上轮流下子,每次下一子,下定后不准再移动位置。为了说明棋盘上各交叉点的位置,可以把横线上自上而下用汉字依次编为一到十九路,纵线从左到右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为1—19路,按先竖后横的次序记录棋子的位置,例如,图中点A记为:5,十路;点B记为:10,十一路。(1)分别说出棋盘上点C、D、E、F的位置;(2)在图中画出下列各点的位置,标上相应字母:点M:7,六路; 点N:13,十六路。(3)表示“19,一路”的点在哪儿?说明:用其他的准确的数量也可以描述事物变化的准确路径。讨论: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准确描述事物变化或移动的路径?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