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案纸
课 题 对数概念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赵辉 上课教师 赵辉 上课时间 45 分钟
学习目标 ①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②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③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1)学会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2)通过对数的运算法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维品质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4)让学生理解平均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及对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推导对数性质的
教师准备 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类比分析与发现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集备修正
思考:(P72思考题)中,哪一年的人口数要达到10亿、20亿、30亿……,该如何解决?即:在个式子中,分别等于多少?象上面的式子,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对数(引出对数的概念).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若,那么数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举例:如:,读作2是以4为底,16的对数. ,则,读作是以4为底2的对数.提问:你们还能找到那些对数的例子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在对数的概念中,要注意:(1)底数的限制>0,且≠1(2)指数式对数式幂底数←→对数底数指 数←→对数幂 ←N→真数说明:对数式可看作一记号,表示底为(>0,且≠1),幂为N的指数工表示方程(>0,且≠1)的解. 也可以看作一种运算,即已知底为(>0,且≠1)幂为N,求幂指数的运算. 因此,对数式又可看幂运算的逆运算.例题:例1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1)54=645 (2) (3)(4) (5) (6)注:(5)、(6)写法不规范,等到讲到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后,再向学生说明.(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巩固练习:P74 练习 1、23.对数的性质:提问:因为>0,≠1时,则 由1、0=1 2、1= 如何转化为对数式②负数和零有没有对数?③根据对数的定义,=?(以上三题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个别提问解答)由以上的问题得到① (>0,且≠1)② ∵>0,且≠1对任意的力,常记为.恒等式 :=N4、两类对数① 以10为底的对数称为常用对数,常记为.② 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常记为. 以后解题时,在没有指出对数的底的情况下,都是指常用对数,如100的对数等于2,即.说明:在例1中,.例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 (2) (3) (4)分析:将对数式化为指数式,再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求出x.1)2)3)4) 所以课堂练习: 练习3、4补充练习:1. 将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有的求出的值 .(1) (2) (3)(4) (5) 4.归纳小结:对数的定义>0且≠1) 作业: 习题 2.2 A组 1、2
板书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