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案纸
课 题 1.1.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赵辉 上课教师 赵辉 上课时间 45 分钟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空间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探究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示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3、 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用集合论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讨论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会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分析问题,体会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建立联系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示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准备 在上课前将问题用学案的形式发给各组学生,让学生先在课下研究探讨,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就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组的研究结果,并引导同学展开争论,同时利用课件给同学一个直观的展示,然后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集备修正
让同学们观察几个几何体,从感性上对几何体有个初步的认识,并总结出空间立体几何研究的几个基本元素。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一、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点、线、面通过对几何体的观察、讨论由学生自己总结。二、从集合的角度解释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点是元素,直线是点的集合,平面是点的集合,直线是平面的子集。引领学生回忆元素、集合的相互关系,讨论、归纳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三、从运动学的角度解释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 点运动成直线和曲线。2、 直线有两种运动方式:平行移动和绕点转动。3、 平行移动形成平面和曲面。4、 绕点转动形成平面和曲面。5、 注意直线的两种运动方式形成的曲面的区别。6、 面运动成体。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的讨论,得出从运动学的角度发现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四、点、线、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1、 点和线的位置关系。点A2、 点和面的位置关系。3、 直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4、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5、 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总结出点、线、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小结1、 学习了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2、 掌握了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3、 了解了点、线、面之间的相互的位置关系。
作业 练习A 1 3
板书 一 复习引入 四 巩固思考 六 归纳小结二 研讨新知 五 反馈 七 作业三 举例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