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级上第26章第1节概率的预测知识拓展
生活中的概率
概率论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19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所说:“对于生活中的大部分,最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只是概率问题。你可以说几乎我们所掌握的所有知识都是不确定的,只有一小部分我们能确定地了解。甚至数学科学本身,归纳法、类推法和发现真理的首要手段都是建立在概率论的基础之上。因此,整个人类知识系统是与这一理论相联系的……”
婴儿出生时的男女比例
一般人或许认为:生男生女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因而推测出男婴和女婴的出生数的比应当是1:1,可事实并非如此.
公元1814年,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 1794-1827)在他的新作《概率的哲学探讨》一书中,记载了一下有趣的统计.他根据伦敦,彼得堡,柏林和全法国的统计资料,得出了几乎完全一致的男婴和女婴出生数的比值是22:21,即在全体出生婴儿中,男婴占51.2%,女婴占48.8%.可奇怪的是,当他统计1745-1784整整四十年间巴黎男婴出生率时,却得到了另一个比是25:24,男婴占51.02%,与前者相差0.14%.对于这千分之一点四的微小差异,拉普拉斯感到困惑不解,他深信自然规律,他觉得这千分之一点四的后面,一定有深刻的因素.于是,他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终于发现:当时巴黎人“重女轻男”,有抛弃男婴的陋俗,以至于歪曲了出生率的真相,经过修正,巴黎的男女婴的出生比率依然是22:21.
一名优秀数学家=10个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来历.
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
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分析,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船(为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为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
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
什么是概率天气预报21世纪教育网
概率天气预报是用概率值表示预报量出现可能性的大小,它所提供的不是某种天气现象的\"有\"或\"无\",某种气象要素值的\"大\"或\"小\",而是天气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对降水的预报,传统的天气预报一般预报有雨或无雨,而概率预报则给出可能出现降水的百分数,百分数越大,出现降水的可能性越大。一般来讲,概率值小于或等于30%,可认为基本不会降水;概率值在30%-60%,降水可能发生,但可能性较小;概率在60%-70%,降水可能性很大;概率值大于70%,有降水发生。概率天气预报既反映了天气变化确定性的一面,又反映了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程度。在许多情况下,这种预报形式更能适应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中决策的需要。
生命中的危险概率
生活就是一场冒险。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危险是难免的,问题是遭遇某种危险的概率有多大。一般说来,如果遭遇某种危险的概率低于十万分之一,我们还能坦然视之;但如果危险概率提高到万分之一,我们就得小心了。每年都可能遇到的危险机会有:
受伤:危险概率是1/3
难产(行将生育的妇女):危险概率是1/6
车祸:危险概率是1/12
心脏病突然发作(如果您已超过35岁):危险概率是1/77
在家中受伤:危险概率是1/80
受到致命武器的攻击:危险概率是1/260
死于心脏病:危险慨率是1/34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家中成员死于突发事件:危险概率是1/700
死于突发事件:危险概率是1/2900
死于车祸:危险概率是1/5000
染上爱滋病:危险概率是1/5700
被谋杀:危险概率是1/1110
死于怀孕或生产(女性):危险概率是1/4000
自杀:危险概率分别是1/20000(女性)和1/5000
因坠落摔死:危险率是1/20000
死于工伤:危险概率是1/26000
走路时被汽车撞死:危险概率是1/40000
死于火灾:危险概率是1/50000
溺水而死:危险概率是1/50000
如果您自己不吸烟,而您的配偶吸烟,那么您可能受二手烟污染而死于肺癌: 危险概率是1/ 60000[21世纪教育网]
被刺伤致死:危险概率是1/60000
死于手术并发证:危险概率是1/80000
因中毒而死 (不包括自杀):危险概率是1/86000
骑自行车时死于车祸:危险概率是1/130000
吃东西时噎死:危险概率是1/160000
被空中坠落的物体砸死:危险概率是1/290000
触电而死:危险概率是1/350000
死于浴缸中:危险概率是1/1000000
坠落床下而死:危险概率是1/2000000
被龙卷风刮走摔死:危险极率是l/2000000
被冻死:危险概率是1/3000000
一生中可能道遇到的危险有:21世纪教育网
死于心脏病:危险概率是1/3
死于癌症:危险概率是1/5
遭到强奸(女性):危险概率是1/11
死于中风:危险概率是1/14
死于车祸:危险概率是1/45
自杀:危险概率是1/39
死于爱滋病:危险概率是1/97
死于飞机失事:危险概率是1/4000
死于狂犬病:危险概率是1/700000
艾滋病的传染概率有多大
艾滋病传染概率有多大?据地坛医院性传播疾病防治中心徐克沂主任介绍,艾滋病是通过3种传播途径传染给他人的,即: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如果一个正常人输进了HIV(艾滋病病毒)阳性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其感染的概率是95%,而一个HIV阳性感染者或已经发病的病人与一个正常人发生性关系的感染概率和性别有一定关系,男传给女的概率是0.2%,女传给男的概率是0.l%,男传男的概率要比以上两种方式大得多。如果母亲是一个HIV阳性或艾滋病的病人,其感染给胎儿的概率是25%,但是如果母亲经过AZT的抗病毒治疗,其胎儿的感染概率下降到8%;经过联合疗法(鸡尾酒疗法)治疗胎儿的感染概率可能下降为2%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十分脆弱的病毒,它对热和干燥十分敏感。在干燥的环境中,艾滋病毒10分钟死亡,在60摄氏度的环境中30分钟灭活。如果一支刚接触病人身体带有血液的注射器,马上刺入正常人体内,其感染的概率小于0.3%。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医学史上人类经历了霍乱、鼠疫、黄热病和天花等多种流行病的侵害,而人类最终还是战胜了它们。如今面对艾滋病,有关遏制艾滋的医学研究也正在紧锣密鼓开展,例如用传统医学方法研制的艾滋疫苗;用中医药技术研发的艾滋抗体及从计划生育角度转而提倡运用的“避孕套”,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人类克服艾滋病的曙光。
吸烟危及生命概率:50%戒烟等于自救
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1988年4月7日,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日,作为“世界无烟日”,提出“要吸烟还是要健康”的口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这一天改定在每年的5月31日。
今年5月31日,我们将迎来第17个世界无烟日,但目前我国吸烟现状却不容乐观:烟民人数不断增加,达3.2亿人,烟民平均年龄在降低,女烟民及青少年吸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我国烟草生产和消费还居八个“世界第一”:烤烟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烤烟产量世界第一:烤烟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卷烟产销量世界第一;卷烟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吸烟人数增加数量世界第一;烟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人人会讲,但是,你可知道,吸烟危及生命的概率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吗?
探究吸烟与戒烟
一,吸烟为什么会上瘾?
烟民往往都有烟瘾,这主要是尼古丁长期作用的结果。尼古丁就像其他麻醉剂一样,刚开始吸食时并不适应,会引起胸闷、恶心、头晕等不适,但如果吸烟时间久了,血液中的尼古丁达到一定浓度,反复刺激大脑并使各器官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性,此时烟瘾就缠身了。若停止吸烟,会暂时出现烦躁、失眠、厌食等所谓的“戒断症状”,加上很多吸烟者对烟草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认为吸烟可以提神、解闷、消除疲劳等,所以烟瘾越来越大,欲罢不能。
其实烟草与吸食海洛因引起的成瘾性不同,前者是完全可以戒掉的,关键要戒除心理上对烟草的依赖。这种心理依赖导致吸烟者的一种行为依赖,使得吸烟者感到戒烟困难甚大,无形中增加了戒烟的难度。
二,二手烟危害他人健康?
一个人吸烟似乎“无关他人”,其实不然,其家人正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被动吸烟是指不吸烟者一周中有一天以上每天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长于十五分钟。中国71%的家庭、32.5%的公共场所和25%的工作场所,因有人“吞云吐雾”而成为被动吸烟场所。
被动吸烟也即是吸“二手烟”,目前我国有六亿人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如此多的有害物质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儿童、孕妇和老年人造成很大的危害:21世纪教育网
据估计,美国每年有四百万儿童因吸入“二手烟”而患病。父母吸烟使儿童下呼吸道疾病如哮喘、肺炎的发生率增加50%,儿童易出现各种慢性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等,甚至出现持续的肺功能损害;
被动吸烟易引起中耳积液,使儿童中耳炎的发生率增加;
被动吸烟可以使哮喘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与严重程度明显增加,对有过敏体质的患儿更易诱发哮喘发作;
被动吸烟与婴儿突然猝死综合征(SIDS)的发生密切相关;
父母吸烟使儿童更易成为吸烟者;孕妇吸入“二手烟”易引起流产、早产、出生低体重儿以及婴儿先天性畸形如唇裂、颚裂等;
老年人长期吸入“二手烟”易引起肺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戒烟为何戒不了?
有研究表明,吸烟者中有11.7%的人是复吸者,而且复吸者的肺部损伤程度较一直吸烟者为重,原因有多方面:复吸者较其他吸烟者更易成瘾,复吸后其吸入香烟的数量更多,且每口烟的吸入程度更深,对身体的影响不言而喻。对于每一个吸烟者来说,在一些特定的“危险”情形下(当周围人吸烟、感到压力大、心情烦躁、饮酒后)会更有吸烟的冲动,那么请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当有吸烟冲动时做几次缓慢的深呼吸或从事其他活动转移注意力是个好方法。
四,戒烟后生活会变化吗?
如果您选择戒烟,您将选择告别咳嗽气喘、烟灰异味、污浊空气、皮肤衰老、疾病困扰……让我们看看您戒烟后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8小时后血液的氧合作用恢复正常,患心肌梗塞的风险开始降低;24小时后口气清新,肺开始排泄粘液和焦油,患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的风险开始降低;48小时后血液中不再检测出尼古丁;1周后味觉、嗅觉得以改善;3—9月后呼吸得以改善(咳嗽、气喘减少),肺功能提高5%—10%;1年后患心脏病(如心肌梗塞)的风险减半;5年后患脑中风、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的风险减半;10年后患肺癌的风险减半,患脑血管突发事件(脑“中风”)的风险与未吸烟者持平……所以选择了戒烟,你就选择了一个健康清新的生活。
“吸烟危及生命的概率是50%,戒烟等于自救”。这是法国国家戒烟委员会和烟草预防办公室在巴黎举行的第30届法国医学沙龙上对所有吸烟者发出的警示和呼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