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小数除法(6)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自主计算、借助计算器计算的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过程。过程与方法:2、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环小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在借助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索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经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过程。
教学难点 自主计算过程中的试商
教学方法 谈话 讲解
教学准备 情境图
教学程序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由树上结果实的话题,引出教材中的问题。教师口述大枣、核桃的价钱信息,并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由现实生活中秋季结果的谈话开始,创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自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情境。)
二、解决问题 1、提出“估算一下大枣和核桃的单价哪个便宜一些”的问题,要求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2、平均每千克大枣多少元。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并尝试用竖式计算。当板演的学生除到三位小数时,停止计算。 汇报计算的情况,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问题。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结果的机会。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商重复出现的原因。 3、平均每千克核桃多少元。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并尝试用竖式计算。提示:边计算边观察商有什么特点。 交流计算情况,讨论除得的商有什么特点,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结果和想法的机会。 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提出“想一想”的问题。用计算器验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设计意图: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商中数的字3重复出现的事实,初步感受循环现象,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好奇心。)(设计意图: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经历自主计算,发现商的特点的过程,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设计意图: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设计意图: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推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三、循环小数 1、写出58.6÷1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后交流计算结果。 2、让学生观察58.6÷11的商,讨论商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从商的小数部分,第二位开始,重复出现2和7两个数字。 3、介绍58.6÷11商的书写方法和表述方式。让学生写出10÷3、83÷11的商并交流。 4、让学生观察三个算式的商,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 (设计意图:借助计算器,可使学生摆脱烦琐的计算,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循环小数的研究和学习上。)(设计意图:在观察讨论中使学生体会到商中数字循环的不同特点。)(设计意图:了解循环小数的书写方式是数学学习的需要,写其他两个算式的商,既是书写练习,也为下面的讨论作准备。)(设计意图:观察、讨论三个商的特点,为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作准备。)
四、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