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 级 初中八年级 课题名称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时 间 2008、05 设 计 者 钟晓群 设计者单位 常州外国语学校
教材简析: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是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致答词演讲稿。答词巧借有关海姆佗市的一则民间故事,通过虚构和花衣吹笛人攀谈的情节,指出了联邦德国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也表达了对海姆佗市市长及其同僚以及对德国人民真挚的赞美之情。作者公刘是一位诗人,有着丰富的人文修养,他能够入乡随俗,将演讲的要旨巧妙地融入妙趣横生的民间故事中,构思巧妙,语言幽默生动,引起听众强烈的反应,达到了良好的演讲效果。
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体现“尊重学生主体,着眼学生发展”的理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兴趣,走进文本。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惟有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公刘的答词面对的听众是德国人,而德国人一向给人严谨、严肃的感觉,怎样的演讲能够打动德国听众以造成活跃的氛围呢?公刘的答词让整个场面极其活跃。这不能不引起学生对公刘演讲的兴趣。
2、基于文本,注重体验。教师设计主要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模拟演讲,感受公刘答词的艺术魅力,从中学习答词演讲的方法。
3、学以致用,提高能力。演讲是一门很实用的艺术,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公刘答词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习致答词的方法,提高能力。教师基于自己学校实际情况,设想学生将来致答词的可能性,设计学生在清华大学致答词活动,训练学生,提高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中德友好之情;
2、品味本文构思巧妙、语言幽默生动、感情真挚等特点;
3、掌握答词的相关知识,训练即兴致答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中德友好之情;
2、品味本文构思巧妙、语言幽默、感情真挚等特点。
教学难点
设计情境,训练即兴致答词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德国人给你们怎样的印象呢?
(学生回答)
参考:
严谨,严肃,不苟言笑。
是啊,要与德国人在一起工作生活,已经是一件难事,更何况第一次见面就要博得他们好感与高兴呢!1987年,我国著名作家公刘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到德国海姆佗市参观访问,正值海姆佗市建城一千年的庆典,他在市长接见仪式上的致答词,却让在场的听众笑、大笑、欢呼,鼓掌、热烈鼓掌、跺脚,整个过程非常的活跃。公刘致答词到底说了些什么内容呢?他又是怎样说的呢?我们非常好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公刘的《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多媒体展示课题和答词定义:答词是指在某种场合,作为个人或集体的代表,以欢迎、欢送、感谢、祝贺、慰问等为内容的一种说话形式。)
(二)感知答词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思考:公刘的答词中表达了哪些内容?
(学生朗读、思考、发表、评价)
参考:
内容:1、提前到达,表示仰慕;2、指出德国青年责任意识不强的社会问题,表示关心;3、对比指出市长及其同僚守信,表示赞扬;4、点出德国发达富有,祈求吹笛人,表示祝愿。
2、教师归纳:这些内容在演讲中表示友好,使得情感真挚,深得海姆佗市百姓喜欢。
(三)探究答词技巧
1、因为答词内容的关系,让海姆佗市听众反应强烈。但是反应强烈,仅仅是内容深得百姓喜欢吗? 还有什么原因呢? 请仔细阅读,思考并作答。
(学生研读、思考、讨论、发表、评价)
参考:
(1)构思精巧。虚构和花衣吹笛人的交谈,把自己要表达的要旨都融入其中,使得内容连续有情节性、趣味性,熟悉对方著名民间故事还可以表示亲切。
(2)语言幽默生动。
如:⑴“我赶紧挎着照相机过去同他攀谈,同他合影留念。”中“赶紧”二字,使得殷勤情态毕现,因夸张而搞笑。⑵“我和花衣吹笛人谈了一些什么呢?没有什么需要保密的,完全可以公开。”中“保密”和“公开”相对照,故弄玄虚,令人捧腹。⑶“我很同情德国人,喂,先生,您听明白了没有?我很同情德国人,先生,请您再也不要把海姆佗的孩子带走了,行吗?”这里因求告的西方口语化而风趣幽默。……
2、演讲、演讲,就是投入地演,生动地讲,方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至于感染人,达到良好的效果。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配上恰当的语气语调表情手势,模拟公刘先生的演讲。
(学生演练、教师适当点拨、表演、评价)
参考:略
点评标准——热情、表情手势与内容匹配。
(四)训练即兴演讲
1、通过欣赏这篇答词,我们领略到了公刘演讲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掌握致答词要选择恰当的内容和巧妙的形式,才能够达到预想中的效果。不过我们还要思考在各种场合中致答词,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思考、发表、评价)
参考:
注意场合;注意演讲者、听众身份;注意致答词的即兴性,反应要快,要旨明确,思路清晰;……
2、致答词是一种很实用也常用的能力,我们需要训练与掌握。我们常州外国语学校有一个传统,就是每年都会有九年级部分优秀学生赴某地参观游历,如今年是北京之行,主题是“感受清华,励志青春”。你们都是我校优秀的学生,明年很有可能有这样的机会。请大家阅读我们的校报《常外教育》2008年第3期A版的《励志青春 北京之行》报道。(学生阅读,2分钟左右)报道中我校优秀学生走进清华大学,受到热情接待。如果在开营式清华博士生李晔同学报告后,需要我校学生代表致答词,而你又是学生代表。你将如何致答词呢?请你准备2—3分钟的即兴演讲。
(学生准备、演讲、评价)
评价标准:
1、中心明确;2、语言流畅;3、能配以体态语;4、内容紧扣活动主题,形式灵活,与所处场合融合。
(五)布置作业
把刚才的即兴致答词写成足够2—3分钟的精彩演讲稿。
(六)板书设计
效果 内容与形式
笑、大笑、欢呼 仰慕、关心、赞美、祝愿
构思精巧
鼓掌、热烈鼓掌、跺脚 语言幽默生动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