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角的初步认识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空间与图形
2、年级: 二年级上册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第三单元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①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③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B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内容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隶属于空间与图形模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会画角;难点是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本堂课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3、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能在周边找出生活中的角但并不了解数学中的角是什么形态。因年龄小,他们好动爱玩,具体形象思维占主体。依据这一特点,结合本课时教学内容,我主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方式学习,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设计思路:
本课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这种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有趣的课件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动手操作,得出学习结论。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温故导新2分钟 小朋友们,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今天为我们送来了一件礼物,请看。(课件出示百宝箱)是什么呀?(百宝箱打开,呈现一个小棒拼成的三角形)那从这个三角形里边任意拿走一根小棒,会变成什么样儿呢?你们认识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这种新的平面图形——角。这节课仅仅只是初步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学生认真课件,回答问题。 利用已被学生熟知的数学小精灵卡通形象,通过神秘送礼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探索求新28分钟 1、找角①实物主题图中找角。小朋友们,看看这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吗?在哪儿?你们真厉害,藏起来的角都找到了,那数学中的角究竟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这样的图形就是角。②生活中找角。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角?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先说一说。2、摸角你们真是有心人!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角。看,这儿有角吗?(出示三角板教具)你上来指给大家看看?一起拿出三角板,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你有什么感觉?3、指角依据学生摸角的感受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学生指三角板上三个角的各部分,以及指认课件上给定的两个角的各部分,提问: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4、辨角看看小朋友们刚才学得怎样,数学小精灵来考考大家喽。(课件出示5个判断题)5、数角小朋友们学得可真快,数学小精灵再来一题。数一数,“我”身上藏着几个角?(课件出示长方形和六边形)揭示答案的同时,告知学生以后在数角的时候,我们可以标上角的标记和按一定的顺序写好角的序号,这样数角既不会遗漏 ,也不会重复。6、玩角①设疑:数学小精灵听说了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现在它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课件播放小精灵的难题:要把一个角变大,再变大;变小,再变小,可以怎么变呢?)全班分成男生和女生两部分进行分组探究。②教师出示活动角的教具,要求学生利用活动角做出一个角和老师的角一样大。③教师延长或缩短角的两边。7、画角①我们一起认识了角,也玩了角,数学小精灵告诉咱们为了把角的样子记得牢牢的,还得来画一画角。角是怎么画的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P39自己自学例2,学完之后自己试着画一个角。②学生教教师如何画一个角。(师板书画角,并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③要求学生画出心中最喜欢的角,并写上角的各部分名称。(提示:角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均可不同)8、欣赏角数学小精灵为了感谢大家先前为它解决了难题,特意准备了一份谢礼:一组精美的含有角的图片。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三名学生上台指角,其余学生观察、检查。学生观看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学生自由活动,在周围物体表面上寻找角,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名学生上台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全体学生共同摸角感知角的特征。学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能迅速而准确地指认角的各部分。学生根据角的特征用手势表示对与错,判断课件中给出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数出所给图形共有几个角。学生认真收听课件录音。男女生分组动手玩玩活动角探索好的解决办法,并与朋友进行交流。男生女生分组汇报。自主揭示: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全体学生都做角,点一名学生上台和老师的角比大小。其他学生可以共同出出主意: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学生观察、发现、思考、动手探索角的大小是否与两边的长短有关。学生自学例2,动手试画角。两名学生教授画角的方法,其他学生评判小老师是否负责。学生再次体验画角。幻灯出示学生作品,自评优缺点。学生课件欣赏。 从实物上初步感知角。将数学知识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角,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通过触觉感知角的特征。通过老师的引导识记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能迅速而准确地指认角的各部分。学以致用。用手势既能快速验收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持久学习的兴趣。根据角的特征,数出简单图形中角的个数,并稍微提点一下数角的好方法。以帮助数学小精灵解决难题为由,渗入要乐于助人的德育教育,激发学生动手探索发现的欲望,也能很好的体现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体验探索真知。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且书上描述画角的文字说明意思浅显易懂。体现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渗入学会欣赏他人的德育教育。充分感知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巩固提升10分钟 1、课堂小结小朋友们,学完了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2、创造角小朋友们,数学小精灵今天来还有一个特别任务呢。它要为数学王国挑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瞧,它给咱们准备了圆片、绳子、吸管,请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材料设计出含有角的精美图案,优秀者颁发最佳设计奖。 生各抒己见。生设计作品,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贴上黑板展示。互评:最喜欢哪个作品?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明确了角的含义。
四、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本人参加区级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中所上的一堂公开课,先后经历了三次试教,以上呈现的是最终稿。
个人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摸角——指角——辨角——数角——玩角——画角——创造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2.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体现出了活动教学思想。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3.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节课教师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