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duó)
现代作家、学者。福建省长乐县人,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 》。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作品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 》、《山中杂记》等。
郑振铎(1898—1958)
小说月报
欧行日记
一、检查预习,积累词汇
怂恿 蜷伏 诅骂
污涩 怅然 红绫
妄下断语
S ng y ng
quán
z
sè
chàng
wàng
líng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感知内容。自主快速阅读,看看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家中地位、结局的语句,完成后面表格。
活泼有趣
“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更活泼更有趣
“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可怜的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猫。”
凶恶的黑猫
“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还衔着一只黄鸟。”
受冤死
若有若无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很瘦,毛被烧脱好几块.不活泼、忧郁、懒惰
遭人遗弃,拾来的
第三只猫
走失
宠物
浑身黄色
更有趣更活泼
从舅舅家要来的
第二只猫
病死
宠物
花白的毛, 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很活泼
从隔壁要来的
第一只猫
猫的归宿
在家地位
外形、性情
来历
2 、把握作品结构:
为什么重点写第三只猫,删去写
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不可以。
层层推进;
作必要的铺垫;
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
凸现中心。
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有
快乐、辛酸、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
请自由朗读,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我”的感情(3分钟)。
三、品味情感
例: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重点品析:
A、“我”为何暴怒,挥舞大棒虐待可怜猫? B、“我”根据什么迹象断定它咬死了“我”的芙蓉鸟?“我”的证据确凿吗?
C 、谁是咬死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D、根据上下文,推断“妄下断语”的含义。
思 考
—— 发散思维: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被吃了“我”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品 读
第三只猫在死亡之前,肯定对主人,对大家是有话想说的,它会说些什么?
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我”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多”,为什么?
因为自己的主观臆断,冤枉了第三只猫,它是被“我”打伤而死的,且这个过失无法补救,我深感内疚和自责。
对于作者,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句式表达感悟:
对于作品中的“可怜猫”,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作者,我们可以说: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心私见,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等。
按句式表达感悟:
对于作品中的“可怜猫”,我们可以说: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等等。
---文章的主题
1、2006年2月26日,一组残忍杀猫的图片被各网站广泛转载,引起网民愤怒。杀猫者是黑龙江鹤岗市萝北县一名时髦女郎,她用高跟鞋踩进小猫的嘴巴和眼睛并且毫不在乎地面对镜头。
布置作业:
阅读“虐猫事件”的新闻,写下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虐猫”新闻
2、2006年4月11日,昆明一法院家属区内一寄养在车棚的母猫生的四只小猫被人虐待而死,据记者观察,小猫身上的弹孔为金属玩具枪所致。估计是10日晚上,有人用玩具枪把小猫打得遍体鳞伤,无力逃跑,然后再进行虐待致死,并特意放在母猫身边。
3、2008年4月27日,深圳的《第一现场》播报了某个小区出现了3只被虐待至死的小猫咪……
小组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
“假如我是 (冤枉了别人)/(受冤者)我会__________处理这件事。”
作业2: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