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上)数学:3.5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九年级上)数学:3.5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11-01 19: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
总 课时 第 15 课时
学习目的:1.掌握梯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梯形中位线定理;
2.掌握定理“过梯形一腰中点且平行底的直线平分另一腰”;
3.能够应用梯形中位线概念及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4.通过定理证明及一题多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梯形中位线性质及不规则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难点: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教学过程:
1、 情景创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再认识,知道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会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如果我顺次连接的是矩形,菱形或正方形,又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
2、 引入新课
1.梯形中位线定义: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梯形的中位线.
2.现在我们来研究梯形中位线有什么性质.
 如图所示:EF是 的中位线,回答下列问题:
(1)EF与BC有什么关系?( )
(2)如果AD//BC ,那么DF与FC,AD与GC是否相等?
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
(3)EF与AD、BG有何关系?[],教师用彩色粉笔描出梯形ABGD,则EF为梯形ABGD的中位线.
由此得出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现在我们来证明这个定理.
已知: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求证:EF//BC,EF=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三、典例分析
例题:如图所示,有一块四边形的地ABCD,测得 ,顶点B、C到AD的距离分别为10m、4m,求这块地的面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四、随堂练习
1.(2007海南)如图,已知等腰梯形的中位线的长为,腰的长为,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
2.(2007海南).如图,沿折叠后,点落在边上的处,若点为边的中点,,则的度数为 .
3 .(2007泉州)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ACD
⑴请再写出图中另外一对相等的角;
⑵若AC=6,BC=9,试求梯形ABCD的中位线的长度。
4.如图4,梯形ABCD中,AD∥BC,点E是AB中点,连结EC、ED、CE⊥DE,CD、AB与BC三条线段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om]
五、体会与交流
  (1)什么叫梯形中位线?梯形有几条中位线?
  (2)梯形中位线有什么性质?
  (3)梯形中位线定理的特点是什么?
  (4)怎样计算梯形面积?怎样计算任意多边形面积?
D
A
B
C
(第3题图)
B
A
C
D
E
图4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