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小学数学
2年级:小学三年级下册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四单元P52
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特征,发现两种计时法互相转化的规律,比较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异同,并能正确进行互化。
(2)过程与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其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
2、内容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特征,发现两种计时法互相转化的规律,并能正确进行互化。教学难点是能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正确进行互化。为了突破难点,我引入了学生们感兴趣的情境——游上海世博园,在游览过程中对两种计时法的特征及互化进行潜移默化地教学。
3、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钟面学具、行程安排表。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动画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你们认识它吗?
生:是海宝。
师:对了,它是名字叫海宝,是这次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呢。它还会变魔术,想不想看看?我们快来看看吧!(课件)
师:我可想到世博会去看看啦,你们想去吗?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世博会游一游吧!(课件)
学习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师:出发之前,我制作了一张《世博一日游行程表》,请大家把行程表拿出来,注意看清楚上面的时间,第一个时间8时我已经用普通计时法写出来了,你能照着我的样子试着用我们学过的普通计时法把下面的时间都写出来吗?大家试试看。同桌2人为一组,1人拨出上面的时间,1人填写表格,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生两人合作完成表格。
师:我看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把笔和学具都放下来,大家填得对不对呢,先别急,我们一起去世博会游一游你就知道了。(课件)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出发!我们先到人民广场集合吧!(课件)几时集合呀?
生:8时集合。(板书:8:00)
师:(手拿模型拨到8时)这是上午8时,还是晚上8时呢?(课件)(板书:——上午8:00)对,我们刚吃完早餐,所以这是上午8时。(返回)现在我们乘车前往浦西园区,如果到了目的地,请同学们喊一声“停”!(拨到9时30分)
生:到了,停!
师:几时到的?途中用了多长时间?
生:9时30分到的,用了一个半小时。
师:你怎么知道是一个半小时呢?
生:因为从8时到9时用了一个小时,还多了30分钟,所以共用了一个半小时。
师: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城市未来馆。(课件)馆内巨大的电子书上不断翻页展示着古今中外哲学家和建筑师对“未来城市”的想象,真让我们惊叹不已!(返回)游完城市未来馆已经是12时了,(课件)(板书:12:00)我们该——生:吃午饭了。这里的12时指的是什么时候?(生:中午)这个12时指的是中午的12时。(板书:——中午12:00)(课件)(返回)我现在拨到中午的12时。如果从晚上0时开始到中午12时,时针走了几圈?(生:1圈)一天结束了吗?(生:没有。)时针接着往前走,(师拨到13时)看看现在到了几时了?生:13时。(板书:13:00)也就是——生:下午1时。(板书:——下午1:00)你怎么知道下午1时就是13时呢?
生:下午1时,时针共走了一圈又一大格,共13大格,所以是13时。
师:你回答得很清楚,可见你是个思维敏捷的孩子。
师:(拨钟)现在我们踏上了去中国馆的行程,如果到了的话,一定要赶快叫住我。(生:到了,停!)几时到的中国馆?(生:14时)(课件)就是——生:下午2时。(课件)中国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馆内人山人海,等我们参观完已经是17时了。(返回)肚子有点饿了,我们到肯德基美餐一顿吧!(课件)这个17时也就是——生:下午5时。(课件)(返回)吃完饭,我们该去哪了?(生:新加坡馆和以色列馆)(课件)现在是几时了?(生:18时)天就快黑了,这个18时指的是——生:傍晚6时。(课件)我们赶紧来到了新加坡馆和以色列馆,“音乐盒”是新加坡馆的基本造型,让我们如同置身于旋律的中心。而以色列馆好像环抱在一起的双手,又好似一只海中的贝壳,十分精巧可爱。(返回)不知不觉,天全黑了,走了一天,我们也累了,到后滩广场去休息休息,看看那里的文艺演出《世界之窗》吧!(课件)几时开始呀?生:20时30分,也就是——生:晚上8时30分。(课件)演出开始了,那里的舞台犹如一个大魔方,给我们带来奇妙的感受,表演的节目更是精彩纷呈。我们都看得如痴如醉,不想走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当当,12下钟声的响起,很快就到了24时了,(课件)(板书:24:00)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了——生:数字12,也就是——生:深夜12时。(课件)(板书:——深夜12:00)这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所以24时我们也将它称为0时。(课件)(板书:或0:00)(返回)夜深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世博园,结束了一天的行程。通过这一天的游览,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世博馆真是太美了!
师:这些美伦美奂的世博馆集中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我们也为上海能承办这次世博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生2:一天的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我还没看够呢!
师:是呀,时间是过得飞快的,而且一去不复返了。那你想对时间说点什么吗?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做个珍惜时间的有心人。
生3:我知道了有两种计时法。
比较两种计时法的异同:
师:现在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计时法,它们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
师小结:右边这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它的小时用数字0——12来表示,而且指明了上午、下午、晚上等计时词,我们称为——普通计时法。(板书)而左边这种不用加文字说明,它的小时用数字0——24来表示。我们称它为——生:24时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
师:(手拿模型)因为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生:24小时。所以,我们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两种计时法的转化:
师:好,开始我要同学们完成的行程表,谁愿意上台展示一下。(实物投影)他都填对了吗?你们也是这样填的吗?
师:我们注意看一看,中午12时前的时间,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有什么不一样?过了中午12时后呢,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观察,交流讨论。(师指名回答)
师小结:中午12时之前,在24时计时法之前加一个时间词就是普通计时法。而中午12时之后,普通计时法不仅要加一个计时词,而且两种计时法相差12个小时。如果把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就将时间词去掉,再加上12个小时,如果把24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就在前面加一个计时词,并且减去12个小时。
巩固应用:
(课件)师:你能将上面的时间画出来吗?大家试试看吧!(集体订正,并请一个学生上台拨出上面的时间。)
师:昨天是六一儿童节,大家过得开心吗?玲玲也过得非常开心,我们一起来看看她都做了些什么?(课件)你能把这张时间表用24时计时法重新记录下来吗?
生交流汇报。(课件)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已经会把两种计时法互相转换了,了不起!你觉得哪种计时法更加简便呢?你在哪里还见过利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的吗?(课件)
生交流汇报。(课件)
师:24时计时法方便、简明、不易出错,所以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常用24时计时法。
6、课外延伸:
请你设计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做个珍惜时间的有心人。
板书: 24时计时法
8:00——上午8:00
12:00——中午12:00
13:00——下午1:00
24:00或0:00——深夜12:00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附: 上海世博一日游行程安排表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行 程 安 排
8:00
上午8:00
早餐后,在人民广场集合,乘车前往浦西园区
9:30
参观城市未来馆
12:00
在“中华美食城”吃午餐
13:00
乘车前往浦东园区
14:00
参观中国馆
17:00
在肯德基吃晚餐
18:00
参观新加坡馆和以色列馆
20:30
观看《城市之窗》文艺演出
24:00
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世博园
课件16张PPT。24时计时法上海世博一日游行程安排表上海世博一日游流程图离开世博园人民广场城市未来馆吃午餐中国馆乘车在肯德基吃晚餐新加坡馆和以色列馆《世界之窗》文艺演出8:00上海人民广场浦西园区——上午8:00 城市未来馆
主题:梦想人类城市的未来9:30 ——上午9:30 12:00——中午12:00中国馆
主题:“东方之冠”14:00 ——下午2:0017:00——下午5:00新加坡馆
特色:“音乐盒”以色列馆
特色:“海贝壳”18:00——傍晚6:00“城市之窗”文艺演出20:30——晚上8:3024:00——深夜12:00或0:00247:008:109:4011:3013:2017:3020:00 还有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来计录时间呢?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