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广东省深圳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文练习(广东省深圳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6-09 21: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 言 文 练 习
说明:所有答案都写在最后一页的答题卡上。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1、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蔺相如者,赵人也。
C、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D、其人勇士。
2、A、《齐谐》者,志怪者也。 B、庭中始为篱。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自名为鸳鸯。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 D、若即若离
5、“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家祭无忘告乃翁。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 B、是可忍,孰不可忍?
C、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 D、同是天涯沦落人。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7、A、禹、汤被之矣。 B、恐为操所先。
C、妆成每被秋娘妒。 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8、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戍卒叫,函谷举。 D、单门寒士多见振赡。
9、A、……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B、为君翻作《琵琶行》。
C、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0、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使不辱于诸侯 D、(顺昌)辄为所司陈说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11、A、何以知之?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安得广厦千万间?
D、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
12、A、其间旦暮闻何物? B、君何以知燕王?
C、莫之或止。 D、古之人不余欺也。
13、A、沛公安在? 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C、唯才是举。 D、尔何知?
14、A、城中皆不之觉。 B、唯余马首是瞻。
C、惟利是图。 D、马之千里者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15、A、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6、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17、下列句中的“之”哪一个不是助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佯狂不知所之者。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8、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C、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19、下列句中的“于”字的解释不同于其它的三句是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0、下列句中省略的成分不同的是
A、断头置城上。 B、今以钟磬置水中。
C、竖子不足与谋。 D、谪戍之众,非亢九国之师也。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渔人甚异之。
D、序八州而朝同列。
22、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粪土当年万户侯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3、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C、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
D、外连衡而斗诸侯。
24、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火尚足以明也。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D、将军身被坚执锐。
25、A、然重学校,礼文儒。
B、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26、A、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B、是社稷之臣也。
C、非我也,岁也。
D、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27、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
28、A、何以伐为?
B、为天下笑者,何也?
C、亭长为汝求乎?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9、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B、其可怪也欤?
C、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30、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移船相近邀相见。
C、则将焉用彼相矣?
D、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31、A、或师焉,或不焉。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寡人无复与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2、A、某所,而母立于兹。
B、貌恭而不心服。
C、吾尝终日而思矣。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33、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B、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振长策而御宇内。
34、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5、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哪一个和例句相同
36、例句:噫吁嚱,危乎高哉!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B、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C、危如累卵
D、危言危行/正襟危坐
37、例句:是谁之过与?
A、过秦论。
B、无乃尔是过与?
C、文过饰非。
D、且尔言过矣。
38、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A、或师焉,或不焉。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吾从而师之。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哪一个和例句相同
39、例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舍相如广成传舍
D、《春秋公羊传》
40、例句: 不足为外人道也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何可胜道也哉!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