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方差与标准差》教 案 设 计
探索课题 方差与标准差 探索课时 1 主备人 罗志凯
探索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感受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必要性。 2.知道方差、标准差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情感与态度目标:1.渗透数学知识抽象美及图像上的形象美,提高数学美的鉴赏力2.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方差概念.
教学环节 师 生 合 作 交 流 设计21世纪教育网意图 时间21世纪教育网安排21世纪教育网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质检部门从A、B两厂抽出生产的乒乓球各10只……(详见P45)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极差。是否由此就断定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直径同样标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学生思考计算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一种探索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2分钟
数学活动 通过计算发现极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值之间的大小情况,而对其他数据的波动情况不敏感。让我们一起来做下列的数学活动:1画一画2填一填 A厂X1X2X3X4X5X6X7X8X9X10数据与平均值差 B厂X1X2X3X4X5X6X7X8X9X10数据与平均值差3算一算把所有差相加,把所有差取绝对值相加,把这些差的平方相加。4想一想你认为哪种方法更能明显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 学生动笔学生每两组展开活动。 10分钟
师生交流 揭示新知 方差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采取许多方法,在统计中常采用先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求这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用这个平均数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设在一组数据 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 的差的平方分别是 ,那么我们求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请你归纳一下方差概念,并说说公式中每一个元素的意义。谈谈方差的作用? (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一组数据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波动越大.教师要,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说说你的疑问: (1)为什么要这样定义方差?(教师引导,在表示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倔离程度时,为了防止正偏差与负偏差的相互抵消)(2)为什么对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不取其绝对值,而要将它们平方?(教师引导,这主要是因为在很多问题里,含有绝对值的式子不便于运算,且在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功能”上,方差更强些)(3)为什么要除以数据个数n?(是为了消除数据个数的影响).初步运用在学生理解了方差概念之后,再回到了引例中,通过计算机床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再根据理论说明哪个机床做得更好?P46标准差1.问题:方差的单位与愿数据的单位相同吗?应该如何办?2.引出新知----标准差概念 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用到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 ④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它也是一个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的量. 例如:P 47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方差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计算标准差要比计算方差多开一次平方,但它的度量单位与原数据一致,有时用它比较方便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看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适当的补充相关知识讨论小组讨论 感知方差解决学生疑问感知方差 20分钟
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P47 练习 1,2 反馈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程度 10分钟
你的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数学的有关什么知识?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2分钟
课外延伸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