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塞腰鼓[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5-12 08:51:00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相识是一种缘
安塞腰鼓
刘成章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安塞的腰鼓天下传。
看一看,听一听
观赏一段安塞腰鼓表演,说说:
安塞腰鼓,你是多么 !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
· ·
 · · · ·  
· ·
· ·   · ·  · · · ·
读一读,品一品
自由选择品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或段品读,可以单枪匹马,
也可以分工合作。先揣摩语言内涵,思考该怎样
读,并试读。其他同学作点评。
本文以短句为主,骈散有致,多用排比,是
“生命”的诗,是“力量”的歌。基调是激昂,揣摩
语言内涵,注意感情的起伏、语速的快慢、语气
的抑扬顿挫、语调的轻重缓急等。最要紧的是,
要读出一种气势。
品读要点
男:愈捶愈烈!
女: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男:愈捶愈烈!
女: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男:愈捶愈烈!
女:痛苦和欢乐,
男:生活和梦幻,
女:摆脱和追求,
男: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女:交织!
男:旋转!
女:凝聚!
男:奔突!
女:辐射!
男:翻飞!
女:升华!
合: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分角色演读
欣赏雨音女士倾情朗诵
——安塞腰鼓
乘着声音的翅膀飞翔乘着声音的翅膀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美读引领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感悟它所蕴含的生命的火烈与力量的奔腾,从而滋养学生的心灵,享受语文的美趣。
【教学设想】
1.教学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体现其主体地位。
2.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雄浑奇伟的画面,更有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掷地有声的语言,画面喷涌着沉甸甸的“生命”。描写的对象——安塞腰鼓,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南方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整堂课总体设计为通过引导学生美读来感知安塞腰鼓的气势,感悟生命内涵,并借助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一些形象直观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在春风化雨中,受到熏陶与滋润。
3.预习布置: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标出自然段;朗读课文三遍。
4.媒体运用:腰鼓表演片段;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课间音乐:《黄土高坡》。
你到过黄土高原吗?那你见过么?说说你对黄土高原的印象。
沟沟坎坎,坡坡岭岭,古老,厚实,广阔,窑洞,黄牛,信天游……这就是黄土高原。这块土地上,有一个地方,叫安塞;有一种民间艺术,叫腰鼓。安塞腰鼓名扬天下。陕北有首民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安塞的腰鼓天下传。”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揭示课题,大家齐读题目。问:
假若强调这不是别的洛阳、凤阳、东阳等地方什么的,而是安塞地区,那么,哪个词要重读?读读看。
假若强调这不是别的唢呐、秧歌、高跷等民间艺术的,而是腰鼓,又应该是哪个词重读呢?读读看。
假如两个都强调呢?读读看。这是安塞地区特有的腰鼓,腰鼓也只有在安塞这样的黄土地上才能尽情展现它的魅力。
二、看一看,听一听
观赏一段腰鼓表演,并说说你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感受:
安塞腰鼓,你是多么 !
三、读一读,品一品
(一)品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是啊,安塞腰鼓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多么奇伟磅礴!难怪乎作者要发出由衷的赞美:好一个安塞腰鼓!
这样的赞美文中出现了几次?(4次)
你们认为这四句话朗读的重音是否一样?如果认为不一样,各应该落在哪个词上?并试读一下。
讨论明确:第一句落在“好”字。前面描写安塞腰鼓火烈的舞蹈场面,非常壮阔、豪放、粗犷、激昂,使人浮想联翩,禁不住就想为之喝彩,拍手叫好!第二句落在“腰鼓”上。因为连续三个排比段都是描写激越的鼓声的。第三句落在“黄土高原”与“安塞”上。这里描写击鼓的后生刚性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只有古老厚实的黄土高原才能孕育出这样元气淋漓的后生,借安塞腰鼓歌颂了土地。第四句落在“痛快、蓬勃、安塞腰鼓”上。这里描写变幻的舞姿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无穷的想象力,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达到高潮。
学生把四句连起来,齐读一下。
(二)自由选择品读。
通过这四个句子的朗读,我们基本把握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激昂、激情,气势磅礴。
下面,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句或几段品读一下,先想想该怎样读,然后试读一下。其他同学作点评。
总结品读注意事项:本文以短句为主,骈散有致,多用排比,是“生命”的诗,是“力量”的歌。基调是激昂,结合语言内涵注意感情的起伏、语速的快慢、语气的抑扬顿挫、语调的轻重缓急等。最要紧的是,要读出一种气势。
(三)、选取其中一个精彩片段,分角色演读一下。
男:愈捶愈烈!
女: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男:愈捶愈烈!
女: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男:愈捶愈烈!
女:痛苦和欢乐,
男:生活和梦幻,
女:摆脱和追求,
合: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男:交织!
女:旋转!
男:凝聚!
女:奔突!
男:辐射!
女:翻飞!
男:升华!
合: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评点学生朗诵:激情澎湃、声情并茂。
四、欣赏雨音女士的诵读:
当然,朗诵在遵循一般的朗读规律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个性化的解读。下面就请欣赏雨音女士的倾情朗诵!
五、结束语:
这篇诗一般的文章,就像一枚橄榄,越嚼越有味,越读越美,给我们带来美美的艺术享受。通过品读,我们从激越的鼓声中听到:西北汉子们在呐喊,黄土地在觉醒,西部开发的乐章在奏响。通过品读,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感受文学作品的无穷魅力,熏陶我们的情感,滋养我们的精神。让我们乘着声音的翅膀,飞向文学作品的艺术王国。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