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类 统 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3~95页。
教材简析:
教材以亲近大海为主题,选取数游泳人数、数船的只数等素材,组织学生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进一步学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本课是在学习了简单统计图表、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统计的过程中,体会按不同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的必要性,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
2、在交流讨论中,自主发现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和计算结果的一致性。
3、通过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4、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激发求知欲,形成合作探究意识,体会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丛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全班一共来了多少位同学?老师要分给每一位同学一个礼物袋,够分的吗?(多媒体出示)
生1:够。生2:不够。
师:这么多的礼物袋子,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帮我们又快又清楚的数出来呢?
生1:按颜色数。
生2:按图形数。
(学生用前面学习分类数数的方法,统计小信封的个数。)
师:一共有多少个礼物袋?
师:看来用分类数数的方法能够很快的让我们知道总数是多少。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引入: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大海边看看
1、看图提问题
师:(出示课本信息窗图的课件)海面上都有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游泳的有几人? 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带游泳圈的比不带游泳圈的少几人?
生:船有几只?
2、探究方法。
(1)师:游泳的一共有几人?
生:18人,19人,20人
师:大家在数的过程中,结果不够准确,谁能想一个好的办法?
(2)学生交流,确定方法。
生:按男女的性别来数。
生:按是否带游泳圈来数。
(学生用自己想出的办法,从性别和是否带泳圈这两个角度进行分类统计。)
师:看来,按照男女和是否带游泳圈来进行分类,都是先确定了一个分类的标准,然后再统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出示课题:分类统计)
(3)学生自己分类统计
师:谁想来汇报一下你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统计的?
生1:我是按男女的性别来统计的 (板书统计表)
师:通过这个统计表你都了解到那些信息?解决了那些问题?
生2:我是按是否带游泳圈来统计的(板书统计表)
师:看着这个统计表你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充分体会分类统计的必要性。)
3、观察结果,探究规律
师: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我们从男女和是否带游泳圈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统计,虽然分类的标准不一样,但是最后的合计总数是一样的。
三、 自主学习
1、(课件显示信息窗中海面上的船只)
师:刚才还有的同学想知道海面上的船一共有多少只。你们想怎样来解答?
生:按颜色分类统计
生:按船的名称分类统计
(学生交流后,按照颜色和名称这两个分类标准进行统计。)
2、自主完成课本(绿点)例题。
师:通过这两次的统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都是先确定了一个分类标准,再来完成统计
的任务。
生:虽然分类统计的标准不同,但合计的总数是相同的。
四、拓展练习
1、完成课本自主练习第1题。
师:今天学习的内容在书上的93~94页上,大家看自主练习的第1题,自己填写表格完成。
生:我按颜色分类统计
生:我按名称分类统计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运用分类统计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2、补充练习(课件出示沙滩上的沙雕比赛项目)
师:要给每一位运动员准备一瓶饮料,需要多少瓶呢?(学生从不同角度分类统计出总人数)
生:按国籍来分类统计
生:按肤色来分类统计
生:按性别来分类统计
师:看来只要善于动脑筋,就能够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3、游戏。
师:现在要邀请你们坐船海上观光,你们的手中有一张船票,应该怎样入座?
生:按颜色坐
生:按动物名称坐
师:哪种方法好?(学生意见不一致了)
师:那我们就一起合作,来分类统计一下。
师:根据统计的结果,你会选择哪种方法?
生:按动物名称入座。(如果按颜色入座,有的船坐不下)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
四、 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了分类统计的方法。
生:知道了分类统计的重要性。
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今天的课就上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