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 班级 姓名
大雁归来2008-06-12
设计教师:黄一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过程与方法:1、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2、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抒彩,来体会作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理解全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主题思想,从而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对象的特点
2、 生动描写
3、 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迁徙 雾霭 窥探 缄默 狩猎 凋零 滑翔 顾忌 目空一切
二、导入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
作者,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出文中对大雁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2、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四、品味语言
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五、拓展训练
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六、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鸣叫则使天空回想着野性的诗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使我们的朋友,世界因有它们的寻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作者是一个“爱鸟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正因为这种对动物怀有的真挚情感,所以他才能观察得这么细致,也才能描写得这么美妙。
七、布置作业
1、学困生积累词语,熟读课文,完成《三级训练》的积累运用
2、中等生完成《三级训练》除课外阅读的所有题目
3、优等生完成《三级训练》的所有题目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堂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迁徙 雾霭 窥探 缄默 狩猎 蹼鹬
二、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老师针对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讲课时因材施教,取得了理想效果。
B.阿尔科克彗星上次“拜访”地球时,距离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以说是与地球接踵而至。
C.周庄中学被命名为“环保教育基地”后,全校师生行动更加自觉,垃圾分类、旧电池收集、校园绿化等环保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政协”和“人大”两会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因为两会的议题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
三、一位母亲陪着上初三的女儿去商场购物。女儿要买一条花哨的裙子,母亲不同意。女
儿当场给了母亲两耳光。当警察要带走女儿时,母亲竟下跪求情。
(1)面对母亲,你会对她说:
(2)面对女儿,你会对她说:
四、阅读理解
《气候的威力》(节选)
①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③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④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⑤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
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1、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请根据自己掌握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人类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要求:举例典型,表述具体,且不得引用文中的例子)。
(1)造福于人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其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 ,从内容上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④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顺着本文的写作思路,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求:语言简明概括,过渡自然,60字以内)。
【课后小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