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属性

名称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6-18 22: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窗钱钟书散文的知识
一般来说,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议论(说理)散文和抒情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更多地运用联想、想像、感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注重形象化的展示,往往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的描述之中。语言上,议论散文倾向于文学化的表达,语言鲜活,富有个性和形象性。
走近钱钟书钱老与夫人—杨绛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他的父亲钱基博历任清华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国立蓝田师范学院等校教授,曾参与20世纪初的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且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学者钱穆、科学家钱学森都是出自这一家族的名人。1910年11月21日钱钟书出生时,伯父为他取名为“仰先”,即“仰慕先哲”之义;1911年他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父亲为他正式命名为“钟书”;1920年,他到无锡东林小学读书,父亲为他起字“默存”,意思是要他少说话。 钱钟书早年就读于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一书。1953年后,他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所著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加以阐发、辨析。 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时就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当学生时,就被人们视为老师的“顾问”。国外的学者说他具有“照相机式”的记忆力。被称之为“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
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他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还有一个外国记者因为看了钱钟书的《围城》,想去采访钱钟书。他打了很多次电话,终于找到了钱钟书。钱钟书在电话里拒绝了采访的请求,并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
jiǎo搅动( jiǎo )琐碎(suǒ)镶嵌(xiāng qiàn)隔膜(gé mó)飒至(sà)捷径(jié jìng)驯服(xùn)笼络(lǒngluò)鸟窠(kē)凭眺(tiào ):在高处向远处看(多指欣赏风景)。奢侈(shēchǐ):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斟酌 (zhēnzhuó):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窥见(kuī):看出来或察觉到。眸子(móu):本指瞳仁,泛指眼睛。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自读课文,找出每段中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说说作者对生活有什么独特的感悟。(可以是文章原话,也可以是自己的概括,或者两者结合。)第1段:“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第2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第3段:“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第4段:“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由“春天”入笔,道出“窗”的作用,总领全文。 对比门和窗对于人的不同意义。 进一步谈“窗”的意义是人对自然的精神上的胜利。 总结全文,用一形象的比喻“窗可算是房屋的眼睛”,道出窗对于屋内与屋外人的意义。 作品写了些什么?
作品最终想表达什么?
作品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种意思?
作品体现了怎样的写作特色?探究与交流 在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为什么又用“画配了框子”来作比?明确:春天有了衬托才显得更美丽,屋外的春天,只有经过窗的取舍和切割,阳光才更显得明亮,春风才使人更感到有生气。所以,作者是由春引出窗,道出了“窗”的作用,总起全文。窗与门门追求、欲望、需要窗占领、享受、奢侈物质精神探究与交流 文中说:“门和窗有着不同的意义”,那么它们的不同意义分别指的是什么?探究与交流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从“窗”写到“眼睛”?
明确:作者将窗比作“房屋的眼睛”,比较两者的相同之处,并把“关窗”与“闭眼”联系起来,这个结尾,不但为思想的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从全篇的结构来看,也非常完美地照应了开头。窗让心灵自由地去探胜(以小见大) 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镇天镇夜不关。”这一段话中包含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和情感,富有哲理性,但表现得非常含蓄,如何理解呢?看法一:作者通过窗的描写,是想表达一种既想开窗让心灵自由,而又害怕外界的纷乱的矛盾心理。看法二:作者是在针砭时弊,因为外在的环境让人极不满意,唯关窗闭眼能逃避到梦中去。看法三:作者只是通过“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
精深的认识,行文客观,睿智,情感
性、个体性并不强。写作特点1、以小见大,见解独特:发人之所未发,见解独到,充满着人生的哲理。屋子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但仍不能因保护自己而割断与外界的联系,窗子代表着“占领”与“享受”,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大自然的一个胜利。 2、语言妙趣横生,启人心智。 3、运用对比,把窗的特点与含义表达得更显豁、更丰富、更形象。 课文总结 本文作者以透过窗观赏春天引入,阐发了他对于“窗”独到的见解,在作者笔下,窗不但是我们观赏自然的绝佳镜头,而且往往和人类的精神享受相关,正对着人们审美的后花园,窗甚至是人类灵魂的最后防线,保护着我们的内心。布置作业完成思考.探究.练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