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属性

名称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6-22 22: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散文的知识
一般来说,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议论(说理)散文和抒情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更多地运用联想、想像、感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注重形象化的展示,往往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的描述之中。语言上,议论散文倾向于文学化的表达,语言鲜活,富有个性和形象性。
中国文学中的“窗” 1、“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宋·张先 《千秋岁》恋情幽怨 我的心似双丝结成的网,其中有无数的结,天色渐亮时才把那盏如豆的孤灯吹灭,又是一个孤独难熬的长夜。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西窗,情人知己私或畅谈的佳地。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辞》 依靠着南窗(观景:窗外有傲天的孤松)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确实感到这小小的空间就可以使人心安。 南窗,带上了高士隐逸的色彩。4、“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 ”——陶渊明《归去来辞》 胸无俗虑之人夏日高卧醉眠之佳地。 夏天月亮高悬的晚上,散淡而闲适,在北窗边的床上躺着,清风轻轻吹着.感觉自己就是羲皇一样的高尚之人了 窗钱钟书走近钱钟书钱老与夫人—杨绛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学者钱穆、科学家钱学森都是出自这一家族的名人。1910年11月21日1911年他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父亲为他正式命名为“钟书”;1920年,他到无锡东林小学读书,父亲为他起字“默存”,意思是要他少说话。 钱钟书早年就读于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一书。1953年后,他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读课文,找出每段中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说说作者对生活有什么独特的感悟。(可以是文章原话,也可以是自己的概括,或者两者结合。)给加横线的字注音镶嵌鸟窠斟酌眸子xiāng qiànkēzhēnzhuómóu第1段:“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第2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第3段:“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第4段:“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品读文章 “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 “太贱了”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 “太贱了”是指阳光太多;风懒洋洋的,没有生气;鸟语琐碎而单薄。
这样说的好处:表意准确,用语新颖传神,而且为下文揭示窗的作用和意义作好了铺垫 。品读文章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呢?为什么又用“画配了框子”来作比喻呢? 春天没窗:杂、多、懒——贱有窗:明亮、有生气对比 屋里:阴深、沉闷、寂静画(审美、欣赏)
(人的主体性) 明确:春天有了衬托才显得更美丽,屋外的春天,只有经过窗的取舍和切割,阳光才更显得明亮,春风才使人更感到有生气。所以,作者是由春引出窗,道出了“窗”的作用,总起全文。品读文章第2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意义门——追求、欲望客人窗——占领、享受主人对该句话的理解:门,打开的是人的世俗社会;窗打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通向人的精神世界存在.品读文章第3段:门和窗代表不同的进化阶段进化阶段门——保护、需要由不得人窗——奢侈、享受自由自主实用性审美享受门——人的进出口人臣服于自然窗——天的进出口人驯服了自然明确:门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窗子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品读文章第4段:窗可以算是房屋的眼睛。 “《晚歌》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了一半。”
句中的“一半”具体指什么,另“一半”具体指什么? “一半”指窗和眼睛一样都可以看到外面,
另“一半”指窗也和眼睛一样,从外面也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让人看到我们的内心。 明确: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窗让心灵自由地去探胜(以小见大)探究与交流作者为什么要从“窗”写到“眼睛”? 明确:作者将窗比作“房屋的眼睛”,比较两者的相同之处,并把“关窗”与“闭眼”联系起来,这个结尾,不但为思想的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从全篇的结构来看,也非常完美地照应了开头。 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镇天镇夜不关。”这一段话中包含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和情感,富有哲理性,但表现得非常含蓄,如何理解呢?看法一:作者通过窗的描写,是想表达一种既想开窗让心灵自由,而又害怕外界的纷乱的矛盾心理。看法二:作者是在针砭时弊,因为外在的环境让人极不满意,唯关窗闭眼能逃避到梦中去。看法三:作者只是通过“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精深的认识,行文客观,睿智,情感性、个体性并不强。 修辞手法
对比: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引用:陶渊明的诗《归去来辞》.
比喻: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用典:“据爱克曼记一八三0四月五日的谈话,……看不出他们的心境。”拟人: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
把风和太阳 进来……逗引写作特点1、以小见大,见解独特:发人之所未发,见解独到,充满着人生的哲理。屋子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但仍不能因保护自己而割断与外界的联系,窗子代表着“占领”与“享受”,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大自然的一个胜利。 2、语言妙趣横生,启人心智。 3、运用对比,把窗的特点与含义表达得更显豁、更丰富、更形象。 课文总结 本文作者以透过窗观赏春天引入,阐发了他对于“窗”独到的见解,在作者笔下,窗不但是我们观赏自然的绝佳镜头,而且往往和人类的精神享受相关,正对着人们审美的后花园,窗甚至是人类灵魂的最后防线,保护着我们的内心。 因此:应以审美的眼光享受生活,注重个人主体性的存在,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窗》充满着人生的哲理,屋子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但人不能因保护自己而隔断与外界的联系,窗子就代表着“占领”与“享受”,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大自然的一个胜利。 钱钟书作品风格内容渊博,思路开阔
联想活泼,想像奇特。
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