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重叠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重叠问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11-18 12:37:00

文档简介

《重叠问题》说课稿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第一完全小学 邓颖妮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湘潭一完小的邓颖妮,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我先说说教材和学情分析。《数学广角》是新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熟悉喜爱的生活实例,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重叠部分的含义,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其实一开始学习数学时学生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三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一定的集合方面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而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系统、抽象,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而难点是重叠部分的理解。
二、教法学法
第二,我来说说教法学法。对教材我大胆的进行再创重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构建方法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体验和探索。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和构建。
三、教学过程
下面重点我来说说我设计的教学过程。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我播放一段学生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我做了一个小调查:喜欢喜羊羊的同学有哪些…喜欢灰太狼的同学请举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组织活动,探究新知”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此我在这个环节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质疑讨论,探索新知
我向学生出示本校三年级学生喜羊羊、灰太狼“粉丝”调查表。
喜欢喜羊羊
周 丹
李彬钰
李泓博
肖紫怡
贺紫伊
邓 璇
曹伊琴
喜欢灰太狼
周 丹
李彬钰
李泓博
邓海亮
陈帅鸿
刘正阳
让学生在统计表中搜集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质疑,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矛盾冲突的原因是因为有的同学既喜欢喜羊羊又喜欢灰太狼,有重复选择的现象。怎么解决“重复”的问题呢?我会及时引导,让学生提出动手摆一摆。
这时进入活动二:动手操作,攻克难点。我提出活动要求: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根据统计表的信息,把名字卡片摆入对应的圈内,要求摆出的图一眼看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分组活动时,配上音乐,在优美的旋律中,既可以放松,又可以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汇报时,最好的结果是学生把重复选择的同学摆在集合图的交叉圈内,也可能会分别摆在两个集合圈内,这时让学生判断分析,这样做会影响到统计结果准确性,这时我会引导学生调整合并集合图,突出重叠部分,完成韦恩图。图的左侧表示只喜欢喜羊羊的同学,右侧表示只喜欢灰太狼的同学,交叉圈内表示既喜欢喜羊羊又喜欢灰太狼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光、色等多种信息渠道让学生清楚感知、理解韦恩图。并揭示课题。
第三个活动:启发列式,解决问题
在第二个活动的基础上,进入第三个活动启发列式,解决问题。让学生根据韦恩图列式。学生汇报时,板书7+6-3=10(人),一一 对应板书中的信息和问题,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减“3”。同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对提出方法多样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和肯定。
在第三个环节“实践应用,发散思维”中,我设计了新颖的羊羊“友好运动会”的情境,并创新了练习的形式,练习按一定梯度层层深入,使不同的同学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得到不同发展。
基础练习:运动会开始报名了,有跑步的,有跳远的,让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填好集合图,求出跑步和跳远一共多少名选手,体验生活中的重叠现象。
提高练习:“羊队开始训练了,所有选手都站成一横排,懒羊羊发现自己是左边数起第3个,右边数起第5个,小朋友们你知道羊队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多少名选手吗?”这题要求学生能列式计算,加深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接下来,拓展练习:“参加跑步和跳远比赛的有灰太狼、红太狼、小白狼等8名选手,可是比赛规定每个项目都要有5名选手参加,那该怎么办呢?”学生读题后分组讨论,在本子上列式。指名学生发言,列出算式:5+5-8=2。目的是让学生求出重叠部分,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灵活应用知识。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练习:“经过预赛,跑步和跳远都有4名选手进入决赛,那么参加这两个项目决赛的选手可能有多少个呢?”我让学生自己大胆思考、猜测和推理,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互相探讨交流,学生惊奇的发现会有5种不同的情况,发散学生思维,学会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原来是这么富有挑战和乐趣。
在第四个环节“总结升华,拓展延伸”中,让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对全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并自我评价。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非常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为情境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的学习,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 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又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重叠问题》的说课
单 位: 湘潭市岳塘区第一完全小学
作 者: 邓 颖 妮
邮 编: 411101
电 话: 0731-58610014
《重叠问题》说课稿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第一完全小学 邓颖妮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湘潭一完小的邓颖妮,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内容,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熟悉喜爱的生活实例,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重叠部分的含义,初步体会集合思想。
其实一开始学习数学时学生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三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一定的集合方面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而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系统、抽象,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一是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而难点是重叠部分的理解。
二、教法学法
对教材我大胆的进行再创重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构建方法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体验和探索。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和构建。
三、教学过程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出问题;第二个环节: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第三个环节:实践应用,发散思维;第四个环节: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播放一段学生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我做了一个小调查:喜欢喜羊羊的同学有哪些…喜欢灰太狼的同学请举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此我在这个环节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质疑讨论,探索新知
我向学生出示本校三年级学生喜羊羊、灰太狼“粉丝”调查表。
喜欢喜羊羊
周 丹
李彬钰
李泓博
肖紫怡
贺紫伊
邓 璇
曹伊琴
喜欢灰太狼
周 丹
李彬钰
李泓博
邓海亮
陈帅鸿
刘正阳
让学生在统计表中搜集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质疑,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矛盾冲突的原因是因为有的同学既喜欢喜羊羊又喜欢灰太狼,有重复选择的现象。怎么解决“重复”的问题呢?我会及时引导,让学生提出动手摆一摆。
这时进入活动二:动手操作,攻克难点。我提出活动要求: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根据统计表的信息,把名字卡片摆入对应的圈内,要求摆出的图一眼看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分组活动后汇报情况,一部分学生可能把重复选择的同学摆在集合图的交叉圈内,也可能会分别摆在两个集合圈内,到底哪个集合图能一眼看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一共有多少同学呢?让学生对比两种集合图,讨论分析判断,发现把既喜欢喜羊羊又喜欢灰太狼的同学分别摆在两个集合圈时,会影响到统计结果的准确性,而将既喜欢喜羊羊又喜欢灰太狼的摆在集合图的交叉圈内时,能一眼看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多少同学。学生调整合并集合图后,介绍这种集合图也叫韦恩图,是英国数学家韦恩在1816年创造的。图的左侧表示只喜欢喜羊羊的同学,右侧表示只喜欢灰太狼的同学,交叉圈内表示既喜欢喜羊羊又喜欢灰太狼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光、色等多种信息渠道让学生清楚重叠部分,感知、理解韦恩图。并揭示课题。
第三个活动:启发列式,解决问题
在第二个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韦恩图列式解决问题。学生汇报时,板书7+6-3=10(人),一一 对应板书中的信息和问题,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减“3”。同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对提出方法多样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和肯定。
实践应用时,在为学生创设了喜羊羊动画的情景中,我设计了新颖的羊狼“友好运动会”的练习形式。运动会开始报名了,有跑步的,有跳远的,让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填好集合图,求出跑步和跳远一共多少名选手,体验生活中的重叠现象。
羊队开始训练了,所有选手都站成一横排,懒羊羊发现自己是左边数起第3个,右边数起第5个,小朋友们你知道羊队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多少名选手吗?这题要求学生能列示计算,加深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参加跑步和跳远比赛的有灰太狼、红太狼、小白狼等8名选手,可是比赛规定每个项目都要有5名选手参加,那该怎么办呢?请你帮狼队想想办法吧?学生读题后分组讨论,在本子上列式。指名学生发言,列出算式:4+4-6=2。目的是让学生求出重叠部分,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能灵活应用知识。
我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练习,经过预赛,跑步和跳远都有4名选手进入决赛,那么参加这两个项目决赛的选手可能有多少个呢?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让学生自己大胆思考、猜测和推理,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互相探讨交流,学生惊奇的发现会有5种不同的情况,感受到数学原来是这么富有挑战和乐趣。
在第四个环节中让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对全课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自我评价进行总结。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非常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为情境贯穿教学始终。首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动画引入课堂,接着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来解决重叠问题,亲身体验集合图形成的过程;并将喜羊羊友好运动会中的报名、排队、比赛中出现的重叠问题贯穿在实际应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愉快的学习。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又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重叠问题》的说课
单 位: 湘潭市岳塘区第一完全小学
作 者: 邓 颖 妮
邮 编: 411101
电 话: 0731-58610014
课件19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重 叠 问 题说课单位:湘潭市岳塘区一完小
说 课 人: 邓颖妮
制 作 者: 邓颖妮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1.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有一定的集合方面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一、 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二、教法学法1.自主探究
2.合作交流
3.构建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3.尝试教学法
4.活动教学法 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第二个环节 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第三个环节 实践应用,发散思维第四个环节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三、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第二个环节 组织活动,探究新知活动一:质疑讨论,探索新知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多少人?活动要求:
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把学具袋中的名字卡片摆入对应的圈内。要求摆出的图一眼看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多少人。活动二:动手操作,攻克难点韦恩图答: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10人。7+6-3= 10(人)活动三:启发列式,解决问题第三个环节 实践应用,发散思维友



会 参加跑步和跳远比赛的共有多少名选手? 羊队开始训练了,所有选手都站成一横排,懒羊羊发现自己是左边数起第3个,右边数起第5个,小朋友们你知道羊队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多少名选手吗? 3 + 5 – 1 = 7(名)
答:羊队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多7名选手。 参加跑步和跳远比赛的有灰太狼、红太狼、小白狼等8名选手,可是比赛规定每个项目都要有5名选手参加,那该怎么办呢?请你帮狼队想想办法吧?5 + 5 – 8 = 2(名)答:有2名选手必须参加两项比赛。 经过预赛,跑步和跳远都有4名选手进入决赛,那么参加这两个项目决赛的选手可能有多少个呢?4 + 4 = 8 (名) ---没有重复的选手4 + 4 – 1 = 7 (名) ---有1名选手参加两项决赛4 + 4 – 2 = 6 (名) ---有2名选手参加两项决赛4 + 4 – 3 = 5 (名) ---有3名选手参加两项决赛4 + 4 – 4 = 4 (名) ---有4名选手参加两项决赛12345谈谈你的收获!第四个环节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谢谢指导!课件23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重 叠 问 题说课单位: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一完小
说 课 人: 邓颖妮
制 作 者: 邓颖妮 朱海军 学情分析
1.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有一定的集合方面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一、 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一、 教材和学情分析二、教法学法1.自主探究
2.合作交流
3.构建方法 二、教法学法1.启发式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3.尝试教学法
4.活动教学法 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第二个环节 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第三个环节 实践应用,发散思维第四个环节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三、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第二个环节 组织活动,探究新知喜羊羊、灰太狼“ ” 调查表粉丝活动一:质疑讨论,探索新知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多少人?活动要求:
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把学具袋中的名字卡片摆入对应的圈内。要求摆出的图一眼看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多少人。活动二:动手操作,攻克难点喜欢喜羊羊喜欢灰太狼喜欢喜羊羊喜欢灰太狼肖紫怡贺紫伊邓 璇曹伊琴周 丹李彬钰李泓博邓海亮陈帅鸿刘正阳周 丹李彬钰李泓博喜欢喜羊羊喜欢灰太狼喜欢喜羊羊喜欢灰太狼肖紫怡贺紫伊邓 璇曹伊琴周 丹李彬钰李泓博邓海亮陈帅鸿刘正阳周 丹李彬钰李泓博韦恩图活动三:启发列式,解决问题喜欢喜羊羊
的有7人喜欢灰太狼
的有6人既喜欢喜羊羊
又喜欢灰太狼
的有3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多少人?重叠问题答: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共有10人。7+6-3= 10(人)活动三:启发列式,解决问题第三个环节 实践应用,发散思维 羊队开始训练了,所有选手都站成一横排,懒羊羊发现自己是左边数起第3个,右边数起第5个,小朋友们你知道羊队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多少名选手吗?3 + 5 – 1 = 7(名)
答:羊对一共有7名选手 参加跑步和跳远比赛的有灰太狼、红太狼、小白狼等8名选手,可是比赛规定每个项目都要有5名选手参加,那该怎么办呢?请你帮狼队想想办法吧?5 + 5 – 8 = 2(名)答:有2名选手必须参加两项比赛。 经过预赛,跑步和跳远都有4名选手进入决赛,那么参加这两个项目决赛的选手可能有多少个呢?4 + 4 = 8 (名) ---没有重复的选手4 + 4 – 1 = 7 (名) ---有1名选手参加两项决赛4 + 4 – 2 = 6 (名) ---有2名选手参加两项决赛4 + 4 – 3 = 5 (名) ---有3名选手参加两项决赛4 + 4 – 4 = 4 (名) ---有4名选手参加两项决赛12345谈谈你的收获!第四个环节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