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益阳市人民路小学 徐媛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下面我将从研读教材、甄选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提高课效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研读教材
?本节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的基础,对学生以后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用数学语言描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难点则是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二、甄选教学策略
教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决定学习效果,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探索出多种不同的算法。
为了打破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性”和“机械性”,我将练习设计成闯关游戏,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练得轻松、愉快,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
学法: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计算过程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针对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一个个静态的画面做成动态的场景,比如各种颜色的鲜花十盆十盆的呈现,计数器上的珠子动态的切入,以静态画面,动态处理为原则,活用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设计练习时,我将摘苹果、玩跷跷板、找回家的路等游戏制作成动态效果展示出来,这样的情境型练习很受学生的欢迎。
四、优化课堂、提高课效
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铺垫。在此,我安排了“开火车、我会想、我会数”三个步骤,“开火车”是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我会想”是复习数的组成,“我会数”则是通过让学生数各种水果形象感知“十”这个计数单位,引导他们发现十个十个数数的简便,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以愉悦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主动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第二个环节是探究新知。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强调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给予学生大量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参与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实现从不知到已知,从已知到新知的转化。具体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创设情境,我为小朋友们创设了“花的海洋”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一个美丽的场景里,使他们在感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第二步,提出问题。首先我让同学们把看到的美景整理成数学信息,培养了他们整理、归纳各种信息的能力。接着让学生根据红花、黄花、紫花的盆数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第三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第一个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算出正确的得数但不一定会说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通过交流,他们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人人都有新的收获。学生初步感知到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第四步是自选算法,形成思路。在这里我让学生上台解决另外两个问题,板书算式的同时还要讲解计算方法,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并说说理由。这样学生把刚才感知到的算法在大脑中形成思想,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第五步是算法迁移,形成技能。这一步是让学生解决整十数减整十数的问题。学生利用刚刚获得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就能迁移到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第六步是小结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计算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系统的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
第七步是反馈练习,完成课本练习十第1、2、3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下一步的教学。
? 第三个环节是实践应用。小学生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里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课后练习设计成闯关游戏,通过这种富有挑战性的设计,变枯燥为有趣,变呆板为生动,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练习活动中,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我选择的练习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第1关:基础练习——找座位
这个练习以帮小动物们找座位为引子,利用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2关:优化练习——摘苹果
在这一关里,小朋友们算对了苹果上的计算题,这个苹果便会从树上掉下来,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3关:能力练习——玩跷跷板
这个练习以小朋友们爱玩的游戏为背景,贯穿计算以及比大小的知识,让学生将学过的各种知识整合起来解决问题,发展他们的思维。
第4关:提升练习——回家的路
这是一个帮小熊找回家的路的小游戏,小朋友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熊回到自己的家,在最后的掌声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为生活服务”,同时对学生进行应该关心、帮助别人的品德教育。
第5关:开放练习——凯蒂买衣服
让同学们帮助凯蒂选衣服计算价钱,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计算能力的培养,也包含了排列组合的内容在里面,开阔学生的思路。
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评价,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初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自主化、活动化、生活化、情感化的新课程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从各个方面对本课进行的说明,谢谢大家!!
课件25张PPT。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说 课 设 计湖南省益阳市人民路小学 徐媛第一部分 研读教材
第二部分 甄选教学策略
第三部分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第四部分 优化课堂、提高课效内容:
本节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简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的基础,对学生以后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第一部分 研读教材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用数学语言描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第二部分 甄选教学策略
教法
? 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探索出多种不同的算法!
为了打破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性”和“机械性”,我将练习设计成闯关游戏,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练得轻松、愉快,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学法
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计算过程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部分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针对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一个个静态的画面做成动态的场景,比如各种颜色的鲜花十盆十盆的呈现,计数器上的珠子动态的切入,以静态画面,动态处理为原则,活用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设计练习时,我将摘苹果、玩跷跷板、找回家的路等游戏制作成动态效果展示出来,这样的情境型练习很受学生的欢迎。第四部分 优化课堂、提高课效
开火车
我会想
我会数一、复习铺垫我 会 想80里面有( )个十;
50里面有5个( );
6个十是( ).
( )里面有7个十;
我会数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花的海洋
2.提出问题——整理各种数学信息
3.自主解决——让学生自主解决第一个问题
4.自选算法——形成思路
5.算法迁移——形成技能
6.小结计算方法——归纳小结
7.反馈练习——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花 的 海 洋欢迎小朋友们来到美丽的花海,欣赏花儿的同时也要动脑筋思考问题哦!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10+20=30紫花还有多少盆?30-10=20三、实践应用开始闯关啦!70-2020+2040+2080-501080305060704020第一关:基础练习——找座位70+2020+3010+8090-2030+4060-4070-3060-20第二关 : 优化练习——摘苹果第三关 :能力练习——玩跷跷板3440606050608040 20+30 100-60 40-10
30-0 0+40 70-20
90-40 30+10 20+30
50-10 40+30
70-30 70+30
10+30 60-40得数是40的路才是回家的路第四关 : 提升练习——回家的路第五关:开放练习——凯蒂买衣服四、总结评价
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
获,初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