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言 感悟真情 守护家园
——浙江省六上备课会第三、四单元教学建议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史剑波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你们好!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有机会在这样大的场合中向各位介绍我的一点教学实践与思考,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介绍的是第三、四单元的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我首先介绍第三单元。本单元是以真情为专题的,安排了《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和《用心灵去倾听》四篇课文。下面我就逐篇从教材理解、学情反馈与教法参考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关于列夫·托尔斯泰,我们的学生其实并不陌生,三年级下册学的《七颗钻石》就是他的作品。无独有偶,虽然两篇文章的文体不一样,但反映的都是人间真情。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这类经典老课文,编委会把它编排在本组,显然不再是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而是侧重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好心灵。我们同年级的七个语文老师一致反映,因为列夫·托尔斯泰在描写时主要将人物的这种美好心灵溶于人物的语言与心理活动之中。六年级学生要从中品味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是比较难的。对于这一点,我倒是比较幸运,因为我在上这课之前,听了王燕骅老师关于文本解读的一个讲座,刚好举了这个课例。课例非常精彩,我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演绎,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这里推荐给大家。王燕骅老师在举这个课例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大师的作品是值得我们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咀嚼的。请老师们把书翻到P41,看第9自然段,这是桑娜在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的一段心理描写。
第一步:数一数,桑娜想到了几件事?
①他会说什么?
②这是闹着玩的吗?
③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④是他来啦?
⑤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⑥他会揍我的!
第二步:请同学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这6件事。
第三步:与原文比较:文学大师为什么没有按思维习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呢?(理解了“忐忑不安”,顺带还把这里的省略号给理解了。)
第四步:比较第1自然段的“心惊肉跳”,这两个词语可不可以互换,为什么?
这篇课文的第20自然段和第23自然段的两个“沉默”也是可以做文章的。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沉默”的不同内涵,对于感悟文章的中心,突破难点也有很大帮助。
再说《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文章的作者许申高很有意思,跟我们温州还有点渊源,2001年2月至2006年2月,受聘于温州百强民企杰豪集团有限公司,任公司副总经理兼企划部经理、公司企业报总编。他也是师范毕业,站过中学讲台,在教育局坐过办公室,还开过火锅店、音乐茶吧,曾南下广东打工,最后在温州结束了他的打工生活,回到故乡江西莲花,创办公司,自己做老板。当然,他也从未停止过创作,是个高产作家。说说这篇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既是课文的题目,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句。它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层层推进。每一次出现,都包含多重含义,学生理解困难很大,能说个六七分,很难说全,说到位。为此,我反思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三次分别是谁对谁说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中间加了一问——“谁对谁说?”这样架设了一个阶梯,对第二次的理解就比较容易到位了。青年看见“我”背着马草走向书摊时,吩咐妹妹碧云的话:“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这话既是说给妹妹听的,暗示妹妹不要拒绝买这无用的马草;更是说给“我”听的,让我能心安理得地看书。青年既帮助了“我”,又很好地维护了“我”的自尊。学生理解到这一步,就到位了。
接着说《唯一的听众》,有人说这是郑振铎的作品,因为他的笔名就是落雪,到底是不是,如果有老师知道,感谢您告诉我。这篇课文与前面两篇相比,理解的难度要低一些,只要抓住“我”起初到林子里去练琴都要蹑手蹑脚的,到后来可以面对成千上百的观众演奏,这种心理上的变化的根由是什么,就可以顺藤理解了。课文后面的练习2有三句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生对前两句的理解难度都不大,最大的是第三句——“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书上的提示问题是“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这个问题我没有让学生单独理解,而是先让学生找到前面两处“平静地望着我。”再让学生认识到这三次眼神分别出现在当我拉出像锯床腿的声音时,当我有了几分信心时,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时。最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么三个时刻,同样的眼神所包含的不同的无声语言。另外,在教学本文时,有一点很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老妇人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这种善意的欺骗是一种真诚的鼓励。但我们不能就此以善意为借口伪装谎言。这点教育是任重道远的。
《用心灵去倾听》来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我国《参考消息》翻译并刊登了本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难度不大。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提醒学生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如,苏珊面对“我”的提问,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又如,“我”心爱的小鸟死了,苏珊却说是“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心声的美好心灵,感受“我”对苏珊母亲般深厚的情感。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用心灵倾听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因为学生没怎么接触辩论,所以都不了解。讲得再多,不如让学生自己感受一把。课前让学生看一些辩论视频很有必要。我在上课时,出现了大部分学生愿意选择反方——生活中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的现象。我想,这一方面是学生受叛逆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喜欢狡辩;另一方面主要受《唯一的听众》和《别饿坏了那匹马》两篇课文的影响,对他们的观点找到了强有力地例证。教师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必要的时候援助一下正方。防止辩论一边倒,进行不下去。其实我觉得正方也好,反方也罢,并不是绝对矛盾对立的。要让学生明白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习作是写一写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这个习作有两个难点,一是学生的素材比较单调,思路不开阔。像我们学生,因为住在学校,很多学生写的都是同学陪我看病,或者自己生病,同学到医务室看自己;二是对人物的动作与心理活动刻画不够细腻。对于难点一,要舍得花时间,打开学生思路。对于难点二,可以回头梳理本组课文的一些经典语段,现炒现卖。回顾·拓展中的日积月累,不但要让学生记忆默写,更主要的是理解,结合当前大讲诚信的背景,与学生一同寻找具体事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记忆更加持久。
下面我介绍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环保。也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的文体还是蛮丰富的,有说明文,有演讲稿,有记事的,有写人的。对于环保这个主题,学生很熟悉,它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在学习本单元时,老师和学生都容易走偏,一味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忽视了本单元所应承担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下面我还是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这个课题是197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如果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但这一点并不是最难的。在教学中,我只要让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主读书,边读边划,联系课文,深入思考,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讨论即可。关键是在全班交流时,要抓住一个问题: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通过这个感叹直奔主题,再辐射全文:你从哪里读出可爱,又从哪里发现容易破碎?避免了琐碎地、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
对于说明文,学生已经学过了,各种说明方法也都有了解。那么这篇课文最大的重难点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对用词准确性的体会。也就是课后练习2的内容。一个“本来”,一个“至少”,先让学生讨论这两词可不可以去掉,再让学生讨论可不可以换,通过讨论交流,朗读品味,从而达到理解内化。
另外,这类文艺性说明文的朗读对学生来说也是一大问题,我们班学生普遍读不好。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
《大瀑布的葬礼》是略读课文,课文前面有学习提示,提示学生从三个方面展开学习:①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②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③联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了课文后的感想。就根据这一提示,本文学习可以分成三个板块。但顺序可以调整一下,先品读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再寻找原因,最后谈感想。这样的调整是基于学情的需要,因为对学生来讲,原因不难找到,读一读第6自然段就全都明白了,而前后不同景象的描写是非常经典的,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再去探究原因,学生的兴趣会更大。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这条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千米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
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游人们常常乘兴而来,失望而去。
这些句子的品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一方面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我个人非常喜欢。以前我只知道西雅图是一座城市的名字,学了这篇课文后才知道它源于一个印第安酋长的名字。“伟大、震撼”等词语都不足以形容我读后的感受。它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舞蹈家杨丽萍在带她的学生到少数民族聚居地采风时,她感到了自卑。因为她看到了当地的人们舞蹈时那种发自内心的、纯天然、原生态的东西,他们的舞蹈就是他们的生活,就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我们这些人(舞蹈家、舞蹈学院的高才生)在舞蹈时想的是什么?是动作,是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我们与印第安人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对环境的保护,说白了,还是出于人类一种自私的目的,而渗透在印第安人骨子里、血液里的,是将自己溶于自然,对自然环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纯天然、原生态的热爱与敬畏。这也就是我对本文最后一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理解。这虽然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演说稿,但是因为它跳跃性很强,又远离学生的生活,所以教学难度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很难说得清、道得明。在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抓住题眼“神圣”二字。西雅图在演说中一咏三叹,反复嘱托“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那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个话题:这片土地上的什么是神圣的?在讨论交流时,还可以抓住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感受印第安人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以表达对它们无比的眷恋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下面我以“河水”一段为例,说说怎么导学。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导学预设:
①学生自由畅谈谈感受。
师重点点拨以下几个问题:
就在这溪流湖水边,印第安人曾有过哪些难忘的经历和记忆呢?印第安人的木舟可能为印第安人运载过什么呢?
②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给你怎样的感受?
③这段话是写水的,“水”这个词共出现了6次,而另外一个词却出现了8次,什么词?(我们)
水,我们;我们,水。你再细细地读读这段文字,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
小结:水养育了印第安人的祖先和他们的子子孙孙,这样的水怎能不神圣呢?这样的水印第安人怎能不心怀敬畏呢?请全体起立,一齐看大屏幕,让我们像西雅图一样深情地演说这段话。
《青山不老》的作者是梁衡,巧的很,上个月的《小学语文》杂志的卷首语刊登了他的一篇《说兴趣》。他在其中谈到“兴趣是人的天性,但要成就功德,还得将它转化为理想和毅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我觉得这段话用在本文的这位老人身上也特别合适。文中的老人名叫高富,78年时,新华社就报道过他的事迹,那年他76岁。五年后,梁衡写了这篇《青山不老》。本文教学中,学生最难理解的是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起初,我们班学生的认识都比较单纯,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上。于是,我还是回过头去,抓“奇迹”(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它是一个奇迹,这点理解不难,要想突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个理解难点,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奇迹的伟大意义。对此,我选择了一些课外资料: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敌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已达262万平方千米,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全世界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这些文字配合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便强烈感受到了这个奇迹的伟大意义。另外,抓住“15年”,把文章做足,联系课文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在晋西北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瘦小的老人是怎样去种树的。比如:烈日下,老人……;风雪里,老人……;沙尘暴中,老人……。一年是如此,两年是如此,十年、十五年还是如此。最后总结,这位普通老人的事迹过去30年了,但他的这种“愚公造林”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学生也就明白了“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内涵。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与习作可以整合教学。有了这么一组课文的铺垫,学生对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已经有相当深的了解,有课文的提示,同学的启发,谈怎样珍惜也不难。一点要预防的是“纸上谈兵”,或者“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孩子们在谈的时候个个小脸通红,义愤填膺,课后就什么事也没有。为此,我再度进行口语交际,就要学生讨论交流:怎样使我们言行一致?学生也很厉害,他们会发问。我们班学生就提到了,在有检查组来的时候,我们都没有用塑料垃圾袋,可是他们一走,我们又照样用了。作为老师,您怎么办。我就顺势结合习作,让他们给学校写建议书,说说该怎么办?。兴趣被激发了,剩下的都好办了。
本单元的日积月累可以适当拓展。我作了两个拓展:一个是了解了一下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因为文中的第二句——“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是1999年的主题;另一个是回顾了本组课文中的一些中心句、重点句。比如“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再比如“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等等。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写一些这样的句子。
以上是我对本册三、四单元实践后的一点粗浅反思。也许显得稚嫩,有不正确之处,恳请各位指正。
再次感谢大家!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日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