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塞腰鼓[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1-16 12:43:00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安
静 鼓:战鼓腰鼓、胸鼓、箅鼓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
队鼓架子鼓
拨浪鼓腰鼓的来源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相传,周朝周文王时期,风调雨顺,民安乐业,就是瘟疫制服不了。上至君臣,下至平民,无不为之发愁。人们想方设法制服瘟疫,谋求生存之路。
有人说,瘟疫是一种妖魔鬼怪,;怕震动,怕红颜色。人们就想起了用鼓来驱逐瘟疫,他们造了一种小鼓,挂在腰间,起名腰鼓。人们身背腰鼓,披红挂绿,扮成各种“怪兽”,在战鼓伴奏下,边打边跳,边喊边叫地闹起了驱疫震妖活动。 说来也怪,自闹起这种活动后,瘟疫也就不再流行了。于是,人们就不分季节.不受时间限制地从事这种驱疫震妖活动。《宛丘》中这样记载:“坎其击鼓,宛丘山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人们在宛丘山下,随着咚咚的鼓声,不论寒冬炎夏,戴(穿)着鸟羽,尽情地舞蹈。这正是驱疫震妖活动的真实写照。 安塞腰鼓刘

章走近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被誉为“中华第一鼓”。另外一点颇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这样的高度。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的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毅奔放的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与壮阔场景,我们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悟。 今天我们看看作者怎样描摹一幅动人心魄的表演,并提示其文化意韵的……感受美文!安塞腰鼓安静的腰鼓(1~4)酣畅的腰鼓(5~27)宏伟的场面(5~13)雄壮的声响(14~17)击鼓的后生(18~22)奇丽的舞姿(23~27)寂静的腰鼓(28~30) 揭示安塞腰鼓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的一句话:“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人物:一群茂腾腾的后生青年身背腰鼓 捶打:发狠、忘情、没命,如击石头狂舞着 舞姿:像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 场景: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列的舞蹈 安 塞 腰 鼓生动形象 壮丽场景 力大:使冰冷空气变燥热,阳光变飞溅……
联想:马鸣风萧、雷声闪电、大彻大悟
闯劲:冲破束缚、挣脱羁绊、撞开闭塞
碰撞:山崖上、观众的心上、隆隆隆隆
隆隆:豪壮抒情、严峻思索、犁尖翻起……
后生: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
感受: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黄土高原:才能承受惊心动魄的搏击有 力响 声搏 击赞美腰鼓 赞扬后生奇伟磅礴 力量象征 充满力量,呼呼作响,使人叹为观止
痛苦和快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
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辐射!升华!
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世界出奇地寂静,使人感到陌生
像来到了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鸡啼舞姿愈捶愈烈意 境艺 术 升 华崭新天地 人生哲理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本文大量运用排比 (1)句子内部的排比
(2)句与句的排比
(3)段与段的排比
作用:一气呵成,气势磅礴,表现气势,渲染形象,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写 作 特 色铿锵的短句
激昂的排比
疾猛的节奏下课啦!课件18张PPT。安塞腰鼓yp再次感受美文!安塞腰鼓 表演前(1—4) 安静 表演中(5—27) 亢奋 表演后(28—30)寂静人的安静没有声音时的寂静简洁有力铿锵激越前后呼应 以动映静 对比鲜明寻美点 增欣赏!以“ 美,你看(听) ”的句
式叙述出来。示例:蓄势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
朴实得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
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品读赏析:用“ 好,好在 ”这一句式评点。(提示:可从某个词、句式、修辞、写法等方面进行评。说得越多越好。)示例:“紧贴在他们身后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 不 曾 响
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
出了安塞腰鼓安静时的状态。急促的鼓点、飞扬的流苏、蹦跳的脚步、强健的身姿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使你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乎乎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后生腰鼓生命因力量得到宣泄,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生命)(力量)他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主题探究: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歌颂阳刚之美,表现对新希望、新生活的强烈渴望。课堂练习小 结 这是一篇描写抒情性散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这是生命和力量的宣泄,这是人情和自由的挥洒,这是中华民族和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文明、一种文化。我们品读了文章主体部分,领略了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了安塞腰鼓的意蕴;又分析学习了由写实到写意的艺术描摹手法。一、阅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好一个安塞腰鼓。”
1.? 解释下列词语:
亢奋:
羁绊:
2. 概括这段的内容:
3.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冰冷--- 困倦--- 晦暗----
4.说出选段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极度兴奋。 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刻画了安塞腰鼓的宏伟场面。排比、比喻、反复燥热 亢奋 明晰 ?5.? 三个“使人想起”后面的内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用的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6.? 说出点明选段内在含义的一句话:
7. “容不得……”一句 应该如何理解?
二、阅读“后生们的胳臂……好一个安塞腰鼓。”
8、所选文段共用了几种修辞方法?
共 同特点是宏伟壮观。排比、反复。丰富了联想,创造出热烈粗犷的而又豪迈的景象,句式也整齐有韵律美。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表达了中华民族要摆脱贫困、落后,迈向现代化的冲劲及作者的感想和感受对比、反复 9、第一段中的“它使你……”两句的含义是什么?
10、“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一句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说在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11、 体会“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所表达的感情,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第一 句“它使你……”安塞腰鼓有力的节奏,蓬勃的活力,给人们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使人强烈的感受到生命存在。
第二句“它使你……”也许很多人认为,黄土地的农民已被岁月的风霜土地的贫瘠折磨的丧失了元气。比喻。江南的水已经消散尽了生命的元气,已没有承载这样原始生命力的厚土了 充满了热爱赞叹之情 结合《安塞腰鼓》以及对生活的体验,谈谈你对生命力量的理解。写一篇心得,题目自拟,三百字左右。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