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84~85页例2及练习十六第1~2题。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法学法 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归纳概括 教 具 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师的具体引导步骤与方法 学生主体活动与思路 备 注
一、复习引新1、出示一个底12cm,高8cm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提问:(1)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如何计算?(2)如果连接对角顶点画一条对角线,并沿对角线剪开,(教师示范)会得到什么样的两个图形?它们的大小怎样?(这说明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一定的联系。)2、揭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生操作:拼一拼(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不能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已会求面积的图形。).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学生拼出的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学生看实物,口述面积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猜测,通过教师的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一些联系,渗透转化思想,为公式推导作准备。
(2)作高线(要求学生在已拼出的图形上画出高,条件是这条高线既是三角形的高线,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线)(3)展示学生拼、画出的不同情况。2、观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其中一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1)等底等高(2)三角形面积是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推导面积公式:并让学生弄清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4、公式应用:教学例2出示例2 学生尝试 交流评价 小结三、巩固运用。1、课本练习十六第1题、第2题。四、全课总结五、布置作业:1、教材85页“做一做”2、练习十六第4、5题。 通过学生拼出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再作出高线,使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公式推导作进一步准备,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和发现,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掌握并理解公式。指名学生口述或板演,集体评价,理解算理及书写要求。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2等底等高 平行四边形=底×高 ×2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 S=ah÷2
教学反思
执笔:杜红梅
三角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