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乡愁(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爱这土地/乡愁(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6-28 12:07:00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我爱这土地艾青我爱这土地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当代诗人。诗集有:《大堰河》《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艾青简历:1910年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原名蒋正涵,
字养源,号海澄。
1929年去巴黎,1932年回国,由于 加入
“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判刑6年。
1935年提前出狱,投身抗日。
1957年被划为“右派”,
1958年发配北大荒,1959年到新疆,
1978年平反。 艾青诗歌馆(新疆石河子市)1959-1975年,艾青在石河子“劳改”十五年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作为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他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朗读: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竖线划出朗读停顿处 作者为什么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的形象?这和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 在炮火连天国运危难的时刻,自己好象一个饱受磨难的小鸟。但就是这样一只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挣,用自己的歌喉和生命发出不屈的声音。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土地”

诗中出现的“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了什么?祖国和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象征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战斗争。象征祖国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象征光明的斗争前景。“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土地——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诗中出现的“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了什么?祖国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人民心中的悲愤。 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即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独立自由的曙光。(抗战斗争的光明前景)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小鸟活着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为祖国献出一切的愿望。你怎样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果去掉第二节,在主题表达上将回手到怎样的影响? 第一节是对“爱土地”、 “爱祖国”主题的抒情性铺陈描述;第二节是对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如果去掉第二节,诗歌的主题就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我爱这土地 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表达出了对祖国无限热爱的心 。 结构:仿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 ,
因为我 。我爱这土地仿写诗歌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假如我是 我也应该 这 这 这 和 ——然后

为什么
因为
乡 愁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 福建永春。抗战时期在四川读中学,后来在金陵大学与厦门大学就学,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台湾师范大学与政治大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并以富尔布莱特访问教授身份,在美国讲学四年。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 系教授。1985年迄今,在高雄市中山大学外文系
任教,并担任文学院长6年。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 为自己写作 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 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由于政治原因,大陆与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海外,因此游子的思乡之情是他诗歌的创作主题。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 、《灵河》、《石室之死》等。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余光中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小的 邮票
我 在这头(tou)
母亲 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 是一张 窄窄的 船票
我 在这头
新娘 在那头
后来 啊(ya)
乡愁 是一方 矮矮的 坟墓
我 在外头
母亲 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 是一湾 浅浅的 海峡
我 在这头
大陆 在那头 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时间顺序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一言难尽的情感的?托物寄情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意象小时候母子分离,一枚小小的邮票寄托着对母亲的无限思念。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 夫妻分离,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着思念爱妻的愁苦。长大后
乡愁 是一张 窄窄的 船票后来啊 母子生死离别,一 方矮矮的坟墓凝聚着多少天人相隔的凄苦与遗憾!后来 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而现在 宝岛与大陆相隔,一 湾浅浅的海峡
盛满了多少游子对故土的深情怀恋! 作者把人生四个阶段的“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物化,形成具体可感的意象,这就使抽象的乡愁有所依附,层层深化,形象感人。 少年清愁夫妻离愁丧母哀愁思归浓愁愁家国 愁逐层推进 请你背几句乡愁诗吗?鸟飞发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九章》古今忧愁知多少?鸟飞发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游子的思乡之情 仿句
以“乡愁是……”的句式来说一两句或一段有诗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