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香烟浸出液对种子萌芽的影响
泰州九龙实验学校数学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八章第77页“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香烟浸出液浓度对种子萌芽的影响,进一步知道香烟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充分认识香烟的危害,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2) 通过科学试验,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就、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深化对统计知识的理解,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活动中能克服困难,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了解统计的目的和作用;对抽样调查可靠性的理解,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具、学具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
2、将学生分成7人一组
3、绿豆若干、50粒一份、清水若干
香烟浸出液A:2支香烟浸于200ml清水
香烟浸出液B:3支香烟浸于200ml清水
香烟浸出液C:4支香烟浸于200ml清水
4、学生每天观察种子出芽数目,并做好记录,保存数据,等待上课时汇总。
【课前实验】
1、 积极响应环保,学生想到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制成容器,并贴上各小组各种溶液的标签;
2、 为了保证绿豆的出芽质量,事先我们对绿豆进行了筛选;
3、 原先以为将整只香烟浸于水中,后来发现效果不好,且不利于观察,于是改为先剥取烟丝,然后将烟丝浸入水中配制溶液;
4、 通过前期个别学生的实验发现,50颗绿豆浸于200ml的溶液中,溶液量太多,反而不利于观察。另外,溶液里的烟丝也阻碍观察,于是在实验前,我们先配制好不同浓度的溶液,一天后用纱布过滤掉烟丝,然后在各容器中加入淹没过绿豆的适量溶液。
5、 一天后进行统计,整理数据,同时进行换水。因为先前做的实验表明,不换水的话,气味难闻,豆子还会出现霉变现象。
6、 由于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绿豆的出芽速度比较慢,因此我们一共进行了连续3天的换水、观察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7、 与此同时,一部分美工比较好的同学想到将我们的活动过程用墙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出课题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人类健康!
(介绍香烟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
香烟对植物的生长是否也有害呢?今天,我们就对前一周所做的“香烟浸出液对种子萌芽的影响”的试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活动内容:
回顾整个活动(采用播放由活动剪影制成的视频,同时由一学生作旁白介绍。)
1、组内分析:
(1)在同一天中,哪种液体中种子萌芽最多?哪种液体中种子萌芽最少?
(2)香烟浸出液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种子萌芽有什么影响?
2、组间讨论:
(1)各组的实验得出的数据完全相同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如果再重复这个实验,实验数据会相同吗?
3、汇总分析:
将学生事先准备好的试验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描述。并提出如下问题:
(1)香烟浸出液A对种子萌芽的影响,可以通过哪些数据进行说明;
(2)香烟浸出液B对种子萌芽的影响,可以通过哪些数据获得;
(3)香烟浸出液C对种子萌芽的影响,可以通过哪些数据获得;
(4)这几种香烟浸出液对种子萌芽影响的区别在哪里;
(5)根据试验数据,分别计算第一天、第二天各种溶液中种子出芽数目的平均数和方差。你有什么发现?
4、得出结论:
(1)怎样解释香烟浸出液对种子萌芽的影响?
(2)为了一般地研究“香烟浸出液浓度对于种子萌芽的影响”,是否需要选取一些其他的种子做类似的实验?
三、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1、活动反思,完善活动墙报。
2、选取周边河流中的水,雨水,和清水再做这样的试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填写数学活动评价表,布置学生写一篇科学试验小论文。
材料一:分组情况: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组 长 ★王伟建 ★袁兰芳 ★蔡单童 ★唐文宇 ★张鸣浩 ★李 磊
查阅资料 姚丹丹 武剑秋 周志强 赵东元 帅映妮 王 芳
准备材料 袁宏俊 周梓良 马 莉 袁 磊 李晨卉 石国磊
观察记录 姚月荣 孙朝阳 李佳慧 杨 玉 李星晨 徐 萍
观察记录 唐志星 唐文健 周梓辰 彭 飞 卞惠强 张玉杰
保 管 储明鹏 蒋秋谨 沈亚东 谢红林 除 鑫 除金鹏
机动人员 严孜铭 翟雯月 葛政涛
材料二:活动剪影
材料三:分析汇总数据
清 水 溶液A 溶液B 溶液C
第一天 7,18,25,23,19,20平均数:19方 差:33 6,14,20,14,18,16平均数:15方 差:18 4,10,21,15,14,13平均数:13方 差:26 5,9,16,13,4,8平均数:9方 差:13
第二天 16,42,34,48,41,38平均数:37方 差:99 12,40,32,36,42,33平均数:33方 差:82 7,41,36,35,38,30平均数:31方 差:120 8,29,30,32,25,25平均数:25方 差:63
第三天 42,47,48,50,46,48平均数:47方 差:6 38,47,45,42,44,46平均数:44方 差:9 32,46,44,40,42,46平均数:42方 差:23 35,48,47,40,37,38平均数:41方 差:22
注:溶液A为2支香烟浸于200ml水;
溶液B为3支香烟浸于200ml水;
溶液C为4支香烟浸于200ml水;
材料四:结论
1、 同一天中,清水里的绿豆出芽的平均数比其它溶液中的大;而溶液C相对小些;
2、 香烟浸出液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种子萌芽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也随之增加;
3、 由组内数据分析到组间数据交流再到全班数据汇总,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所反映的总体的实际情况也更准确更全面。
材料五:活动反思
分工合理,人人对此次实验抱着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对于种子前期准备工作周到细致,对种子的生长测试及时,结合环境和气温,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改进。
还需改进的措施:
1、课前教者还对红豆作了一份类似的实验,但由于对红豆的出芽周期了解不够,结果到上课时,红豆的出芽还很不明显,所以未能在课上进行比较。不然实验的结论将会更全面些。
2、由于第一小组的实验在一天后出现意外,然后重新做的实验,这样比其他组相对晚一天,而此时气温下降明显,影响了种子的萌芽。所以第一组收集到的数据相对比其他组小些,尤其是第二天,结果导致第二天各溶液中计算出来的出芽数的方差比较大,如120等,学生对这样的结果有些疑惑,课上未能及时作出解释,觉得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