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第十一册课件 比的认识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第十一册课件 比的认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12-05 18: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生活中的比 第二课时2010、11、16 安利洗洁精一般按
1:8的比例进行调配,如果冬天按1:5的比例调配效果会更好些。1、客车4小时行160千米,货车3小时行105千米。那么客车与货车行驶的时间比是( ),路程比是
( ),速度比是( )。
2、把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复习回顾3、小青骑车3小时可以行48千米。
(1)小青所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 )
(2)小青所走的时间和路程的比是( ):( ),
比值是( ),
这个比值表示( ) 比例的定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4=9:12、7:9=21:27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
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组成比例的数字为这个比例的项,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在7:9=21:27中,其中7与27叫做比例的外项,9与21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后,那么,左边的分母和右边的分子是内项

左边的分子和右边的分母是外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都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的,因为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所以我们可以把两个外项和内项互相乘起来,在来解这个方程。 性质归纳比例具有如下性质:
  若a:b=c:d(b.d≠0),则有
  1) ad=bc
  2) b:a=d:c (a.c≠0)
  3) a:c=b:d ; c:a=d:b例如:
x:3=9:27
解:27x=3×9
   27x=27
   x=1 例如: 125% :7=4 :x
解: 125%x=4×7
   1.25x =28
   x =28÷1.25
   x =22.4练习一下:(1)9:4=3:x
(2)13.5 :6=x :4
(3)x: 9=21:27
(4)我来填一填10:36=( ),读作( )。
4/( )=( )÷12=9:( )=25%。
( ):5=9/15=27÷( )=( )%=( )成。
( ):2=11/4=( ):( )=( )/12=( )%解比例应用题例题:汽车在高速公路上 3 小时行 240 千米,照这样计算,5 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设5小时行X千米
240:3=X:5
3X=5×240
X=400
答:5小时行400千米。
巧妙利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解题。是否列成下面的方法?解:设5小时行X千米
3:5=240:X
3X=5×240
X=400
答:5小时行400千米。
例题:汽车在高速公路上 3 小时行 240 千米,照这样计算,5 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习一下:1、修一条公路,4 天修了 200 米,照这样计算,又修了 6 天,又修了多少米?
2、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 20 平方米要 320 块,如果铺 42 平方米,要用多少 块方砖?
3、建筑工地原来用 4 辆汽车,每天运土 60 立方米,如果用 6 辆同样的汽车来 运,每天可以运土多少立方米? 反思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
本节课我的疑惑:
我受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