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阳谷县实验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 辨别方向 序号 18
教学目标 1.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 重点:能辩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难点:体会位置与方向的相对性。
探究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那儿玩过?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农村去看一看,好吗?出示信息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到农村里哪个地方?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2.谁知道风景区在牡丹亭的哪个方向?小结:风景区所在的方向在东与北之间,是东北方向。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观察情境图,找找风凰村主要有哪些可以参观的地点,想法和感受等。学生先观察,然后同桌交流。学生观察后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过程 3.刚才我们参观了风景区,现在如果我们想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4.你能说出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哪个方向吗?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5.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方向,你能试着把我们认识的八个方向在纸上表示出来吗?6.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名小导游,继续带领大家参观凤凰村,并说出你们的参观路线。 学生自由交流。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描述要去的地点的大致位置在小组内交流。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一画,然后交流。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思维碰幢的过程中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方向。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过程 三、拓宽应用。1. 辨认生活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2)说一说,你的东、南、西、北面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3)说一说,你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2. 辨认地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出示38页第2题。引导学生根据指南针确定东面,根据东面确定其余的七个方向。完成书上的四个问题。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交流。学生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识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东南
南
教学反思
阳谷县实验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 认识简单的路线 序号 19
教学目标 1.会辨认地图上的方向(八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难点: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八个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线。
探究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当我们到一个景点游玩时,一般都会先看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及时总结。对!一般先看导游图,这是某动物园的一幅导游图。(出示)1.看一看,这个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你们能给这些动物的游览景点取个名称吗?2.说一说,各种动物游览景点的位置?。3.谁能说说各种动物游览景点在狮子山的什么方向? 学生思考回答,一般都会先看幅导游图。学生一边说有哪些动物一边给各种动物的游览景点取名称。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交流。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过程 4.如果你到这个动物园游览,你想游览哪些景点?师:当我们到一个景点游览时,可以先看它的导游图,了解各游览景点的位置与方向,然后确定自已的游览路线,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请你为游客设计游览路线1.教师扮演游客A:我想从大门出发去熊猫馆,你们能帮我设计游览路线吗?评一评,谁设计的游览路线说得最准确?猜一猜,我会选择哪一条游览路线?为什么?2.教师扮演游客B:我想从大门出发去飞禽馆,然后再回到大门,你们还能帮我设计游览路线吗?谁来说说自己设计的游览路线? 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原因。同桌合作设计几条不同的游览路线。学生汇报后交流,相互评价。学生思考后交流,说出自己的理由。每位同学独立设计一条自己认为较好的游览路线。学生交流并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过程 猜一猜,我会选择哪一条游览路线?为什么?3.教师扮演游客C:我想从大门出发不重复地游览所有景点,你们能设计出这样的游览路线吗?三、拓宽应用。1、找一找,填一填
出示山东省政区图:师介绍。你知道哪些城市?指一指,找找家乡在哪儿?
2、请你当小导游
这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你愿意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吗?每组选出一名小导游,向同学介绍公园的有关知识和游览路线。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思考后再交流。学生独立设计游览路线、与同桌交流一下,比一比谁说的最准确学生小组内讨论练习中的问题
全班交流。
学生先自己填写,再在小组内交流,全班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走进新农村练习课——位置
学生板演
教学反思
阳谷县实验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 平移和旋转 序号 20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判断平移与旋转的现象。
探究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参观饮料加工厂,好吗?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它们是怎样运动 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试着用手演示一下。
2.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
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适当板书:平移、旋转。 学生自由说一说,感知各种运动形式。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怎样运动的,并试着用手演示。学生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过程 3.小结:大门、传送带、升降机……像这样直直的运动,也就是沿着直线运动,我们就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换气扇、汽车轮子、吊扇……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我们就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旋转。4.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旋转现象?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引导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体会平移和旋转运动现象。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拓展延伸所学的知识。学生讨论大家提出的例子是否合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过程 三、拓宽应用。1、自主练习1
先独立完成,再互相交流。分清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2、小游戏:(判断练习)
根据老师的表述,判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看谁完成的又对又快。
总结:今天你有何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再互相交流。学生独立判断,集体交流。全班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大门、传送带、升降机……像这样直直的运动,也就是沿着直线运动,我们就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换气扇、汽车轮子、吊扇……像这样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我们就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旋转。
教学反思
阳谷县实验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 平移和旋转的复习 序号 2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并会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图形。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探究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谈话:昨天我们一起参观了饮料加工厂,知道了物体的运动有平移和旋转运动,请大家再来回忆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平移和旋转现象。二、指导练习。1.出示:小勇新家的浴室很小,浴缸离们只有30厘米,可是门却有90厘米宽,请同学考虑一下要用旋转门还是平移门。怎么办?2. 讨论:自主练习2观察箭头的位置,说说向左平移了几个格?向上平移了几个格?… 学生交流,集体补充。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动手移动、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过程 3. 第3题A把小三角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学生汇报后、时教师演示 。B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学生汇报时教师演示。4.如果把△改成等腰梯形,你能把它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4格吗?学生汇报时教师演示,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窍门。 学生自主画一画,移一移。学生再次动手操作,集体交流。学生独立操作,集体交流,体会怎样做才能又对又快。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过程 三、综合练习。出示我学会了吗?1.你能在图中找到旋转现象吗?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在图中找一找。学生提问题后自行解决。全班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阳谷县实验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 变化的影子 序号 2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2.体会影子长短与时刻的关系,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3.培养合作意识及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发现数学结论的过程,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探究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在有太阳的天气里,你见过树的影子吗?你发现在不同时刻树的影子一样长吗?它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二、制定活动计划。师:如果我们要研究这样现象,该怎么办那?学生汇报时教师适当板书:如:要选取什么东西?在什么时刻测量?准备哪些测量工具?小组人员怎样分工?应注意哪些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学生小组讨论制定计划。学生按要求进行分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过程 三、设计成表格。影子的长短与时刻变化记录表。长度时刻7:0012:0014:0016:00四、学生汇报分析。学生汇报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分析测量结果,得出结论。小结:竹竿的影子在一天不同的时刻是不同的,越接近中午,树的影子越短。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组成员按活动计划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然后汇报交流。学生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