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共 和 县 中 学
亲情诉说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去散步,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浓浓的亲情……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性格。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
爱生命的情感。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听读课文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B、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文章是以父亲的口吻讲述故事,试
以儿子的口吻复述课文)
思 考: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初春的一天
田野
我、母亲、儿子、妻子
户外散步,发生分歧
2、如果“我”决定依了儿子走小路,请你想像一下“母亲”心里会怎么想?
1、如果母亲不去散步,留在家里, 那会怎么样?
评一评、议一议
结 论:
通过大家的评论,不难看出这一家
人互敬互爱,文章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
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颂扬了中华民族尊
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
扬光大。
合作探究
1、在散步中分歧是怎样产生和
解决的?在解决分歧时,“我”
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幼小的生命
(儿子)
衰老的生命
(母亲)
成熟的生命
(我)
爱 护
孝 敬
责 任
2、从中可以看出家庭成员各是怎样的人?
由他们组成的这个家庭又是一个怎样的
家庭?
我(爸爸)
爱幼、更尊老
母 亲
听从儿子、更爱孙子
妻 子
贤良温顺
儿 子
天真可爱、聪明伶俐
这是一个由三代人组成的四口之家,在这个家庭中, 长爱幼,幼尊长,一家人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相互理解谦让,温馨和谐,幸福美满,充满浓浓的亲情。
3、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承前启下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和孩子组成的。一个家庭这样,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是我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
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你能从中感悟出什么来吗?
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春在召唤,生命在呼唤。是啊,尽管“今年的奏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珍爱。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品 一 品
小事情,反映社会大主题
布置作业:
1)为亲人做一件表达自己爱意的事。
(为他们洗一次脚、鞠个躬、真诚说声“我爱你”……)
2)把做这件事的感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