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暑假作业(7)
第一卷(24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懒惰(lǎn) 水獭(lǎn) 癞子(lài) 万籁(lài)
B.糟糕(zāo) 遭遇(zāo)漕运(cáo)槽床(cáo)
C.烦躁(zào) 鹊噪(zào) 干燥(cāo)出操(cāo)
D.攘袂(jué) 决心(jué) 诀别(jué)抉择(jué)
2.在下列句子中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微风过处, 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家,回中子巷。”他就把我 车去,拉起我走。
(3)譬如暴雨骤临园中, 一阵阵灼热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A.飘来、举起、击起 B.送来、扶上、击起
C.送来、举上、激起 D飘来、扶起、激起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要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学回评改作文的能力。
B.我国火箭技术,已经挤身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大家都感到十分荣耀。
C.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孔繁森》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我生在武汉,长在武汉,黄鹤楼的传说我并不陌生。
4.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孙中山接过名片一看,只见背面写着“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B.在剑桥大学的两年里,他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歌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
C.“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将相,因国破而遭杀身之祸的,哪一代没有?”天详亢声说。“我今日忠于大宋王朝,必为阶下囚,只求速死。”
D.在那里,我就有几位卓越的老师(比如胡尔维兹、明可夫斯基),照理说,我应该在数学方面得到深造。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提倡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反对在学术问题上投机取巧,随机应变的恶劣作风。
B.年轻人应该心胸开阔,富有朝气,不要弄的老气横秋,萎靡不振。
C.乒坛新秀王楠初出茅庐,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就为祖国取得了荣誉。
D.他已80岁了,体弱多病,但是他仍不以风烛残年自弃,为新闻事业终年操劳,从不辍笔。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6—8题。
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它是我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但我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越美丽,才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痛苦和快乐是相辅相成,互相衬托的。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就了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转。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
6.对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紧扣文章的标题,强调“霞”是作者的“老朋友”,为后文以霞喻理作铺垫。
B.借景物描写抒发感情,体现了作者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晚年对人生独特的看法。
C.抒发了作者从小就爱霞的感情,强调是朝霞还是晚霞,都是她的“小伙伴”。
D.一璀璨多彩的霞光为悬念,虚实相生,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充满了人生哲理。
7.在“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一句中,“生命的天边”指的是( )。(2分)
A.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
B.流浪到天涯海角的时候
C.经历过痛苦快乐的时候
D.迈进垂暮之年的时候
8.对第四自然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抒发了作者晚年对人生的无限怀念和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惆怅之情
B.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对生命不息、精神不灭的透彻感悟。
C.利用自然界的现象说明一切都是不会停止不变的,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
D.表达作者晚年时经常情不自禁地回忆青年时在美国留学时的美好时光。
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1)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摄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9.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与例句里加点的词表义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A.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B.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C.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D.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10.选出与“好自将扶将”中“相”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叶叶相交通 B.想见日常稀
C.儿已薄禄相 D.不得便相许
11.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C.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D.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性
12刘兰芝“事事四五通”,其原因是什么?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
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希望以此获得焦母的好感,使焦母改变主意。
C.借此延缓别离时的到来,反映了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D.表现了兰芝一方面内心非常痛苦,另一方面仍要在婆婆面前表现得很坚强得体。
第二卷(76分)
四.(15分)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3分)
译文:
(2)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2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 、 的特点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操守?
答:
15.默写(任选两小题,4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静女》)
(3)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五.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6——20题
一只贝
贾平凹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吃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流着这色彩和线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颈上。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他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珍珠!嗨,多稀罕一颗大珍珠!”“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直可敬的贝。”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16.在文中找出两处直接描写一只贝丑陋的句子。(2分)
(1)
(2)
17.作者极力描绘这只贝的不漂亮的目的是:(不超过15个字) (3分)
18.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不超过20个字) (3分)
19.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敬的贝?(不超过20个字) (3分)
20.作者借这只贝来赞美什么?(不超过20个字) (3分)
六.(7分)
21.阅读下面语言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他的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提供临时大总统办公用的临时总统府设在前清总督衙门内。
画线的句子表达不够简洁,请把它改成简洁通顺的句子。
改为:
22.把石灰石泥人化造一个句子,表现褒的感彩。(连标点符号不超过40个字) (3分)
褒义:
23.句式变换。
将下例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道这事你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改为: (2分)
七.(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女人娇艳如花,孩子灿烂的笑容如花,美好的青春被称之为“花样年华”……但“花”也有不好的一面,如“花花世界”“花心”“耍花样”“花架子”“花拳秀腿”等,请以“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字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不少于800字。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参考答案
一、1.B(A獭tǎ;C燥zào;D袂mèi)
2.C
3.B
4(A最后的句号应在引号后;B省略号应该去掉。C“天祥亢声说。”中的应改为逗号)
5.A(“随机应变”的意思是随着当时的情况灵活地应付事态的发展变化,这里用来形容恶劣作风不恰当,应改为贬义的“见风使舵”。其他选项加点成语的含义分别是:“老气横秋”在句中形容青年缺乏朝气;“初出茅庐”在句中比喻初露头角;“风烛残年”在句中比喻人到了衰老将近死亡的晚年)
6.A(B文段没有展开对景物的描写,故“借景物描写抒发感情”表述不恰切;C.这是文段的一部分内容,并没有涉及到文章的作用;D.写霞光没有造成悬念)
7.D(结合下文“夕阳无限好”推出)
8.B(A.“无限依恋”,“惆怅之情”与句中的“生命是永无止息的”“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句意不符。C.句子是借自然界的现象表达人生的体验,并不是表达对事物规律的认识;D.这句话应为作者生命永不止息的理解,一个生命看似衰落,实际上换个角度看它又是一种新生)
9.B(古代表示时辰的词语)
10..D
11.D
12.B
13.(1)手指像削尖的葱白那样细嫩,嘴唇像含着朱砂那样红润。
(2)从堂上退下来和小姑告别,眼泪像连串的珠子一样落下来。
14.(1)高洁、清秀、淡雅、朴素
(2)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15.(1)春与秋其代序。恐美人之迟暮。
(2)自牧归荑。美人之贻。
(3)水不厌深。天下归心。
16.(1)壳上越来月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
(2)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17. 突出它的内在美和内在价值
18.外表丑陋,不招人喜欢,失去了做贝的荣誉
19.默默忍受折磨,用血和肉磨制出闪亮的珍珠
20.赞美看似平凡,却有着金子般心灵的人
21.改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临时大总统府设在前清总督衙门内。
22.面对各放泼来的冷水,他反而更加热气腾腾。这,才是改革家的石灰般的品格。
23.这事你一定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