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秋鄂教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六)
(第六单元)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90分钟完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古诗文积累(16分,每空1分)
1、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5、《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6、在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地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原句回答)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 ”。
8、“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9、古诗文中有很多表达身处逆境而心怀天下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10、古诗文中有不少写景状物气魄雄浑意境开阔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二、文言文阅读(8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4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
①舍鱼而取熊掌 ②死亦我所恶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鱼,我所欲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2分)
14、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公输》选段,回答15---20题。(14分)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
①请说之 ②不可谓知类
③方五千里 ④为与此同类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宋何罪之有
②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17、联系上下文说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内容。(2分)
答:
18、根据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墨子从哪几个方面劝阻公输盘攻宋?(2分)
答:
19、 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2分)
①写出两句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不能出自同一首诗)。
②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
我选第 题:
(三)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3题。(15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
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20.选出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句( )(3分)
A.盖追先帝之殊遇 殊遇:优待.厚遇
B.以塞忠谏之路也 塞:堵塞
C.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D.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不毛:没有毛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
(2)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
22.简要回答(5分)
(1)本文中有许多成语,请任选其中的两个,并各造一个句子。(2分)
成语一:
造句:
成语二:
造句:
(2)本文作者的观点有哪些 说说贯穿全文的主要观点的意义。(3分)
答:
23.文天祥盛赞诸葛亮说:“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诸葛亮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感人肺腑。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发。(3分)
答:
(四)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8题。(16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薄暮冥冥( ) (2)多会于此( )
(3)春和景明( ) (4)不以物喜( )
2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26.《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2分)
27.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28.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
(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9—33题。(15分)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2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3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31.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2分)
32.“微斯人,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33.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分)
(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34—37题。(10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
35、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
3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37、太守为什么“醉”呢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三、作文(50分)
38、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题目:那一刻,让我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动容、微笑、潸然泪下、肃然起敬、无地自容、懂得了爱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感悟;④不少于600字。
(2)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生活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喜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体不限;
字数在500字以上,诗歌不少于20行;
2008年秋鄂教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六)参考答案
一、1——4略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不以物喜,不以已悲。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9、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二、(一)11.①放弃;②厌恶;③比;④通“避”,躲避。12、(1)鱼,是我所喜欢的。 (2)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13、舍生取义 14、人为能为了获取
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二) 15、①陈述,解说;②事理;③方圆;④类别。舆、舍粱
肉窃糠糟、舍锦绣窃短褐。18、智、仁、忠、强、知类五个方面。19、 ①秦时明月汉时
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场秋点兵。②远离战争,让和平的阳光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三)20.D(不长草) 21.(1)
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
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2)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16、
①宋国有什么罪过呢?②这好像是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17、 指舍文轩窃敝保全性
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 22.(1)妄自菲薄、作奸犯科、危急存亡、临危授命、
计日可待(2)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远佞”是贯穿全文的主
要观点。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
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只
有做到亲贤远佞,方可兴复汉室。(意合即可) 23.略
(四)24、(1)迫近 (2)在,到 (3)日光 (4)因,因为 25、(1)这就是岳阳
楼的雄伟景象。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
一道呢?”) 26、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27、示例:醉翁亭清幽秀美 桃花源恬静优美 小
石潭凄清幽邃(抓住景物特点,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28、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与他“少有大志,
每以天下为已任”“刻苦自励”分不开的。(答案中抓住了“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发愤苦读”、“ 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刻苦自励”等关键语句来谈与《岳阳楼记》
中的胸襟抱负之间的联系即可)(五) 29、(3分)(1)居:处、处在 (2)进:在朝廷上
做官(居庙堂之高) (3)归:归依(各1分) 30.(4分)(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
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 (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各2分) 31、(2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迁客骚人(每空1分) 32.(3分)表
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分)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
(1分)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1分)。 33.(3分)提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
楚即可。(六)34、(1)到、靠近(2)的 (2分。每小题1分) 35.(1)穷尽、完结(2)贫穷(穷
困) (2分。每小题1分) 36、略37.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
醉)(2分)三、作文(略)
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
330
660